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识点西方文学史分期12BC~8BC 英雄时代/荷马时代神话、史诗(荷马史诗)8BC~6BC 大移民时代抒情诗、寓言6BC-4Bc 古典时代戏剧(古希腊悲喜剧)、文学理论、散文4BC~2BC “希腊化”时期新喜剧,田园诗240BC-30BC 共和时期100BC-17 黄金时期强调修辞1c-5c50s帝国时期17-130 白银时期文风花哨、滥用修辞5c-13c中世纪文学14c~17c 文艺复兴文学17c 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18c启蒙文学狂飙突进19c 浪漫主义文学湖畔派、拜伦式英雄古希腊文学神话抒情古罗马文学共和时期两个著名喜剧家普劳图斯和喜剧诗人泰伦斯。
黄金时期奥维德六音步诗型作品《变形记》,开西方变形记模式先河;贺拉斯理论家《诗艺》文学批评代表作,提出“寓教于乐”。
维吉尔古罗马最伟大诗人、代表人物。
代表作《埃涅阿斯纪》(史诗体裁)P24-25白银时期术语解释:文人史诗:1 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开始创立了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
2 文人史诗不同于民间史诗,它更多的注入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在《埃涅阿斯纪》中体现了作者敬神、爱国的思想。
3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对后世的文人史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世纪文学欧洲主要思想特点:①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②各种文化交融中,特别是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与确立的条件作用下,中世纪文学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③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艺术特征:①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今、东西方,宗教、世俗的,各种题材进入了文学创作领域,极大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②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蛮族早期向封建社会过渡),中世纪文学特有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艺术表现手法进一步开拓,寓意、象征、梦幻、抒情、浪漫等流行一时。
基本类型:教会文学(统治地位)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
1.教会文学又僧侣文学理论来源《圣经》题材:多取于圣经①原罪说②禁欲说③来世说(天堂说)2.史诗与谣曲一类是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氏族社会末期的“不自觉的”社会创作,一类是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社会确立时代的艺术品。
代表作:盎格鲁-撒克逊人《贝奥武甫》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芬兰人的《卡列瓦拉》。
中世纪中期西班牙的《熙德之歌》“罗宾汉谣曲”。
3,.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
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4.城市(市民)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体裁有短小的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等。
长篇叙事诗成就最高。
代表作品:《列那狐传奇》是市民阶级的代表作。
18世纪启蒙文学在各国发展:英国启蒙文学以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最高。
1 迪福英国小说之父英现实主义开创者之一。
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英18世纪最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讽刺名著。
2 18世纪30年代至中纪繁荣理查逊英国家庭小说开创者代表作《克拉丽莎》。
斯摩莱特《兰登传》(高尔基赞扬)菲尔丁“散文滑稽史诗”代表作《汤姆·琼斯》3 感伤主义文学劳伦斯·斯泰恩《感伤的旅行》(见下方)4 墓园诗派格雷《墓园挽歌》第一时期:孟德斯鸠法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家。
代表作: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也是第一部启蒙哲理小说。
伏尔泰代表作《老实人》乌托邦式的黄金国。
第二时期:狄德罗代表作《拉摩的侄儿》恩格斯称“辩证法的杰作”。
卢梭法国启蒙作家最激进的一位。
代表作《新爱洛依丝》书信体小说艺术特色:①讴歌大自然;②对人性进行深入挖掘;③充满激情;④有演说家的风格;⑤文笔细腻准确1 莱辛德国民族文学真正奠基人。
美学名著《拉奥孔》剧作《萨拉·萨姆逊小姐》德国也是欧洲第一部市民悲剧。
市民悲剧代表作《爱米丽亚·迦洛蒂》2 狂飙突进运动P130 (见解释)《少年维特之烦恼》信体/书信日记结合烦恼:爱情/ 事业/ 社交(狂飙突进运动中)德国第一部引起国际反响的文学作品。
维特:进步青年的形象。
消极反抗,缺乏积极行动能力《浮士德》(古典主义时期)体裁:诗剧题材:来源民间故事主人公:浮士德五大悲剧:①知识的悲剧(暗示中世纪)②爱情的悲剧(格蕾勤,海伦)③艺术追求悲剧④政治悲剧⑤事业悲剧形象含义:①歌德的化身,追求的性格特征寄予歌德的生命活力②是西方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理想追求无止境)③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新兴资阶巨人形象象征。
主题:“凡自强不息者,终会得到拯救”。
梅菲斯特: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对立:是人的理性与欲望的对立。
艺术成就:①体裁,是一部诗剧,同时具有戏剧和诗歌的特点全剧运用欧洲出现过的各种诗体。
②象征手法是贯穿全剧的主要特色。
③巨大历史内涵和艺术形式上多姿多彩。
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感伤主义派,得名于英国作家斯特恩的游记《感伤旅行》。
感伤主义的出现是对理性的一个反拨。
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感情,人类的天性是慈善,即与人为善。
怜悯、同情心和情感是社会道德的内核。
从崇尚感情出发,产生了感伤主义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文学1 概述: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前30年,1831年《红与黑》为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
