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二节 糖 类
本 课
[学习目标定位]
时 栏
1.熟知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学会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目 开
2.知道常见的二糖(麦芽糖、蔗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淀粉的检验方法。
知识·回顾区
1.糖类组成:糖类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
栏 目
乙酸。
开 关
(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 CO2 和 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
准状况下为________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解析 该题由葡萄糖的结构和组成入手,结合其性质即
可进行解答。由CH2OH(CHOH)4CHO知,1mol葡萄糖发 生银镜反应生成2mol银,反应后变为葡萄糖酸铵;
目 开
加入麦芽糖的试管有红色沉淀生成 。

(2)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蔗糖分子中无醛基;麦芽
糖分子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
学习·探究区
2.蔗糖水解及其产物性质实验探究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0%蔗糖溶液5mL,加入稀硫酸,
水浴加热;然后用NaOH溶液中和呈弱碱性;再加入新

制的Cu(OH)2加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有红色沉淀
(3)当析出2.16 g金属单质时,淀粉的水解百分率是____。
学习·探究区
解析 (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故A可选稀硫酸,加热条
件下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与银氨
溶液反应生成单质银。但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本 故B为NaOH溶液。
课 时
(2)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混合液加碘水溶液变蓝,说明其
学习·探究区
(2)在试管中配制Cu(OH)2悬浊液,加入2 mL 10%葡萄糖 溶液,加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有红色沉淀生成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本 课
CH2OH(CHOH)4CHO+2Cu(OH)2+NaOH―△―→
时 栏
CH2OH(CHOH)4COONa+Cu2O↓+3H2O 。
目 开
3.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为人体活动提供

栏 [归纳总结]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探究区
[活学活用]
1.分别取 1 mol 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
(1)银镜反应时,生成 Ag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反应

后葡萄糖变为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课 时
(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理论上完全酯化需要________g
目 开
芽糖、淀粉、纤维素等。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酯在
关 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水解,其中碱性条件下水解趋于完
全,蔗糖、麦芽糖在稀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能水解。此外
可溶性的酚盐、羧酸盐等也可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例如:CH3COONa+H2O
CH3COOH+NaOH。
学习·探究区
探究点三 淀粉与纤维素

(3)多糖:1mol多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如淀
课 粉、 纤维素 等。

栏 3.(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果糖



的结构简式为
,与葡萄糖结
构上的共同点为 含有多个羟基 ,不同点:葡萄糖属于
醛 类,果糖属于 酮 类。
知识·回顾区
(2)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 多羟基醛 、多羟
学习·探究区
答案 (1)稀硫酸 NaOH溶液 (2)不可以,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本 (3)18%

时 栏
理解感悟 验证淀粉的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
目 开
液调至碱性,再进行实验。要验证混合液中是否还有淀粉
关 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溶
液后再加碘水,因为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
时 栏
糖,麦芽糖分子中 含有 醛基,具有还原性。
目 开
(2)鉴别蔗糖和麦芽糖的方法是向 其溶液中分别加入

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麦芽糖,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蔗糖(也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 悬浊液鉴别) 。
学习·探究区
[活学活用]
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
生水解反应的是

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 Cm(H2O)n 表示,过去
课 时
曾称其为 碳水化合物 。

目 2.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
开 关
(1)单糖:凡是不能水解 糖称为单糖,如 葡萄糖 、果
糖 、 核糖 及 脱氧核糖 等。
知识·回顾区
(2)低聚糖:1 mol低聚糖水解后能产生 2~10mol 单糖, 若水解生成2 mol单糖,则称为 二糖 ,重要的二糖有 麦 芽糖 、 乳糖 和 蔗糖 等。
开 关
H2O,其结论是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且最简式为
CH2O 。
(2)用质谱法测定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计算得葡 萄糖的分子式为 C6H12O6 。
学习·探究区
(3)在一定条件下1.80 g葡萄糖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的
质量为3.90 g,由此可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5个羟基 。
(4)葡萄糖与氢气加成,生成直链化合物己六醇,葡萄糖

能量。写出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s)+6O2(g)―→6CO2(g)+6H2O(l) 。
学习·探究区
4.果糖的分子式是 C6H12O6 ,含有的官能团是 —OH、
,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 。纯净的果糖为 无
色晶体,不易结晶,通常为 黏稠性 液体,易溶于水、
本 课
乙醇和乙醚。
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后共热,看是否有红色沉淀生 成来判定,当然也可借助银镜反应来检验葡萄糖。
(3)134.4 C6H12O6+6O2
6CO2+6H2O
学习·探究区
探究点二 蔗糖与麦芽糖
1.蔗糖溶液、麦芽糖溶液还原性实验探究
(1)在盛有新制Cu(OH)2悬浊液的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
本 课
中加入蔗糖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麦芽糖溶液,分别
时 栏
加热。实验中的现象是 加蔗糖溶液的试管无明显现象,
时 栏
一般不溶于 水和有机溶剂 。


(1)纤维素与淀粉一样,没有还原性,但在强酸中的水解

产物具有 还原 性。
(2)纤维素含有羟基,可以与硝酸、醋酸等发生酯化反应,
生成重要的化工原料硝酸纤维素和醋酸纤维素。
学习·探究区
[归纳总结]
用银氨溶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了

水解及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实验步骤如下:






学习·探究区
(1)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 A
现象 B
结论
1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

课 时
2 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栏 目
3 出现银镜 溶液不变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

关 (2)实验中加入 NaOH 溶液的作用是银镜反应或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
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写成Cm(H2O)n的形式,B选项错误;
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C选项错误。
自我·检测区
2.用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
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D )
本 课
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
时 栏
B.蔗糖被还原
目 开
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

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水解;
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
学习·探究区
理解感悟 (1)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必
含有—CHO,但不一定属于醛类。目前已学过的能发生
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
本 课
麦芽糖等。
时 栏
(2)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主要有卤代烃、酯、蔗糖、麦
栏 目
中还有淀粉存在;混合液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则证明淀粉
开 关
已经部分水解生成葡萄糖。
(3)2.16 g 银的物质的量为1082.g1·6mgol-1=0.02 mol,由

2Ag,可知淀粉水解生成 0.01 mol 的葡萄糖,即发生水解的淀
粉的质量为 0.01 mol×162 g·mol-1=1.62 g。 故淀粉水解的百分率为1.962g g×100%=18%。
1.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 糖,分子式均为 (C6H10O5)n ,每
个葡萄糖单元仍有三个羟基,其分子式也可写成
本 课
[C6H7O2(OH)3]n ,由于n值不同,它们 不是 同分异构


体,它们都属于 天然高分子 化合物。
目 开
2.淀粉是无 嗅、无 味 的粉末状物质,不 溶于冷水,在

热水中淀粉颗粒会膨胀破裂(或形成胶状淀粉糊) 。
( A)
①甲酸甲酯 ②蔗糖 ③葡萄糖 ④麦芽糖
本 课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时 栏
解析 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机物结构中含有醛基;
目 开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卤代烃、酯及低聚糖或多糖等。甲酸甲
关 酯中有—CHO 和—COO—,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