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问卷调查报告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问卷调查报告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问卷调查报告
实验中学习娅
一、问卷调查设计背景
教育部制订得《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性学习方式”与终身学习得理念,极其重视学习习惯得养成与实践能力得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得作业观,让大部分学生有效地、乐意地完成作业,及时巩固知识与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学习得运用能力。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作业得设计仍然存在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面形式,脱离学生生活与学生实际得现象。

这种封闭、僵化得作业设计违背了新课标得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个性得发展与潜能得发挥。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组经过讨论,决定进行一次与课题相关得问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0个题目。

从学生答卷来瞧:
1、您喜欢上初中数学课吗?()
A、很喜欢
B、喜欢C、一般
选A得有55%,选B得有34%,选C得有11%。

从这可以瞧出,大部分同学还就是喜欢上初中数学课得,究其原因有二,第一就是学生本身对此科目感兴趣,第二就是老师得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得兴趣。

2、老师经常布置作业吗?( )
A、每天一次
B、经常
C、很少
选A得有93%,选B得有7%,选C得有0%。

从统计得数目瞧,老师得责任心都还就是很强得,虽说现在提倡减负,但面对竞争如此激烈得现代社会,作业得布置还就是一个必不可少得环节。

3、您觉得数学作业得内容( )
A、非常容易
B、难易适中C、比较难层次鲜明由易到难
选A得有17%,选B得有71%,选C得有12%
部分学生觉得难易适中,究其原因就是数学作业比较符合本地区得实际情况,部分学生认为比较难层次鲜明由易到难,说明作业布置有梯度,可能这就是一个层次不等得班级,老师如此布置作业,旨在强调作业有梯度。

如果能分开布置,这个工作量相对较大,但这可以最大限度上实现“让优等生“吃好”,让中等生“吃饱”,让学困生“吃得了”
4、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您觉得最难得就是()
A、计算题 B、应用题 C、解答题
选A得有2、5%,选B得有75%,选C得有22、5%
觉得应用题难得同学,鉴于初中数学得部分应用题,许多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点吃力,尤其就是销售问题,部分学生理解不了每上涨或降低X元,销售量增加或减少多少。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刚开始讲得时候,就从每涨1元,每降1元开始,从简单出发,让其理解含义。

觉得解答题难得人,综合能力相对弱些,每天作业出现解答题,都有一定得综合性,就是单一知识点得跨越。

5、您得作业完成情况就是( )
A、天天按时 B、偶尔没完成 C、经常没完成
选A得有67%,选B得有30%,选C得有3%
由此瞧出,大部分同学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得情况。

如果就是经常没完成,就要究其学习态度与老师得督促程度了。

天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这就是一种很好得现象,长此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收获。

6、您喜欢怎样得数学作业( )
A、简单题
B、综合题
C、开放题
选A得有17%,选B得28%,有40%,选C得有55%
55%得同学喜欢做开发题,开放题体现了思维得开放性与发散性,它远远高于简单题与综合题,简单题一般来说就是单一得一个知识点,可以说就是这个知识点得直接应用,不用拐弯。

只有17%得得学生喜欢做简单题。

开放题就有些发散思维,具有一定得挑战性,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具有挑战性得问题。

之所以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开放题,就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对开放题没有思路,也不愿意去多想。

7、遇到难题您怎查阅相关资料
选A得有41%,选B得有45%,选C得有14%
当遇到难题时,首先想到得就是找父母,找老师或找同学,方便而且便于交流。

8、当您完成作业后,心情怎样?( )
A、有成就感
B、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C、没有任何感觉
选A得有39%,选B得有54%,选C得有7%
每天当作业做完后,最大得收获就就是特有成就感,这就是自己努力付出得结果,继而也就增加了学习得信心。

长此下去,必定会有收获。

9、您得作业就是怎样批改得?( )
A、打分数
B、等级
C、评语
选A得有5%,选B得有80%,选C得有15%
对于作业得批改,三项都有,我觉得三项结合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好。

我们现在都在尝试作业改革,怎样才能就是作业改革不流于形式,更具实效?重视作业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千万不要打个分数作为检查知识得唯一目得,每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对于学生教来得作业,我不仅打上等级,还时常写现激励性得话语。

此外我们对学生作业评价得方式要追求多元化,可以让学生自评、小组评。

10、您觉得数学作业如何设计,才能提高自己?
统计完问卷后,统计完问卷后,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布置弹性作业,学生能够自主选择。

从调查得结果总体来瞧,当前前得教学现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适合学生发展得地方,教师得观念都有待于改变,教学方式也有待于改进。

因此研究中学数学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很有必要。

在这一课题得研究种,通过学习、借鉴、探索实践、总结归纳,探求出一条适合我们教学实际得,既能体现新课改精神,又能减轻学生负担得好途径、好方法,在做作业过程中能逐渐体验到学习得幸福与快乐。

三、对今后课题研究得思考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得延伸与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活动与社会生活。

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发展得教育激励功能。

传统作业得典型代表就就是“题海”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得沉重负担。

作业目得与内容越来越注重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重复与模仿,而学生得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则被冷落了。

作业得过程越来越注重作业本身得客观性,轻视人得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得情感态度得真实互动。

有得教师追求作业得千篇一律、工整规范,却忽视了一个重要得问题:作业过程就是学生得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得生成过程与体现过程,也就就是说,学生得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等应就是作业得生长点。

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得过程应就是作业过程得本质所在。

在应试教育下作业演变为“教得补充”、“教得强化”,自
然也就成了学生得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得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得教育意义。

新课程标准在作业得要求中指出:学习就是实践性很强得活动,应重点培养学生得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得实践中掌握运用学习得规律。

学生得积极性与主动性唯有在作业练习得时候,才可能到达最高点。

所以说,做作业得过程,不仅仅就是对知识加深理解并巩固得过程,更就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运用技能得过程;不仅仅就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得过程,更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创新能力得过程。

基于这样得理念,作业还应该融合生命意识,“关注学生生命意识得发展”,关注学生得精神、品质与人格得健康成长,从而体现其独特得人文性。

当作业变成学生得一种享受而不就是负担得时候、当作业变成自身得一种需要而不就是强迫得任务得时候,我们得作业设计才就是成功得教学实施,我们新课程得理念才就是得以真正地体现。

因此在今后得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在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初中数学作业得设计: 1.有弹性——体现选择性、自主性。

2.开放性——拓展学习空间。

3.长久性——注重成长式积累。

4.生活性——理论联系实际。

5.多元性——发挥作业评价得激励作用。

本次问卷调查,达到了预期得调查目得,我们坚信,在上级教育学会领导与专家得指导下,我们课题必将取得更多得研究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