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鲳鱼养殖技术广袤的海洋,时而喧嚣,时而祥和。
它孕育着无数的生命,用以养育生长在这里的,一代又一代渔民。
身体扁平的金鲳鱼,也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它们自由自在的栖息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并且随着季节的不同,它们在几大洋的深海和浅海岸来回巡游,春天和夏天,金鲳鱼由外海游向近海,到了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
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的渔民,都发现它们的肉质鲜嫩、白细、鲜美可口。
市场价格好,沿海的渔民都想着方儿的要进行金鲳鱼的人工饲养。
有心的渔民不断地探求它的孵化繁殖技术。
因为除了味道美,它们生长也快,当年养殖,只要5个月,就可以达到上市规格。
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和香港、澳门地区,以及黄海、渤海沿岸海区的很多养鱼爱好者,都跃跃欲试地开始了金鲳鱼的规模化养殖。
养鱼之前,必需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它。
外形特征金鲳鱼学名叫着卵形鲳鯵, 很多地方称它金鲳或者黄腊鲳。
属于硬骨鱼纲, 鲈形目, 鯵科, 鲳鯵属。
金鲳鱼身体侧扁, 卵圆形, 臀鳍与第二背鳍大约相等, 都显得比鱼腹长。
头侧扁, 尾柄细, 身体上披着小圆鳞片, 粘着牢固, 不容易脱落。
前上颔骨向外伸展, 第二背鳍和臀鳍前方的软条, 构成形似镰刀的圆形, 鱼体长为体高的2 倍。
第一背鳍有硬棘7 枚,。
第二背鳍有软条1 7 枚~ 2 0 枚, 臀鳍有硬棘2 枚, 软条1 6 枚~ 1 9 枚。
生活习性:金鲳鱼喜欢在海洋的中上层栖息、游历。
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6~36摄氏度。
金鲳鱼为广盐性鱼类,育苗期间需要30‰—35‰的高盐度,成鱼生长期盐度在5‰~35‰之间的水域都可以。
金鲳鱼属于肉食性鱼类,它们喜欢用头部搜寻食物。
对于鱼饲料也是来者不拒。
您瞧它们的肚子扁扁的,可食量却大得惊人,并且消化快。
人工饲养时,吃饱了只过了一会儿,如果再投喂爱吃的食物,它们依然会凶猛地争抢。
金鲳鱼生长速度很快,养殖半年,体重就可以达到500克左右。
如果在金鲳鱼生长最快的6、7、8三个月,加大投饵量,可以使它们尽快达到上市规格。
那么金鲳鱼如何繁育后代呢?亲鱼的繁殖上个世纪80年代,养金鲳鱼都依赖于捕捞天然种苗,价高而量少,无法扩大。
老一代的渔民不断摸索试验,1990年,成功实现了人工繁育苗种。
亲鱼的选择和培育金鲳鱼的亲鱼可以在大海中捕获,也可以在海水网箱中人工培育成亲鱼。
3-4龄体重3.5-4千克的金鲳鱼,性腺发育成熟。
可以作为亲鱼。
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3个月,也就是1-3月份,选择那些适龄、身体肥壮、健康的作为亲鱼。
投放到长5.5米,宽5.5米,深3米的海水网箱中,集中精养。
每尾3~5千克重的亲鱼,每个网箱精养90~100尾亲鱼就足够了。
亲鱼需要投喂新鲜的小杂鱼作为饵料。
小的杂鱼直接投喂,大一些的可以处理成块状。
每天上午8-10点,下午3-5点各投喂1次。
每次都投喂到它们不吃食了为止。
亲鱼精养的其他管理工作,和养商品鱼一样,请注意往下看。
催产精养到3月初,水温上升到20摄氏度。
海水的盐度保持在30‰~34‰之间。
就到了给亲鱼做人工催产的时候了。
海南三亚的催产时期为2月底到3月初,广东大亚湾海区4月催产,福建要等到5月初才能催产。
