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专业现代信息专业应用总结

物流专业现代信息专业应用总结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总结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院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物流管理基本能力的人才,掌握物流管理的最新动态,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的基本能力毕业生适应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工作。

针对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标准,结合本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将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一)教学模式设计
本专业的教学项目主要选材于物流行业与零售业的实际工作情境,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加深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掌握物流系统的分析、诊断、优化和设计能力,树立现代管理的系统理念,深刻领会物流系统化思想,用“横向一体化”思想,分析各个物流子系统的实际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情景一物流基础知识(现代物流概论、物流法律法规等)将学生引入物流学习的殿堂,树立起物流意识,通过情景二物流操作课程(仓储、采购、配运等)的设计与讲解为学生开启进入工作通道之门,掌握工作流程与实践操作,通过情景三物流实训项目(物流案例、配送路线、采购实战等)的训练帮助学生总结理论,提升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开展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充分运用“分组培养、因类施教”的模式对学生
进行有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

(二)教学模式创新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一体化”的原则,根据知识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针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灵活运用范例教学、案例分析、现象分析和抛锚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2.本专业基于物流行业与零售业的实际工作情境的项目,学生充分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把学习与工作、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教师与师父、教室与作业场所、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了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设计了从“基本理念——系统分析——运营实践——诊断优化——规划构建”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上分别采用引导式、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法。

4.教学项目的学习和评价大多以小组形式进行。

项目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利用课程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课程网站了解最新的现代物流管理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课程学习能力。

5.坚持采用动态教学,提倡个性化教学。

老师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课上课下两个课堂,开展技能大赛等丰富活动,将课程内容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根据学生学习和实训项目的进度进行动态教学;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和个性化发展方向,以学生的自选动作为主提倡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一新模式,营造师生互动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团队协作精神。

1.第一个学习情境——以问题引导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
以问题引导为主,使用情景体验式、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多媒体与现场化教学等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

在此学习情景中,教师根据课程的入门和知识技能递进要求,给出相应的问题,以走近物流系统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物流系统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物流系统构成的要素、物流管理的原则、如何实现高效的物流系统化管理的要求方面自主学习。

2.第二个学习情景——采用案例讨论、项目导向、模拟情景和现场教学法,从物流基本活动操作入手,体现学生为主体,容思考实践一体,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组织学生对物流行业、制造加工业、零售业等行业的物流系统进行分类评述分析。

以物流操作实践环节为教学载体,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训练学生在企业中体验物流作业过程和物流子系统协调活动,感悟物流系统化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并对其进行基本地训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做好分析报告,并积极开展团队合作。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3.第三个学习情景——实践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教学法,注重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
教学载体由专业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具体设计,教学中侧重于分行业的物流管理微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职业岗位竞争力。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电子课件,使用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展示物流作业流程和现代化物流设施设备,充实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认识。

本专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OWERPOINT电脑幻灯软件、企业生产作业视频、VCD和实务演示材料等。

如海尔:基于信息技术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
2.网络辅助教学
通过引进网络辅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包括①教学大纲②教案③补充学习资料④教学案例⑤实验项目⑥习题和作业⑦案例分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⑧文献(案例库,论文)等,成为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重要领地,所有学生可在网络辅助课程上浏览、讨论、提出问题并及时解答、分享作业等。

例如创建QQ群--物流管理会议厅,教师提出问题主题,(采购合理化的途径、仓储成本降低的可实施条件、建立高效合作的供应链体系方法等)学生自发的进行讨论,分组作总结,教师指导提出改建措施,
3.真实情景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物流作业流程,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到实地进行教学。

例如,带学生到北国超市进行实习,先让学生分析该超市选址、货架的摆放、商品构成、客流量、销售情况,指出该超市的成本构成以及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4.创设性物流游戏教学法
为改变枯燥的学习模式,通过创设性物流游戏,例如带领学生分组完成《物流大亨》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体验物流活动的整个流程以及要想成为大亨我们应该具备的物流知识和思维,在游戏中同学能将枯燥的理论变成实践中的利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团队分工完成商品采购活动,在活动中生化采购理论吗,在理论中提升采购技能。

此种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多层次的教学
在实践教学上,我们主要形成了教师现场授课与实习指导、开放型学生自我实践、师生协同引导性与探索性结合实践等三个层次的教学方式。

四、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每一位主讲老师都按要求制作电子教学文件。

学生寝室、教师宿舍、办公室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网络资源共享,QQ群中的讨论栏目,随时将课程效果与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谈论与解决。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财经系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