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全国小学生数学六年级学习能力测评及答案

2014年全国小学生数学六年级学习能力测评及答案

2014年全国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测评(初评)试题
六年级组
(试题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60分钟)
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 知识大本营。

(每题3分,共18分)
1.自然数1至50中有( )素数。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4,乙数和丙数的比是8:7,那么丙数是甲数的( )
3.马小虎做题总是粗心大意,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误把除数59
看成56
来计算,算出的结果
是24,这道算式的正确答案是( ).
4.规定当A>B 时,则√(A −B )2
=A −B ;当A=B 时,则√(A −B )2
=0;当A<B 时,
则√(A −B )2
=B −A 。

根据上述规定计算:
√(3.5−2.4)2
+√(4.8−5.7)2
+√(1.1−1.1)2
=( )。

5.根据下图中信息回答,剩下的牛奶是原来牛奶的( )
6.现有1克、2克、4克、8克、16克的砝码各一个,若砝码只许放在天平的一边,则能称
出( )种不同的重量。

空瓶的重
量占装满牛奶后瓶子总重量的60%
喝了一部分牛奶后,剩下的总重量是原来总重量的75%
二、快乐ABC。

(每题3分,共12分)
7.李华开车从A地到B地旅游,根据车载导航系统,他先按东偏北30度方向行驶40千米,随后沿正北方向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30分钟,最后因路程坎坷速度降为每小时
40千米,沿西偏北30度方向行驶3
4小时,到达B地。

正确的导航路线是()
8.水结冰,体积要增加1
10。

那么冰化成水,体积要减少()。

A.1
12B.1
2
C.1
10
D.1
11
9.已知△和☆分别表示两个自然数,并且△
5
+
11
=37
55
,那么△+☆的和是()
A.4 B.5 C.6 D.7
10.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五角星按一定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共有2个五角星,第
②个图形共有8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有18个五角星,…,则第⑥个图形共有()
个五角星。

A.50 B.64 C.68 D.72
三、小小神算手。

(每题3分,共12分)
11.计算:8−(7.14×1
3−22
9
÷2.5)+0.1

★★图①
★★
★★★★
★★
图②
★★
★★★★
★★★★★★
★★★★
★★
图③
…….
12.化简比:0.3:0.25(3分)37:0.125(2分)1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10−7
55
×1)+(9−
2
55
×2)+(8−
7
55
×3)+⋯+(1−
7
55
×10)
14.已知A=
1
1
2160
+1
2161
+⋯+1
2177
,求A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15.如图,已知AB=40厘米,图中的曲线部分是由半径不同的三种半径半圆弧平滑连接而成,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
四、生活小行家。

(共25分)
16.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共140个,拿出红球的1
4
,再拿出7个黄球,剩下的红球和黄球正好相等。

求原来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8分)
17.学校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号召各年级同学自愿给贫困山区学生捐款。

下图1表
示各年级段人均捐款数额,图2表示各年级段学生人数比例分布情况。

已知该校共有学生1800人,那么根据图表可知:n 的值是几?该校学生平均人捐款多少元? (8分)
18.甲、乙两只猴子同时从地面沿树向上爬,爬到树顶立即降到地面,然后再往上爬。

甲、
乙向上爬的速度之比4:3,下降速度为各自上爬速度的3倍。

如果树高40米,则甲、乙两只猴子开爬后,第一次相遇处距离地面多高?(9分)
五、规律巧探索。

(共10分)
19.在许多连长均为1厘米的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依照下图中的图1、图2、图3、图4、….
所示的规律将它们合并在一起。

请问图2014所示的多边形的最外周长是多少厘米?
六、游戏PK 台。

(共10分)
20.一堆糖果共有64块,甲、乙两人轮流去拿,谁拿最后一块谁胜,每人每次可以拿1至3
块,不许不拿,乙让甲先拿。

问乙要想取胜,应采取什么策略?
年级段 人均捐款数额(单位:元)
低年级 8.2 中年级 14.6 高年级
10.4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