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邮政业务与组织管理第三章

现代邮政业务与组织管理第三章


内涵
1.在全国划分邮区并编码,在邮区内设邮区中心局。 2.以邮区中心局为基本封发单元和网路组织中心,组成 全国、省和邮区三级邮政网。 3.在三级邮政网中,各邮区中心局之间由全国干线和省 内干线邮路沟通,邮区内通信,由邮区中心局通过支线 邮路直接向本邮区各收、投点运邮或经本邮区内县(市 )局接力运邮,使邮区中心局成为邮件的集散中心。 4.有一套与网络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以 保证全网的有效运行。
按照邮政网的业务功能(指运输邮件的种类)分两类:
快速网:由快递类邮件收投点、内部快速处理系统和快速 邮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邮政网路系统。分为 全国快速网和省内快速网。
普通网:由普件收投点,普通邮件处理系统和普通邮路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的邮政网路系统。分为 全国普通网和省内普通网。

邮区中心局体制,是邮政网从传统体制发展到一定阶段 后,网络的功能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深,功能结构发生变革 的必然结果,是邮政网从传统体制向现代化体制发展演变的 必然结果。 特别注意:
1)封发单元从过去的县(市)局改为邮区中心局。 2)邮政网路分层有两层含义:一是按邮政网的联系范围分为全国 干线网、省邮政网、邮区网;二是按承担邮件运输的功能分为快速网和 普通网,分别支撑快递业务和普通邮件业业务的发展。
邮政网的整体目标: 确保全网畅通,迅速、准确、
安全地传递邮件,为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人民 群众提供方便的邮政通信服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邮政网整体目标的组成:邮政网的整体目标由基
本目标、质量目标、服务目标和效益目标所组成。
邮区中心局体制的特点与形成过程
实行邮区中心局体制的重要意义 邮区中心局体制是一种先进的邮政网组织管理体制。早 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这种体制,并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了邮件经转层次,加快了邮件的传递速度。 (2)邮件集中程度高,利用机器(各类邮件的分拣机)处 理邮件,提高了全网的作业效率。 (3)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邮件处 理成本。 (4)有力地促进了邮政管理手段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按管理权限划分:全国干线邮路;省内干线邮路;邮区内邮路
按邮路的结构形式分:辐射形邮路;环形邮路;混合形邮路 按经营性质划分:自办邮路;委办邮路 按运输工具划分:航空邮路;铁道邮路;汽车邮路;水运邮路; 摩托车;其他机动车邮路;非机动运输工具; 旱班邮路。
邮政网的分级是对邮政网级别的划分,分级的 基本依据是邮政网的各组成部分及其联系范围和在 全网中的地位、作用。
3.2
邮政网体制
邮政网体制是指邮政网 的组织体系和制度 ,是规 范邮政网的一种机制。 邮政网体制主要具有相 关性、目的性、 环境适应 性、总体性等属性。
传统体制的形成 邮政网是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城 市是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随着城市经济活动 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需要又逐步发展了通信、 交通等基础设施。因此,首先在城市设立了邮 局,并利用交通条件建立了邮路,随着城市辐 射作用的加强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周围 的乡镇也相继建立了邮政服务点,逐步形成了 封发单元,这种随着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和交 通条件的改善,自然而然形成的邮政网,称之 为自然网,相应的体制称之为传统体制。
第三章 邮政网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邮政网概述 第二节 邮政网体制 第三节 邮政网的组织管理 Nhomakorabea 本章摘要
简要介绍了邮政网的基本知识,重点 介绍了邮区中心局体制和各级邮政网的组 织与管理方法,还对邮政网的发展方向进 行了简要介绍。其中各级邮政网的组织与 管理为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
本章大纲要求:




1. 2. 3. 4. 5.
简要了解邮政网基本知识; 了解邮政网体制的概念和属性; 理解邮区中心局体制; 重点掌握各级邮政网的组织与管理方法; 了解邮政网发展方向。
3.1
邮政网概述
邮政网是由邮政营业、投递局所及其设施、邮件处理中 心,通过邮路(含邮运工具)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 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遵循一定运行规则完成邮件传递 的网路系统。 内涵包括以下两个要点。 要点1:传递邮件的网路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 部分紧密衔接,依靠全网的整体功能,完成邮政通信任务; 要点2:以物质体系为基础,在业务体系的规范下,使 邮件得以在网上进行迅速有序的传递;控制体系控制、监督 、协调着全网的运行,以保证邮政网的畅通。
传统体制的特点 (1)局所和邮路的分工不细。 ( 2 )以县(市)局作为基本封发单元,封发单 元多、规模小、封发功能分散。 ( 3 )邮路大量的利用交通部门的运输工具,邮 运受到很大限制,难以按照邮政生产作业规律组 织内部作业。 ( 4 )无法实现全网统一的时间配合。因此,规 定了发运交接的时间衔接要求,根据邮运时间确 定封发时间,根据封发时间确定邮件的处理、收 寄截止时间以及投递时间。
(5)规定轻件发运路由以“时间最短”为原则,即向非 直达邮路沿线的寄达局发运邮件,计算不同路由的衔接时 间,选择其中最快的路由。 (6)规定邮件直封的数量标准,对不在直达邮路沿线的 邮局按其在网中的地位或邮件数量组织直封。不够直封标 准的邮局,可根据规定的经转关系和规则选择近端(靠近 封发局)或远端(靠近寄达局)的经转局封发。 (7)通过增加邮政部门的作业频次、增加开筒和投递频 次来加快邮件传递速度。 (8)在能力配合方面,只注意在邮件计划中分配运能计 划和规定各类邮件的发运次序。
*收寄端:是邮政网 的始端,是各类邮 件进网的入口。包 括邮政局、邮政支 局、邮政所、邮政 代办所、临时性局 所、流动服务点和 信箱信筒等。 *邮路:是邮政网的连线,即在邮政局所、邮 件处理中心以及相互之间按照规定的班期、固 定路线运输邮件,并与沿线有交接频次的邮政 局所交换邮件总包所行驶的路线。 *投递端:是邮政网的末端,是指各投递局所 通过投递人员到达的各类邮件接收点 *邮件处理中心:是 邮政网的节点与邮 路的汇接处,是邮 件的集散和经转枢 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