)产生背景:①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其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古希腊喜剧阿里斯托芬恩格斯称喜剧之父。
代表作《鸟》(鸟城云中布谷国),西方文学史上表现乌托邦思想的第一部作品。
1.荷马史诗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从一开始就在创作方法和文字技巧方面达到成熟水平,原始材料来自多世纪积累的神话传说和口头故事,是在一个早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内容丰富,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古希腊人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均由诗人荷马所作。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的故事。
特洛亚王子在爱神的帮助下拐走了希腊斯巴达王的妻子海伦,由此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经过十年苦战,希腊统领阿伽门农为女俘与主将阿基琉斯发生争执,阿基琉斯罢兵不战,并使得希腊人在战场上连连失利。
阿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为解除希腊军队的危险,被对方主帅赫克托耳杀死。
阿基琉斯悔恨自己的执拗,战杀赫克托耳的故事。
它通过对特洛伊战争的描写,歌颂英勇善战、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建立功勋的英雄。
《奥德赛》希腊英雄奥德赛在特洛伊战争后还乡的故事。
希腊人用奥德赛的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带着掠夺的战利品回乡,而伊达卡国王奥德赛却在归国途中在海上遭了大难。
他历经千辛万苦返乡,发现岛上青年觊觎他财产因而向他妻子求婚。
他试探了妻子,并与妻子联手杀死了求婚人和不忠的奴隶,做回伊达卡国王的故事。
人物形象:奥德修斯:英勇、顽强、战斗不息、智慧过人的英雄,善用计谋,甚至狡诈;巨人、仙女、风神、海怪、水妖等是自然力量的拟人化,用神话隐喻的方式表现出古代人对自然的斗争;史诗肯定了奥德修斯为维护私有财产和一夫一妻制这种社会制度作出的斗争;他为维护人的权利、荣誉进行的斗争,体现了个人意识的觉醒。
阿基琉斯:他是一个英勇善战、重视友情的人,他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双脚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体现出他对杀死自己挚友的仇人之愤恨和残酷;但他在自己的战利品被侵犯时,消极应战却给希腊军队带来了巨大损失;这正符合当时正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的特点;由此可见他也是霸道和固执的人。
阿伽门农:刚愎自用赫克托耳:诲人不倦艺术特色:①叙述明晰、快捷、生动和灵活,不失沉稳和庄严;②辞章华丽、妙语迭出、善用明喻;③象征在其诗歌中常用到。
④擅长人物性格刻画⑤擅长题材处理、谋篇布局2.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庆典活动,艺术形式方面由话语和唱段组成。
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题材通常都很严肃。
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三大代表人物: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他对古希腊悲剧最大的贡献是在表演中引入了第二个演员唯一完整的古希腊三联剧:《俄瑞斯忒亚》(《阿迦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和《普罗米修斯》艺术手段:①刻画人物见长,布景浪漫、光怪陆离,文风刚健雄奇,文字古朴瑰丽;②对隐喻的使用因需而设,时而广泛,时而集中。
思想:1.悲剧气势磅礴、线条粗犷;2.继承了荷马带有浓烈悲剧色彩的世界观;3.他的悲剧显示了人的阴暗面,但他是一位有神论者,他也看到希望。
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不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善于编排精妙的结构。
《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心理描写的鼻祖,问题剧的创始人《美狄亚》《特洛伊妇女》《埃勒克特拉》最关心女性题材的作家/最善心里刻画。
(取材伊阿宋取金羊毛的故事,美狄亚是伊阿宋妻子,伊阿宋变心,美狄亚杀国王公主及两子)3.神曲写于14世纪初,采用中世纪特有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假想他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死人的王国进行的一次游历。
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①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重大的问题,②带有“百科全书”性质,③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④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追求真理,⑤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⑥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思想上的两重性:①受中世纪宗教神秘观念的影响,但丁的《神曲》具有宗教性.②《神曲》又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透露出文艺复兴的曙光.艺术上的两重性:《神曲》在艺术上既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新文学的特征.①运用了中世纪宗教文学常用的梦幻故事的写法,却取材于现实.②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特定的处境和心情,塑造出生动具体的富有立体感的形象.③诗人的爱憎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④诗篇不用当时通用的拉丁文而用意大利语写成,对意大利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也体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艺术特征:①三个境界设计了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②形象鲜活的人物画廊;③写人绘景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通俗的比喻;④数字艺术,三部中每部都有33首歌,加上序曲共100首,象征圆满。
⑤俗语的应用(使但丁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
4.文艺复兴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