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一)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时
教材分析:
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中测量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的是角的大小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的,很少用到专业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测量角的大小需要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而且还要把量角与建立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关注动手操作,以亲身体验的策略展开教学。
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和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用多种方法尝试测量角的大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培养估计角的大小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会
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量角的大小,
要用量角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周围环境中与角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法:体验感悟,发现应用。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A、∠B的大小。
4、想一想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
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当堂训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
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1、量一量练一练2的∠3、∠4的度数。
2、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3、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数学游戏.1、读懂游戏规 2、同桌比赛
五、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六、作业:练一练 2、3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测量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