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91年宪法修正案
与宪法的关系:
• 美洲大陆新成立的合众国第一届国会制定了《权利法案》,以修正 案的方式附在宪法原文(original Constitution)之后。《权利法案》与 宪法原文有许多不同之处:宪法原文是1787年由制宪会议在费城制定 的,也是联邦党人政治意志的法律体现;《权利法案》是1789年由第 一届国会制定的,是反联邦党人压力之下的结果,也是一个政治绥靖。 从此,人们就将《权利法案》作为个人主义的法典化形式。与这一认 识相伴随的是另一种广为接受的观念,即《权利法案》与宪法原文彼 此分离和孤立。宪法原文规范全国性政府(national government)的构 成、组织、权力范围与界限,《权利法案》保障个人自由。
•
实际上,《权利法案》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宪法原 文中的相关条款,其结果是:宪法原文与《权利法案》互 为映衬、补充,紧紧缠绕在一起。宪法原文并非只是对政 府机构、组织、权限的规定,它也包含了自由;《权利法 案》也非仅仅对个人自由的保障,它也包含了对政府权力 的限制;并且,《权利法案》的每一条都与宪法原文形成 一个有机的对应。宪法原文并非仅仅规定政府机构、组织 和权限范围,它也限制国家机关的专横,保障重要的个人 自由。只是在各州看来,宪法原文对政府权限的限制和对 个人自由的保障还不够,需要《权利法案》的进一步补充 才能放心。而《权利法案》也非单纯的保障个人自由,它 也强调政府的共和价值与自治属性,通过保障作为集体的 人民的权利,防止全国性的集权政府重新踏足殖民统治的 专制旧路。
内容:
第一条:言论、宗教、和平集会自由; 第二条:持有与佩戴武器的权利; 第三条:免于民房被军队征用; 第四条: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 第五条:正当程序(Due Process)、一罪不能两判、禁止 逼供、禁止剥夺私人财产; 第六条:未经陪审团不可定罪以及被控告方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民事案件中要求陪审团的权利; 第八条:禁止过度罚金与酷刑; 第九条:未被列入的其他权利同样可以受到保护; 第十条:人民保留未经立法的权利。
美国1791年宪法修正案
——“权利法案”
最初的《权利法案》并非只是个人自由的体现,它也关乎 政府的共和与平民品质,并与宪法原文相互缠绕,对州并无约 束力。是重建时期反奴隶制的需要要,以抵制各州对个人自 由的侵犯。《权利法案》在今日保护个人自由方面的辉煌建树 与特征既有建国时期的功劳,更多的得益于重建时期反奴隶制 的努力。
对后世的影响
• 在将个人自由从《权利法案》提炼和分离出来适用于 州之后,通过一个又一个判例,最高法院在全国范围内迅 速确立了《权利法案》诸条修正案的传统,将之运用以抵 制包括联邦国会在内的全国性政府的法律与行为,保护个 人自由。 • 从《权利法案》并入适用到各州之后的历史来看, 《权利法案》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个国家存在的第 一个世纪里,《权利法案》令人惊讶地扮演着无足轻重的 地位。
自由的确得以再生。假如所有人真得生而自由平等, 则今日的美国社会依然需要张扬。《权利法案》的个人主 义价值;《权利法案》依然在保护每一个体自由方面蕴藏 着无穷的生命力量;依然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也等待去 做。惟如此,《权利法案》才能真正成为宪法秩序的帕特 农神庙,她所闪烁的自由光辉也才能照耀并庇护每一个人: 女人和男人,黑人和白人。
·
权利法案包括了言论、新闻、宗教与集社等方 面的自由与权利。权利法案也向美国人民保证,权 利法案中所列出的权利并不是美国人民所能够享有 的全部权利,而仅仅是人民所拥有的最重要的权利。 美国的奠基人华盛顿,富兰克林,杰弗逊 等设计了一个理想的政治架构,将政府和人民从理 论上分开(对立),限制政府的权利,保证人民的 自由 。 该法案不仅是美国人权保障的宪法基石,也 成为西方各国制定宪法的范例。
历史背景:
此前早在独立革命战争结束之前的1781年颁布的《邦联条例》 (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将税收、征兵及贸易监管权在内的大部分 权力留给了13个州。这些州的职能几乎相当于独立的国家,而邦联政 府的权限却很小,根本无法应付美国立国之初的种种问题。。 • 从1787年的夏天到1789年春,历经了数次讨论后,这部宪法获 得了13个州中四分之三的州(9个州)批准通过,在该年3月4日召开的 美国第1届联邦国会宣布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式生效。至此宣 告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的正式生效。然而,在宪法批准过程中, 许多州对宪法不提人民权利强烈不满,甚至因此拒绝签字。《独立宣 言》的起草者托马斯· 杰弗逊(1743-1826)抗议道:人权法案使公民有 资格反对地球上的任何政府,而没有一个公正的政府会拒绝人权法案。 对此,支持宪法草案的美国联邦党人向美国人民保证,将会在第一届 国会会期时在宪法中加入权利法案。同时杰弗逊等人奔走呼吁,要求 在宪法中增加包括信仰自由、出版自由、陪审制度等人权条款。以保 证“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之权”(独立宣言)。 • 《权利法案》是1789年由第一届国会制定的,是反联邦党人压力 之下的结果,也是一个政治绥靖。
权利法案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是一个移 民国家,最初的移民深受母国——英国权利法案的影响, 崇尚民权。而且初期殖民地人民一请教为主的宗教信仰大 多带有一种自由、民主和平等的观念,这也潜移默化的影 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美国并没有 经历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没有像西欧社会中的等级制 度,在北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市民阶层。市民阶层的 经济流动性需要一部像权利法案一样的法律准绳来维护自 己的权益。但不得不说,《权利法案》并没有切实保障像 妇女、印第安人、奴隶等人群的合法权益,甚至他们的基 本人权也被剥夺。《权利法案》既是美国人权斗争一个阶 段的结束,亦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