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硕士一年级的85后医学生,我每次跟同学谈到当前中国医患关系的时候都不自觉的浑身战栗,这种不自觉的恐惧让我担心,是不是大多数医学生也如我一样,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以后要以怎样的状态面对患者!
我一直以来都害怕去医院,无论是在学医之前还是之后。
包括我在内,大多数患者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医院里的每一位医生,在很多人的眼里,医生是一个这样的群体:接待病人面无表情、看病草草了事、滥开化验单乱收费、开的药很贵、收红包、没有同情心、不负责任……是披着白衣的狼!
据说以前患者很尊重医生,那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看病比现在难得多,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这种状况呢?下面是以我浅显的见识来进行的分析。
医患关系的双方主体是医生和患者,我们分别来谈谈。
先说医生,一个医生的培养至少要10年。
拿我来说,经过严酷的高考,阴差阳错的选了医学专业。
学医大学本科要读五年,而且只读到本科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找到好一点的工作必须要读研究生,这样三年又出去了,也就是说,当我在学校努力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报考其他专业的高中同学哉悠哉悠的逛街谈恋爱;当我苦苦地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他们已经自己出去实习赚钱;当我抱着考研书籍在自习室奋斗时,他们已经毕业找到稳定的工作;而现在我还在花着父母的钱读硕士时,他们已经开始赚钱养家。
等到我硕士毕业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还要看家里有没有门子或是出不出得起钱,就说很顺利的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还要在医院当两年住院医生,拿很有限的基本工资,能养活自己就算高的了,然而医学的道路没有尽头,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担起家里的重担,让父母歇一歇……还有人说医生收红包,什么什么,说的难听点儿,花了近三十年父母的钱,赚点钱孝敬父母不可以吗?医生也是人啊!
在医院实习的时候,我接触过很多医生,他们都是我的好老师,也都是好医生,将己之所学教授予学生,用心给患者看病,对着医院的用药指南为患者选药,以节省每一分钱。
他们每天都很忙,门诊一天要看近百名患者,看的快了患者说你不负责任,看的慢了后面等的患者有在抱怨,一坐就是几小时,不夸张地说真的是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是外科大夫就更累了,手机要24小时开机,晚上睡得正香时一个电话就得去医院做手术,一连几个小时。
更恐怖的是连台手术,更更恐怖的是一连好几台,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站立,还要集中精神缜密地思考手术操作过程,一点疏忽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正常人站几个小时就会很累了,何况还要思考!所以干外科的大部分医生时间久了都会有下肢静脉曲张,而且基本上没有时间照顾家人。
我实习时遇到一个肿瘤外科的女老师,她大概三十五六岁,每天在科室里忙,几乎每天都有手术。
她说她从来都没参加过儿子的家长会,更没有带儿子去旅游过,她家的生活基本上是婆婆照料的,她在家里从不做饭。
作为一个女人,能拼成这样,我真是服了。
说实话,我很喜欢外科,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让病人康复,但外科压力太大,太累,外科医生没有自己的时间,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选择外科的原因。
再说说患者。
有句话说得好,‘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是的,谁也不想生病,不仅身体痛苦,还要花钱去看。
但是,人活在世上,吃五谷杂粮,谁都不能避免生病。
虽然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已经相当领先,但是医疗服务
发展极不平衡,在一些偏远山区没有医生,缺乏基本的药物,生了病只能靠自己的免疫力,扛过去,活下来的算是命大。
还有就是看病贵,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医疗保险,但对于广大低收入的人来说还是看不起病的。
在农村,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患了绝症,那么这一家人多年来的所有积蓄会一下子花完,甚至会赔上祖上传下来的三间平房!这样还不能保证可以把病治好,想象一下这家人以后的命运是何其的悲凉!再比如,一名偏远地区的患者,坐了一整天火车来到大城市看病,好不容易找到了医院,医院说要先挂号,排队挂号等了两个小时!终于可以看病了,跟医生交代病情,医生开医嘱,出来一看前后不到十分钟!谁的心理能平衡啊!即便是医生水平很高,这也太草草了事了!又如,一个花季少女,得了不治之症,他的家属不惜一切代价要救活她,花光了所有钱,还借了外债,但人还是走了,你让家属如何能平心中的悲愤啊!人财两空的家属,怒气要跟谁去宣泄,当然是主管医生!患者家属不懂医学知识,只看到了结果,最后倒霉的当然是医生!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医患双方其实都是弱势群体,各自都有难处,但为什么有难处的双方不能有话好好说,非要动用暴力呢?!看看媒体上报道的各种消息,看到时让人心寒啊。
先不评论是不是属实,当你去医院时你会让一个只盯着你的钱包的大夫给你看病吗?当你坐门诊时,你会好好的给一个专门来挑事儿的患者看病吗?人心对人心,如果医生的家人生病了找他看病,他本人会是什么态度;相对的,如果你的孩子学医了,你觉得你的孩子会是一个黑心的医生吗?
很多研究医患关系的学者,对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共同支持的一个观点就是医患之间沟通不协调。
在这个问题上,医生要负主要责任,因为患者根本不懂医学知识。
在接诊患者时要像对自己亲人一样的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医患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来更好的解决问题。
当然,不能以过于严格的要求每个医生都做到这样,医生工作本来就很累,没有足够的时间面面俱到,更何况并不是每个医生都善于言辞和交际。
对于协调医患关系,新闻媒体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医患关系和谐的新闻多一点,负面报道少一点,对于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有很大帮助。
现在电视媒体上有很多普及健康知识的节目,但毕竟不是主流,人们看电视是用来休闲的,没有生病的人一般不会关心这类节目。
我觉得可以办这样一档节目,娱乐和普及健康知识并存,内容又通俗易懂,吸引观众来观看,这样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的同时,也间接上节省了医生的时间。
当然,造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医患沟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只依靠医疗主体加大自身完善就可以,必须依靠国家卫生行政管理的加强、医疗改革的加快、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大众道德水平的提高等全方位的努力,有赖于医患双方及全社会的关注与通力改善。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会用医学生誓词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将来用心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位患者,只为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医患关系的问题是时代发展中出现的,当前已经发展到亟待解决的时候。
虽然困难重重,我依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这一代人共同努力,这一问题一定会得到圆满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