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审计理论研究的两种框架_理论分析及未来展望
审计理论研究的两种框架_理论分析及未来展望
角色。审计确实是一种缓解代理成本冲突的有效手段。
是 为 广 大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提 供 职 业 服 务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通 过
“ 受 托 责 任 观 ”的 审 计 理 论 从 微 观 视 角 去 揭 示 审 计 在 公 对 审 计 者 的 选 择 来 达 到 维 护 交 易 秩 序 、提 高 交 易 效 率 的 目
究审计关系, 认为审计的委托权应该由代表弱势利益群体
( 二) 审 计 者 独 立 性 的 机 制 设 计
的 政 府 掌 握 、审 计 者 应 该 保 持 等 距 离 中 立 、信 息 需 求 者 有
在利益相关者对审计的集体选择下, 审计者的独立性
偿 使 用 审 计 者 对 财 务 报 告 的 质 量 鉴 证 。不 同 的 是 ,“ 利 益 协 不 只 是 强 加 的 制 度 , 而 是 各 方 制 衡 的 结 果 。 相 应 的 机 制 设
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它表现为审计者对管理者履约情况 益。由于审计的有效性依赖于审计者的独立性, 而审计者
的 鉴 证 。J e ns e n 和 Me c kling( 1976) 指 出 , 具 有 股 权 或 债 权 对 委 托 人 的 经 济 依 赖 性 却 制 约 着 独 立 性 的 发 挥 , 因 此 , 传
的 差 异 , 降 低 代 理 成 本 , 从 而 提 高 企 业 价 值 。 Holms trom 机 制 上 的 缺 陷 导 致 审 计 者 实 质 上 的 不 独 立( 雷 光 勇 、王 立
( 1979) 用 一 个 委 托 代 理 模 型 证 明 了 这 一 结 论 , 由 此 构 建 了 彦 , 2005) 。
“ 利 益 协 调 论 ”未 来 的 发 展 除 了 要 为 经 验 研 究 提 供 坚 实
“ 受 托 责 任 观 ”主 要 从 微 观 视 角 去 揭 示 审 计 在 减 缓 代 理 的 理 论 支 撑 外 , 它 的 有 效 性 也 有 待 实 证 检 验 的 证 实 。●
成本问题中的作用。它以委托人为中心, 从公司内部的委
公 司 早 在 1933 年 美 国 证 券 法 强 制 要 求 审 计 之 前 , 就 已 经 1983) , 它 反 映 了 不 同 利 益 相 关 者 对 其 权 利 进 行 讨 价 还 价
开 始 自 愿 提 供 审 计 报 告 。 而 Chow 在 1982 年 对 自 愿 性 审 的 结 果 。各 种 利 益 相 关 者 包 括 股 东 、债 权 人 、潜 在 投 资 人 以
融 资 需 求 的 公 司 将 因 为 管 理 者 的 逆 向 选 择 行 为 负 担 更 多 统 的 审 计 理 论 陷 入 了 一 个“ 审 计 悖 论 ”的 漩 涡 : 经 济 上 依 赖
的 融 资 成 本 , 而 一 个 独 立 的 、第 三 方 的 审 计 能 够 弥 合 双 方 于 委 托 人 与 代 理 人 的 审 计 者 在 制 度 上 被 要 求 独 立 于 他 们 ,
中, 两个层次代理关系的中心都是委托人, 管理者接受委
本文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对以往的研究做一个分 托履行受托责任, 审计者接受委托履行监督职能, 提供履
析。微观视角是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下, 探讨审计在公司治 约担保, 因此审计关系依附于第一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
理 中 的 作 用 ; 宏 观 视 角 是 在 利 益 相 关 者 的 框 架 下 , 关 注 审 审 计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依 赖 于 受 托 经 营 责 任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杨
论
是 有 关 投 资 秩 序 的 规 则 制 定 和 执 行 方 面 的 利 益 冲 突 和 协 乎 逻 辑 的 拓 展 , 意 味 着 审 计 理 论 得 到 继“ 受 托 责 任 观 ”后 的
坛
调( 雷 光 勇 、王 立 彦 , 2005) 。因 此 , 研 究 者 提 出 了“ 利 益 协 调 又 一 次 创 新 , 它 对 于 维 护 投 资 者 利 益 , 建 立 完 善 、和 谐 的 市
论 ”, 构 建 了 审 计 理 论 研 究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框 架 ”, 认 为 审 计 场 竞 争 秩 序 具 有 重 要 的 理 论 和 实 践 意 义 。但 其 存 在 的 不 足
理
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协调彼此冲突的一种制度安排。相应 和争议说明了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论
的理论研究主要从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委托权的归 属 、独 立 性 的 机 制 保 障 等 方 面 展 开 。
四 、未 来 研 究 方 向
计
忽略了外部利益相关者与审计者的关系, 以及这种关系形
两种框架下的审计理论研究为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发
