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窦娥冤

窦娥冤


第三折
窦娥临刑发誓愿 千古奇冤杀窦娥
在被押往法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 前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以 示冤屈。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应验。
(高潮)
第四折
窦娥冤魂诉实情 千古奇冤得申雪
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 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 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赏读课文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 由蔡婆婆独白开始。
四折的内容分别构成故事的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
楔子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婆四十两银 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 京赶考去了。
(序幕)
楔子的故事情节
主要人物:蔡婆婆、窦天章、端云
梗概: 蔡婆婆和8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家里比较有钱,职业是
同一剧本,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属于不同的种类。如:《雷雨》 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和结局——悲剧 根据艺术形式——话剧 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多幕剧 根据所反映的时代——现代剧
中国古代戏曲
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其形式包括元杂剧、 元散曲(元曲)和明清传奇。


散曲
元曲
杂剧
小令 (一宫调一曲子) 套曲 (一宫调数曲子) 散曲+“科”“白”
1、了解戏剧及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把握杂剧内容。 3、赏析窦娥人物形象,概括杂剧的主题。
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 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 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8部。《窦娥冤》《救风尘》 《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 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同孔子一起被列入世界 文化名人之列。
正说明这一点。
生行(háng),扮演 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其中包括老生、小生 (文小生、武小生)。
老生,中老年人物, 因戴胡须,又称须生。
小生,青年人物,不 挂胡须,分文小生、
武小生。
旦行,扮演女性角色的一 种行当。可分为正旦、花 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正旦,主要扮演娴静 庄重的青年、中年妇 女。因常穿青素褶子,
地 也 ,


不 分 好 歹


为 地 ? 天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师
家传耕读,乘闲时扮作生旦净末 戏作君相,结局后仍是士农工商
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者自取方便 说好则好,说歹则歹,好歹只演三天
千万场春月秋风,弹指间蝴蝶梦里,牡丹亭中,琵琶弦上 三百付金尊檀板,关情处桃花扇府,西厢院内,燕子灯下
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婆婆。穷酸书生窦天章因进京赶考,所以 两年前借了蔡婆婆的钱,连本带利40两银子没有能力偿还。 所以就决定将女儿端云卖给蔡婆婆抵债。端云3岁死了母亲, 生的漂亮、性情善良,很讨蔡婆婆喜欢,于是将端云收养, 将来做自己的儿媳妇,并且给她改名叫窦娥。还额外给了窦 天章10两银子作为应考用的盘缠。窦天章很是感激。
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发下三桩誓愿 县官——窦娥 官吏昏聩、法制黑暗,百姓有口难言。
赏 析 第 三 折
通读课文,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划分成 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第一层(开头至“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含两个曲牌,大 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刽子云)快行动些”至“不明不暗,负屈行 冤” )含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一折
窦端云嫁入蔡婆家 张驴儿巧救蔡婆婆
(开端)
第一折故事情节
主要人物:蔡婆婆、窦娥、张驴儿父子、赛卢医
梗概: 蔡婆婆去向赛卢医讨债,他无力偿还就想出一个杀人
灭口的主意,正巧被张驴儿父子看见,蔡婆婆才幸免于难。 蔡婆婆十分感激,并且无意中说出自己家的情况。张驴儿 父子遂生歹念,威逼蔡婆婆和窦娥与他们父子俩成亲,如 果不答应就勒死蔡婆婆。无奈之下蔡婆婆将他们父子二人 带入家中,和窦娥说明缘由后并没有得到窦娥的同情,反 而被窦娥说了一顿。
(结局)
思考:
《窦娥冤》每一部分主要的人物矛盾分别是 什么?从每一部分的故事情节中,你窥见了 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楔子:窦天章上京赶考,窦娥被卖抵债 窦——蔡 高利贷剥削严重,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一折:张驴儿父子逼婚,窦娥据理拒婚 蔡、窦——张 社会混乱,地痞横行,善良的人们受欺凌
二折:张驴儿弄巧成拙毒死其父,窦娥屈打成招救蔡婆婆 张驴儿——窦娥 以强欺弱,以恶欺善