催产在网箱里进行。
事先准备好一张柔软而大小适宜的麻醉袋,固定在网箱里。
接着用鱼网,将亲鱼赶到有麻醉袋的这一边。
给麻醉袋放进适量的海水,再按照每升水30毫克的浓度加入丁香酚溶液。
混合后,用大的捕鱼网捞起亲鱼,放进麻醉袋里。
这时雌鱼和雄鱼的生殖孔清晰可见,但从外观上确实难以分辩。
产前的鱼妈妈腹部不见膨大,用手接压,鱼爸爸也不能挤出精液,所以催产时不分雌雄,都进行人工催产。
经过2分钟左右的麻醉,技术员迅速在金鲳鱼胸鳍基部,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再让它们回到网箱中等待生产。
催产在下午的3:00~5:00进行。
产卵打完了催产针,鱼爸爸妈妈们还需要一张迎接卵的产床。
产床是一张60~80目的筛绢网。
它的大小与网箱一样。
将它加套在亲鱼的培育网箱内,产床就算做好了。
让亲鱼进入筛绢网箱内,等待产卵。
如果水温在23~32摄氏度之间,最有利于产卵。
催产激素的诱导效果在28-33小时发挥出来。
如果第1天下午注射催产素,鱼妈妈应该在第3天凌晨产卵,鱼爸爸也在同一时段排出精液。
卵粒在水中自由受精,而成为受精卵。
受精卵具有浮性,一旦受精就会浮在水中,等待收集。
收卵收卵用60目的圆椎状的筛绢网,网的一端穿戴着绳索,另一端是浮子。
显得有几分可爱。
早上6-8点钟,受精卵等到离开拥挤产床的时刻,收卵网有绳索的那一端早就绑扎紧实了。
在网箱的两边,向另一端拉收卵网。
要尽量贴近产床一些。
收网时,网壁的卵粒,需要用水冲淋。
收紧了,现出一大包的卵粒,解开绑绳,卵粒露出来了。
把它们倒在桶里。
真可惜,本来晶莹透明的卵子却变得灰暗了,那是因为混进了一些污渍。
不过,这些脏东西一会儿就被洗除了。
要迅速地将它们转移出网箱鱼排,送到卵处理的地点。
洗卵洗卵前要准备好圆锥形的大桶、手抄网、水桶、散气石增氧器、冲水管这些东西。
用海水冲洗干净桶沿四壁,水管套上150目的过滤网,过滤海水中的杂质。
桶底有排除口,大桶洗干净了,再加海水,要8分满。
洗卵首先用20-25目的手抄网,分批将卵粒中的污物过滤干净,再倒入大的洗桶中,用60-80目的手抄网按顺时针方向拨动几下,就别动了,3分钟以后,有生命活力的卵子都会浮在水中,死卵自然沉到桶底,洗卵的目的就是淘汰去掉污染物和死卵,打开出口开关,死卵和污物就轻松排除掉了。
大桶里浮动的活卵需要氧气,要立即放入散气石增氧。
到这里,洗卵的工作就完成了。
接着尽快将它们装入氧气袋。
不能及时送走的鱼卵,可以临时在大桶里暂养。
但要24小时增氧。
鱼卵包装包装鱼卵用薄膜袋,袋子里盛装大约三分之一的海水,装的卵粒多,就需要适当多加些海水,接着用手抄网舀起卵子,再用小勺或者小碗适量地装入薄膜袋中,在充氧机上充满氧气,用橡皮筋迅速地绑扎紧封口,这样就可以运送去孵化池了。
如果袋子里水温保持在28摄氏度,受精卵可以生活5-6个小时。
所以投卵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土池育苗金鲳鱼的孵化培育目前有水泥池培育和土池培育两种方式,相对来讲,土池育苗自然生长的生物饵料多,适合大规模育苗,并且投入成本少。
池塘的准备育苗池要选在离海近便的地方,便于引水。
海区的水温和盐度基本稳定,没有污染。
建池塘的同时,修好从海里通往各池塘的引水渠道。
每个苗池大约3-4亩,长30-35米,宽30米。
深度为2.5米。
每个池塘设置进水口,进水管道,进水管套上20-25目的过滤网,过滤杂物和敌害生物。
在排水口装25-30目的防逃网。
池塘配备0.7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
池塘底面有大约5度的斜坡。
便于捕苗和排水。
清塘灌水塘底和墙面的杂物、污物、贝壳要彻底打扫干净。
接着选用次氯酸钙粉剂,按照1:5的比例,加入海水,配比成次氯酸钙溶液,在全塘泼洒一遍,达到消毒的目的。
清塘消毒10~15天后,再进水。
最好在长潮的时候进水,因为这时海水的盐度高。
