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
导读:宋人疑邻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翻译: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
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螳螂捕蝉
原文:园中有榆,其上有蝉。
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翻译: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
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
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
螂吃掉它。
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
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
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
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
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
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
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击鼓戏民
原文: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
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翻译: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
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毙,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毙,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寓意: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
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心不在马
原文: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翻译:赵襄主向王于期学习赶车的技术,学了不久便与王于期进行了一场比赛。
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每次都落在了后面。
赵襄主埋怨说:'你教我赶车,还留了一手呀!' 王于期回答说:'我已经把技术全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的不对呀!赶车最要紧的,是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赶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调理马上,这样才能跑得快,跑得远。
在今天的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只想
追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生怕被我追上。
其实把马引上大道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
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啦!'
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
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五则及翻译】
1.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五则(精选)
2.韩非子简介
3.古代寓言故事
4.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5.古代寓言故事推荐
6.古代寓言故事汇总
7.古代寓言故事作文
8.经典古代寓言故事
上文是关于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