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药材名称:
防己
拼音名称:
FANGJI
别名:
土防己、青藤根、青藤香、钻骨龙、金锁匙。
科属:
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或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
前者药材称为汉防己,后者称木防己。
产地:
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生于山野丘陵地、草丛或矮林
边缘。
性味:
[性味、归经]苦、辛,寒。
入膀胱、肺经
功效: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中成药:
共有72种中成药使用防己:复方罗布麻片复方罗布麻片Ⅱ复方罗布麻片I汉
防己甲素片复方罗布麻片(Ⅱ)汉防己甲素注射液萘哌地尔分散片复方罗布麻片Ⅰ醒脑再造胶囊风痛安胶囊等。
应用:
1、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防己苦寒降泄,能利水消肿,使内蕴之水湿下行,为水湿所致水肿病的常用药。
治水肿不能平卧,脉证俱实者,配甘遂、葶苈子等,如《圣济总录》防己九;若脾失运化,水溢皮肤,致患皮水,四肢浮肿,
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配黄芪、桂枝、茯苓等,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如《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若因卫气不固,风水外客,致患风水,脉浮
身重,汗出恶风者,配黄芪、白术、甘草等,以益气固表,利水消肿,如《金
匮要略》防己黄芪汤;若水饮内结,肠间有水气,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口舌干燥,喘咳者,配椒目、葶苈子、大黄等,以攻逐水饮,利水通便,
如《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九。
本品治湿热阻滞经络,脚气肿痛,常与黄柏、木瓜、薏苡仁等配伍同用,有清利下焦湿热之功。
2、用于风湿痹痛。
防己辛散苦泄,故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风寒湿痹,历节疼痛者,配乌头、桂心等,如《千金要方》防己汤;若风湿热痹,关节红肿
疼痛者,每与薏苡仁、蚕砂、栀子等配伍,以清热祛风除湿,如《温病条辨》
宣痹汤。
其清湿热之功,亦用治湿热所致的疥癣疮肿,可与金银花、地肤子等
配伍。
此外,防己又有降血压作用,高血压病属于肝阳上亢者,配决明子、茺蔚子
等同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该品苦寒较甚,不宜大量使用,以免损伤胃气。
食欲不振及阴虚无湿热者忌用。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修去芦梢,洗净或刮去栓皮,切成长段,粗根剖为2~4瓣,晒干。
炮制工艺:
1、防已片: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炒防己:取防己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焦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根含多种生物碱,如木兰碱、木防己碱、异木防己碱、高木防己碱、木防己胺碱、去甲毛木防己碱及木防己新碱。
2、药力作用: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有镇痛、抗炎、抗癌作用;粉防己有抗过敏作用。
除此之外,粉防己碱有解热、利尿及抗过敏休克的作用,对大鼠瓦
克瘤肉瘤W256有显著抑制作用。
体外试验证明,粉防己碱能明显抑制ADP、
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
对兔血小板粘附和血栓形成也有抑制
作用。
防己总生物碱对横纹肌有一定松驰作用;其碘甲烷或溴甲烷衍生物“汉肌松”具肌肉松弛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煤工尘肺:防己4份,青木香1份。
研末过筛混合,再用黄芪1份
煎汁泡成小丸,烘干备用。
每晚睡前服药丸3G,3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隔1
个月。
治疗69例(男性),症状好转率55%~90%;治疗前后X线胸片对照,好转4例,稳定63例,2例显示延缓进展,无1例近期加重。
〔《四川中医》1986;4(1):17〕
2、治疗关节痛:木防己酒(含生药量为1:10,浸泡60天),每次10~20ML,日服2~3次,10个月为1疗程。
治疗热痹关节痛120例,痊愈51例,好转
39例,有效22例,无效8例。
〔《山东中医杂志》1987;(6):21〕
3、治疗血栓性静脉炎:防己、苍术、黄柏、王不留行各15G,川芎10G,
牛膝、薏苡仁、当归各20G,水煎分2次服。
身热、局部红肿甚者加五味消毒饮,外用20%元明粉溶液湿敷。
条索状结节硬且较长时间未消者加三棱、莪术。
治疗12例,显效5例,好转7例。
〔《吉林中医药》1990;(5):12〕
4、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汉防己、川芎、小茴香、川椒、艾叶各15G,白矾
10G。
将前五味药连煎2次,煎剂约1000ML,白矾研细,放入溶化,待温热
适度时,用白布或毛巾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次持续30分钟,每天2~3次。
积
液较多者,用0.25%普鲁卡因溶液作精索周围封闭后,穿刺抽出鞘膜积液后再
湿敷。
治疗40例,治愈37例,未愈3例(2例未坚持服药,1例积液特多)。
〔《陕西中医》1991;12(8):368〕
茶疗食谱:
1、葶苈防己茶
[材料]葶苈子5G、防己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利水消肿。
[用途]阳水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
[来源]来源于《外台秘要方》。
2、防己生姜茶
[材料]防己5G、生姜3G、绿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
也可用防己、生姜的煎煮液冲泡绿茶饮用。
[功效]行水消胀。
[用途]水饮停聚膨胀。
[来源]来源于《本草汇言》。
3、二防茶
[材料]防己5G、防风3G、冬葵子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利水消滞。
[用途]小便涩滞不利;浮肿。
[来源]来源于《千金方》。
4、防己黄芪茶
[材料]防己5G、黄芪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益气行水,固表祛湿。
[用途]风水浮肿;肾炎肾病气虚湿滞浮肿;肾虚水泛目眶周围发黑斑。
[来源]传统药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