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_______。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和在环境中的。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和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B HgC PbD As三、问答题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2、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一、填空1、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和。
2、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3、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和有关,去除方式有和。
4、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5、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气中的重要自由基有、、、、等。
7、温室气体主要包括、、、、、等,其中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是。
8、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影响。
9、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取决于三个因素,即、、。
10、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__、热层和逃逸层。
11、硫酸型烟雾为型烟雾,而光化学烟雾为型烟雾。
12、大气中CH4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
13、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物种主要有、和三类。
14、目前地球上、和等地方上空已经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15、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起的两个主要作用是和。
二、选择题1、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A风B湍流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2、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的光离解。
A O3B H2COC H2O2D HNO23、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
A ROB R自由基C H2OD HO24、酸雨是指pH______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A <6.0B <7.0C <5.6D <5.05、辐射一定时间产生的______量可以衡量光化学烟雾的严重程度。
A O3B NO2C 碳氢化合物D SO26、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______。
A 寒冷的夜间B 多云的冬季C 寒冷而晴朗的冬天D 寒冷而晴朗的夜间7、大气中微粒浓度为50 μg/m3时,大气能见度约为_____Km。
A 15B 12C 24 D408、大气中还原态气体(如H2S)主要被______氧化。
A O2B OHC O3D高价金属离子9、根据Whittby的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_____um的粒子称为爱根核模。
A 0.05B 0.1C 1D 210、SO2的液相氧化有多种途径,其中______的效果最好。
A O3氧化B 催化氧化C H2O2氧化D 非催化氧化11、气溶胶中粒径________um的颗粒,称为飘尘。
A >10B <5C >15D <10三、问答题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危害,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2、写出光化学烟雾的链反应机制。
3、为什么排放到大气中的CFCs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4、汽车尾气最主要的成份都有哪些?分析各成份具有的潜在危害。
5、试述大气中CO2等气体浓度上升,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
6、试比较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区别。
7、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8、什么逆温现象?有何利弊?9、请叙述酸雨的形成机理,分析我国酸雨多发生于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原因。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一、填空1、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_____表示,该值越大,表示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和3、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因而表层水呈环境。
4、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光解和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5、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6、一般认为,但浓度较高时,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反应以________为主,当金属离子浓度低时,则以__________为主。
7、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8、当水体pH处于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产物是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常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10、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1、碳水化合物生化水解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__,在氧气充足时,能进一步分解为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作水体自净的指标。
二、选择题1、海水中Hg2+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
A Hg(OH)2, HgCl2B HgCl2, HgCl3-C HgCl42-D HgCl3-, HgCl42-2、某一氧化还原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80,其pE o为______。
A 13.50B 13.35C 13.05D 12.803、一般情况下,当水体DO______时,鱼类会死亡。
A >8.0mg/LB <4.0 mg/LC >0D >4.0 mg/L4、若水体的pE值高,有利于下列_______组在水体中迁移。
A Fe、MnB Cr、FeC Cr、MnD Cr、V5、当前最简单,也较流行的是将金属划分为溶解态和颗粒态,溶解态是能通过______um孔径滤膜的部分。
A 0.54B 0.22C 0.45D 0.506、河水中阴、阳离子的含量顺序为______。
A Na+>Mg2+>Ca2+HCO3->SO42->Cl-B Ca2+>Na+>Mg2+HCO3->SO42->Cl-C Na+>Ca2+>Mg2+Cl->HCO3->SO42-D Na+>Mg2+>Ca2+Cl->SO42->HCO3-7、某一氧化还原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771,其pE o为______。
A 13.50B 13.35C 13.05D 12.808、某一水体的BOD20为100 ppm,其BOD5约为__________。
A 40B 50C 35D 709、水体中溶解氧对石油降解影响很大,估计1升油类氧化需消耗______m3海水中的溶解氧。
A 200B 400C 600D 50010、下列各种形态的汞化物,毒性最大的是______。
A Hg(CH3)2B HgOC HgD Hg2Cl211、影响水环境中颗粒物吸附作用的因素有。
A溶解氧含量B颗粒物粒度C温度 D pH三、问答题1、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水体中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2、试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
3、试述水体中汞甲基化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写出有关反应式。
4、为什么水体pH较低时,鱼体内积累的甲基汞含量较高?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一、填空1、土壤具有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2、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者占土壤总量的________。
3、在旱地土壤中,镉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
3、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过程与重金属的________及土壤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土壤处于淹水还原状态时,砷对植物的危害_________。
6、土壤中有多种无机氨,其中NH4+和________是植物摄取的主要形式。
7、土壤中的大部分是有机氮,约占总氮的_______%,有机氮能变成无机氮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
8、土壤中砷以三价或五价状态存在,其存在形态可分为可溶性砷、吸附、代换态砷及难溶态砷,可溶态砷主要为________和_______,一般占总砷的5~10%。
9、土壤中铬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形态存在。
10、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量受到__________、________、吸附及生物、化学降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1、土壤中存在着由土壤动物、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生物群体。
12、土壤淹水条件下,镉的迁移能力________。
13、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ab sorption)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14、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通过和两个过程。
二、选择题1、以下因素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A 盐度升高B pH降低C 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D 改变氧化还原条件。
2、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有。
A树脂B腐殖酸C腐黑物D矿物质3、腐植质胶体是非晶态的无定形物质,有巨大的比表面,其范围为________。
A 350-900m2/gB 650-800m2/gC 100-200m2/gD 15-30m2/g4、在土壤中,下列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
A Ca2+B Na+C Fe3+D H+三、问答题1、重金属污染的特点、致毒机理是什么?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2、进入土壤的农药是怎样迁移转化的?3、举例说明影响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因素。
第五章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一、填空1、被动扩散是指性物质从浓度侧向浓度侧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
2、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和。
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4、碳原子数大于1的正烷烃,其微生物降解的途径有三种:、和。
二、多项选择1、甲烷发酵是指有机酸、醇等化合物在细菌作用下,被转化为,进而经产甲烷菌作用产生甲烷。
A 乙酸B 甲酸C 氢气D 二氧化碳2、下列烃类化合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 环己烷B 苯C 己烷D 己烯3、下列芳香族化合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 苯酚B二氯甲苯 C 苯胺 D 苯甲酸4、LD50表示的是。
A 半数有效剂量B半数有效浓度C半数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浓度5、两种毒物死亡率分别是M1和M2, 其联合作用的死亡率M<M1+M2, 这种联合作用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