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基本表达方式。
2信息是指数据处理后所形成的对人们有意义的和有用处的文件、表格和图形等形式。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和信息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
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数据可用不同的形式表示,而信息不会随数据不同的形式而改变。
4物流信息(L ogi sti cs Inf orm ati on)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5物流信息的特点•⑴信息量大。
•⑵信息动态性强。
•⑶信息种类多。
•⑷信息趋于标准化。
6条码(B ar Co de):由一组粗细不同、相间排列的条、空及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符号。
7条码的优点•1.简单、易于制作•2.信息采集速度快•3.采集信息量大•4.可靠性高•5.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6.灵活、实用•7.自由度大8条码的基本术语•⑴条码(Bar Co de):由一组粗细不同、相间排列的条、空及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符号。
•⑵条码系统(B ar Cod e Sys tem):由条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阅读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
•⑶条(B ar)•⑷空(S pac e)•⑸静空区(Cle ar Are a)•⑹起始符(Sta rt Cha rac ter)•⑺终止符(Sto p C har act er)•⑻条码字符(B ar Cod e C har act er)•⑼条码校验符(Ba r C ode Ch eck Ch ara cte r)•⑽条码长度(B ar Cod e L eng th)•⑾条码密度(B ar Cod e D ens ity)•⑿模块(Mo dul e)9条码的结构•1.模块模块是指条码中最窄的“条”或“空”,模块的宽度通常是以mm或mil(千分之一英寸)为单位。
•2.重要参数•⑴密度。
条码的密度是指单位长度的条码所表示的字符个数。
•⑵宽窄比。
对于只有两种宽度单元的码制,宽单元与窄单元的比值称为宽窄比。
•⑶对比度。
对比度是条码符号的光学指标。
•3.结构组成•一个完整的条码结构组成次序依次为:•静空区(前),起始符,数据符(中间分割符,主要用于EAN码),校验符,终止符,静空区(后)10 条码的编码方法•1.模块组合法•模块组合法是指条码符号中,条与空分别由若干个模块组合而成。
一个标准模块的条表示二进制的“1”,一个标准模块的空表示二进制的“0”。
•2.宽度调节法•宽度调节法是指条码中,条(空)的宽窄设置不同,宽单元表示二进制的“1”,窄单元表示二进制的“0”,宽单元的宽度通常是窄单元宽度的2~3倍。
(以二五条码为例)11 常用条码类型•1.通用商品条码——E AN条码•2.储运单元条码•(EAN-13、ITF-14、EAN-128)•3.贸易单元128条码(EA N-128)•4.其他条码•(UPC条码、三九条码、库德巴码、九三条码等)12 EA N-13的代码结构。
• EA N-13商品条码是标准版EA N商品条码,用于表示E AN/UCC代码的商品条码。
•厂商识别代码—EAN编码组织在EAN分配的前缀的基础上分配给厂商的代码;•商品项目代码—厂商自行编码;•校验码--校验X13-X2的编码正确性。
13 校验码的计算步骤:•1)包括校验码在内,由右至左编制代码位置序号(校验码的代码位置序号为1);•2)从代码位置序号2开始,所有偶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3)将步骤2)的和乘以3;•4)从代码位置序号3开始,所有奇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5)将步骤3)与步骤4)的结果相加;•6)用大于或等于步骤5)所得结果且为10最小整数倍的数减去步骤5)所得结果,其差即为所求校验。
14 EA N-13条码符号的结构••15 E AN-13码编码规则•在EAN-13码中,采用了A,B,C三套不同的条、空组合对字符(0~9)进行编码,每个字符由7个模块构成,其二进制表示如表所示。
表中的“0”和“1”分别表示具有一个模块宽度的“空”和“条”,EA N-13码的起始符与终止符相同,均为两个细条101,中间分隔符为01010。
•E AN-13码的前置码X13不参与条码符号条空结构的构成,作用是用来确定条码符号中左侧数据符的编码规则,如3-7.•确定6901010101098左侧数据符的二进制表示。
•ABBBAA•901010•00010110100111•01100110100111EAN-8码是EA N-13的缩短版,由8位数字组成,分别表示前缀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17 射频识别技术R FID(R adi o F req uen cy Ide nti fic ati on Tec hno log y)是利用无线电波对带有信息数据的媒体进行读写,并自动输入计算机的一种当今最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
18 R FID系统的组成•1.信号发射机•2.信号接收机•3.编程器•4.天线19标签(T 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标签载有可用于认证识别其所附着的目标物的相关信息数据。
标签必须能够自动或在外力的作用下,把存储的信息发射出去。
• a 主动式标签与被动式标签• b 只读标签与可读可写标签• c 标识标签与便携式数据文件20 RF 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 ssi ve Ta 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 tiv e T 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21 RF ID系统的分类1.E AS系统E AS系统是一种设置在需要控制物品出入的门口的RF ID系统。
这种技术的典型应用场合是商店、图书馆、数据中心等地方,当未被授权的人从这些地方非法取走物品时,EAS系统会发出警告。
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a)附着在商品上的电子标签,电子传感器;•b)电子标签灭活装置,以便授权商品能正常出入;•c)监视器,在出口造成一定区域的监视空间。
•在监视区,发射器以一定的频率向接收器发射信号。
发射器与接收器一般安装在零售店、图书馆的出入口,形成一定的监视空间。