进水深度在1.5—1.8之间,进水当天,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30克,加水溶化,泼洒全塘。
处理海水的有害菌。
放入鱼卵之前,要测量确定海水的盐度不能低于30‰,透明度控制在50~60厘米。
如果准备的时间充分,还可以在池塘中施一些农家肥料,培养生物饵料。
还要在池塘中搭一个孵化箱。
孵化箱孵卵孵化箱用浮架、浮子、编织袋、散气石增氧软管和遮阳网搭成。
浮架长3-4米,宽3-4米,四个角用固定浮子托着。
接着将长3.5米、宽3.5米、高1米的编织袋,用绳索穿插系紧在浮架上,加水后,编织袋形成一个箱体。
最后将增氧软管固定在浮架上,加盖遮阳网,系紧。
这样孵化箱就准备好了。
进入孵化箱的海水必须要经过100~150目筛绢网袋过滤,过滤掉过大的饵料生物和敌害生物。
注水8-9分满。
一个金鲳鱼苗池,配2-3个轮虫培育池,面积占鱼苗池的30%。
这样可以培养大小不同的轮虫饵料。
经过精心的准备,终于等到了鱼卵投放的时刻。
投卵鱼卵不能立刻倒入孵化箱,充氧卵袋需要放在池水中,搁置8-10分钟,让鱼卵适应环境,有利于孵化成活。
投卵时。
按照每立方水体35~50万卵粒的标准投放为好。
然后立即放入散气石增氧软管,打开鼓风机和增氧管,立即增氧。
大池塘的水车式增氧机一定要确认关闭。
让孵化在微微的流水中进行。
仔鱼的孵化孵化期间,充氧管的气量调到能带动卵为准,受精卵均匀地分布在水中,避免沉积缺氧。
孵化的适宜水温为19~30摄氏度,适宜盐度为30‰-35‰,盐度高可适量加淡水,盐度低在涨潮时加海水。
溶氧量为每升水4~14毫克,pH在7.8~8.5之间,超过8.8可以适量泼撒醋酸。
保持水质良好,以提高孵化率,如果水温25~32摄氏度,盐度30‰以上的条件下,鱼卵经过36~48小时孵化成仔鱼。
这期间,要细观察、勤观察。
孵出的仔鱼长2.6-2.8毫米,在烧杯呈现黑色。
孵化出膜的第三天,大约50小时左右,仔鱼开口吃食,就要打开孵化箱了。
3-8日龄投喂轮虫期的饲养从池塘中央那边开箱较好,放开编织袋,让刚开口的仔鱼慢慢进入大池塘就行。
孵出第3天,仔鱼长3.6毫米,眼睛黑色素增加,眼球变黑。
它们刚刚开口摄食。
可以投喂了。
日常投喂:开口的第二天,要给它们投喂轮虫。
育虫池塘里的轮虫,需要用抽水机和300目的网袋才能收集上来。
培育池里装了抽水机,抽水机套上了300目的网袋。
只要打开抽水电源,水和轮虫一起抽送到网袋中。
只要收紧网袋,漏掉水,剩下来的就是轮虫了。
在100目手抄网里过滤,分为大虫和小虫。
用水冲洗一下,就可以投喂了。
最小的虫喂开口仔鱼。
对刚开口的金鲳鱼,要慢慢地将饵料桶浸入到水中。
投喂的量和次数要根据池塘中的虫量而决定。
如果原池塘中培育了饵料生物,可以适当投喂少些。
上午喂2-3次,下午喂2-3次。
开口第3天,小鱼仔的摄食量剧增,每天上午投喂6次,下午投喂6次。
一边投喂一边巡塘观察。
要保持每立方米水体中,大约4-5个轮虫的标准就够了。
水质管理刚开口3天的仔鱼不需要增氧,3天后,打开池塘增氧机增氧。
每天测定水温,最好保持在23~34摄氏度,温度高了可以适当加水,盐度在25‰~35‰之间也能适应了。
pH值为7.8~8.5,如果碱度超过8.3,就泼撒一些醋酸,适当调节。
仔鱼期除了白天巡塘,还应该夜间巡塘,晚上可以观察鱼的数量。
掌握生长情况。
夜间增氧很重要,要查看增氧机有没有开着,有没有停电、缺氧的情况发生。
8-15日龄混合投喂期的饲养孵化后第8天,仔鱼接近8-9毫米。
游泳迅速。
这时投喂桡足类饵料,投饵时沿着池塘边沿泼洒。
上午7-11点投喂4次,下午2-6点喂4次。
每次投喂到水面没有仔鱼抢食为止。
到12天时,仔鱼有1-1.2厘米那么长了。
投喂时在水面上可以看到。
桡足饵料占投喂量的三分之一,要增加鳗鱼饲料粉,进行混合喂养。
鳗鱼粉撒干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