成 过 程 中 的 利 益 冲 突 和 协 调( 吴 联 生 , 2003) , 更 为 重 要 的 展 作 出 了 很 大 的 贡 献 , 尤 其 是“ 利 益 协 调 论 ”对 审 计 功 能 合
调 论 ”发 现 了 审 计 的 更 大 需 求 , 因 而 拓 宽 了 审 计 的 功 能 , 是 计 应 该 考 虑 如 何 改 变 各 种 利 益 主 体 的 力 量 对 比 , 从 而 增 强
一种宏观视角。
独立性。
( 三)“ 利 益 协 调 论 ”的 实 证 检 验
三 、两 种 框 架 的 理 论 分 析
计者同时还具有委托人的双重身份, 经济上依赖于他们的 责任等。尽管这些研究提出了各种观点, 但贯穿全部的基
审计者在制度上被要求独立于他们。这个一直无法破解的 础理论都是委托代理理论。在这种委托代理框架下的研究
“ 审 计 悖 论 ”促 使 人 们 必 须 对 过 去 的 理 论 研 究 进 行 反 思 。
( 一)“ 利 益 协 调 论 ”的 理 论 基 础
应该以审计者为中心构建一个审计关系的理论研究基
探
虽 然“ 利 益 协 调 论 ”看 到 了“ 受 托 责 任 观 ”的 某 些 缺 陷 , 础 , 在 利 益 相 关 者 相 互 制 衡 的 契 约 框 架 下 研 究 他 们 对 审 计
讨
但 是 与“ 受 托 责 任 观 ”相 似 的 是 , 它 也 是 以 委 托 人 为 中 心 研 者 的 集 体 选 择 。
的 历 史 , 发 现 它 们 早 在 1304 年 就 进 行 过 年 度 审 计 。这 些 研 制 度 安 排 出 现 的 根 本 原 因 。Little ton( 1989) 指 出 , 审 计 是 一
究 表 明 , 代 理 成 本 问 题 在 外 部 审 计 的 决 定 中 扮 演 着 重 要 的 种 保 护 投 资 者 利 益 的 重 要 手 段 。 Wa l(l 2000) 也 指 出 , 审 计
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投资人与 来出具审计报告, 因此审计委托权仍然应该由投资者来控
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 系, 它表现为管 理者受托经营 责 制。但是, 不同投资者之间的持股比例不同, 制衡力也有强
任的履行; 第二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投资利
托代理契约来研究审计契约, 审计者不可避免地在经济上 依赖于委托人, 审计契约依附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 “ 奠 基 性 契 约 ”( 冯 均 科 , 2004) , 因 而 陷 入 了 一 个 “ 审 计 悖 论 ”的 漩 涡 。
“ 利 益 协 调 论 ”虽 然 看 到 了“ 受 托 责 任 观 ”的 不 足 , 但 是 它仍然从审计委托权这个角度去理解审计安排, 在审计关 系的解构中仍然以委托人为中心, 实际上只是委托代理框 架 的 宏 观 拓 展 , 因 而 存 在 不 足 。 最 为 重 要 的 是 ,“ 利 益 协 调 论 ”没 有 如 同“ 受 托 责 任 观 ”那 样 提 出 自 身 坚 实 的 理 论 基 础 , 因 此“ 等 距 离 中 立 ”只 能 是 对“ 审 计 悖 论 ”的 回 避 。 为 了 彻 底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 弥 补 上 述 不 足 , Bha tta c ha rje e 等 人 ( 2005) 还 提 出 , 应 该 建 立 一 种 让 上 市 公 司 购 买 风 险 保 险 , 保 险 公 司 委 托 审 计 并 根 据 审 计 结 果 确 定 风 险 溢 价 的“ 保 险 商( Und e rwrite r) ”审 计 观 。然 而 , 对 不 同 公 司 的 经 营 风 险 分 别精确确定溢价意味着高昂的定价成本, 这种定价成本即 使被审计者能够承担得起, 也必然会转移到利益相关者身 上, 最终会降低投资效率, 造成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增加。
师 所 披 露 的 信 息 , Gul、Sun 和 Ts u(i 2001) 也 发 现 由 高 质 量 定 利 益 主 体 的 单 方 选 择 , 因 而 忽 视 了 全 体 利 益 主 体 对 审 计
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公司, 盈利增长的市场反应更为 者的集体选择。
强烈。
会
然 而 ,“ 受 托 责 任 观 ”聚 焦 于 企 业 内 部 受 托 关 系 的 同 时
*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审计契约安排的独立性互动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 07JA630081。
16
会 计 之 友 2008 年 第 34 期 上下
的 。 Te oh 和 Wong( 1993) 证 实 投 资 者 更 信 赖 高 质 量 审 计 不 能 解 释 其 他 利 益 主 体 的 审 计 权 , 审 计 需 求 仅 仅 表 现 为 特
计 在 建 立 投 资 规 则 和 维 护 投 资 秩 序 中 的 作 用 。本 文 将 在 对 时 展 , 1990) 。
这两个视角的评述中, 揭示目前研究的不足, 以期为未来
随着融资需求的不断扩大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日趋分
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离 , 现 代 企 业 逐 渐 形 成 了“ 强 管 理 者 , 弱 所 有 者 ”的 局 面 , 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