当具有特殊特征的标签进入该区域时,会对发射器发出的信号产生干扰,这种干扰信号也会被接收器接收,再经过微处理器的分析判断,就会控制警报器的鸣响。
2.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3. 网络系统(物流控制系统)22 E DI电子数据交换: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的信息系统之间,为实现业务目的而进行的预定义和结构化的数据的自动交换23 E DI的作用•(1)使用E DI可以改进企业间的通讯,更快地处理问题,减少纸面单证,降低成本。
•(2)通过对数据进行电子式的记录可以减少错误,提高总体质量,降低数据对人的依赖性,以及减少无意义的处理时间。
•(3)减少库存。
•EDI的间接效益来自改进的管理,E DI能更快,更精确的填写订单,以便减少库存,达到库存管理的优化。
•(4)改善客户服务。
24EDI的工作原理•E DI系统工作原理的实现过程就是用户将相关数据从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送到有关交易方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过程。
25 EDI三要素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和通信网络是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
26标准三要素•(1)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可分为基本数据元素和复合数据元素。
•(2)数据段。
数据段是标准报文中的一个信息行,由逻辑相关的数据元素构成。
(3)标准报文。
一个报文可分成三个部分:首部、详细情况和摘要部分。
报文以UNH数据开始,以U NT数据段结束。
27 EDI的软件构成(1)格式转换软件(M app er)。
(2)翻译软件(Tr ans lat or)(3)通信软件28 EDI的硬件构成•(1)计算机:•(2)调制解调器(Mod em):•(3)通信线路:29 E DI通信网络•1.直接连接•2.增值网络30 G 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 oba l Pos iti oni ng Sy ste m),它利用卫星星座(通信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机对对象进行动态定位的系统。
31 G 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 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GPS信号接收机。
32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Ge ogr aph ica l In for mat ion S yst em)。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33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1)地理信息系统使用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并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 S)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从而提供了认识地理现象的一种新的思维方法。
•(2)地理信息系统强调空间分析,通过利用空间解析式模型来分析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依赖于空间分析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3)地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取决于技术体系,而且依靠一定的组织体系(包括实施组成、系统管理员、技术操作员、系统开发设计者等)。
34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1.工具型GIS与应用型GIS•2.专题GIS与区域G IS、全国性GIS•3.矢量型GIS、栅格型GIS和混合型GI S35 地理信息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球表层物体及环境所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
36 地理信息的特征•(1)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的特点,•(2)数据量大。
•(3)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37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G IS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空间数据反映GI S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
38 POS系统定义•P OS(Po int of sa le)系统称为“销售终端”或销售点实时处理系统。
39 POS系统的组成1.前台POS系统2.后台MIS系统又称管理信息系统。
40 POS系统的作用•1.营业额及利润增长•2.节约人力、物力•3.缩短资金流动周期•4.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5.提高企业信息面、管理面和企业内部稽核面上的效率41 POS系统的结构与模式•经营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系统需求的不同;管理模式的不同,决定了系统结构的不同。
•1.系统结构•⑴单机结构•⑵主机结构•⑶客户机/服务器结构•2.系统模式•⑴单机POS系统模式•⑵计算机与收款机组成POS系统模式•⑶收款机、网络、计算机组成POS系统模式42 POS系统的运行流程•1.条形码识别•2.消费金额和总价确认•3.信用卡刷卡•4.输入密码•5.建立数据传输•6.打印凭条•7.信息回流物流中心•8.信息反馈后,做出相应的调整•9.信息管理,制订计划4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物流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如运输、仓储、配送及其他物流活动,是一个由计算机、应用软件及其他高科技的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动态互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