杂 剧
关汉卿 《拜月亭》


白 朴 《墙头马上》

情 剧
王实甫 《西厢记》
郑光祖 《倩女离魂》


关汉卿 《窦娥冤》


马致远 《汉宫秋》


白 朴 《梧桐雨》

纪君祥 《赵氏孤儿》

关汉卿 四大家之首

四 白 朴 杂剧 《墙头马上》

《梧桐雨》
家 马致远 散曲《天净沙·秋思》 杂剧 《汉宫秋》
《救风尘》——元朝关汉卿
《西厢记》——元朝王实甫

《看钱奴》——元朝郑延玉
国 古
《中山狼》——明朝康海

《墙头马上》——元朝白朴


《李逵负荆》——元朝康进云

《幽闺记》——元朝施君美

《绿牡丹》——明朝吴炳
《玉簪记》——明朝高濂
《风筝误》——清朝李渔
元杂剧
(1)定义: 用北方的曲调演唱的,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
第三层( “(刽子做喝科,云 )兀那婆子靠后至结束” ) 含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阅读第一部分的唱词
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2、“游魂先付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 3、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控,这句话是哪一 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
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元以后完备、成熟 并开始兴盛起来,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进入鼎盛时期。 (2)结构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
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 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 节,介绍人物。
第二折
张驴儿药死老驴儿 昏县官乱判葫芦案
(发展)
第二折故事情节
主要人物:蔡婆婆、窦娥、张驴儿父子、赛卢医
梗概: 赛卢医害怕再生事端,于是准备放弃行医到涿(zhuō)州卖
老鼠药,碰巧,得妻心切的张驴儿想要通过毒死蔡婆婆独占窦娥。 于是到赛卢医那里买来毒药,一开始赛不肯给,后来被张驴儿威胁 说如果不给就将他预谋害蔡婆婆的事情揭穿。有一天蔡婆婆想喝羊 肠汤,张驴儿见机会来了,待窦娥熬好后将毒药放入其中。没成想 蔡婆婆闻到味道说很恶心,就让张驴儿的父亲喝掉了。张驴儿的父 亲因此毒发身亡。张驴儿恶人先告状将窦娥告上衙门审案的官人不 辨是非,收了张驴儿的钱财就匆忙判案,结果一桩冤案诞生了。
净行,俗称花脸,又 叫花面,面部化装用 脸谱,一般都是扮演 性格、品质或相貌上 有特异的男性角色。
丑行,扮演喜剧角色, 由于在鼻梁上抹一小块 白粉,又叫小花脸、三 花脸。包括文丑、武丑。
文丑,除武夫外各种 丑角均由文丑扮演。
武丑,扮演机警幽默、 武艺高超的人物。





关 汉
窦 娥
卿冤
教学目标
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 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元末熊自得《析津 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明初贾仲明《录鬼簿》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可见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 又能登台演出。
故又名青衣。
花旦,多扮演性格明快 或活泼放荡的青年女性,
表演常带喜剧色彩。
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 女性,按扮演人物的身 份和技术特点,又分刀 马旦和武旦两种类型。
老旦,老年妇女。
彩旦,又叫“丑旦”、 “丑婆子”,扮演滑 稽或奸刁的女性人物。 表演富于喜剧、闹剧 色彩,实属于女丑,
故常由丑行兼扮。
郑光祖 杂剧 《倩女离魂》 《王粲登楼》
《窦娥冤》——元朝关汉卿
中 国
《赵氏孤儿》——元朝纪君祥

《精忠旗》——明朝冯梦龙

《清忠谱》——清朝李玉
十 大
《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汉宫秋》——元朝马致远

《琵琶记》——明朝高则诚
《娇红记》——明朝孟称舜
《长生殿》——清朝洪升
《雷峰塔》——清朝方成培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 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3)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 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以剧中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孛bó老(老头)、卜儿(老妇人)、 孤(官员)、徕儿(小厮)、如驾(皇帝)、洁郎(和尚)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