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在桥本病发展过程中可有甲亢症状出现,称为桥本甲亢,发生率约占桥本病的20%—25%。
其原因多数是甲状腺受炎性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增多所致,故甲亢表现为一过性的;如受摄碘量和甲状腺炎症与修复的影响时,可反复出现甲亢或甲亢与甲低交替出现。
少数桥本甲亢是因桥本病合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所致,约占桥本病的0.3%-7.6%;患者甲亢可较长时间持续存在,可伴有典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表现如突眼和胫前粘液性水肿、血TSI阳性。
患者可以两种疾病中的任何一种起病,临床上也可以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为主;例如甲亢症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但由于甲状腺组织的不断被破坏,最终仍然发展成为甲状腺功能低下。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为桥本病或桥本甲状腺炎,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而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免疫性炎症。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仅次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多见于35-55岁之间的女性,女性与男性之比为20:1。
患者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常因偶然发现甲状腺肿大而进一步检查被诊断,或出现甲低时方被发现。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者较多,峡部肿大常较明显,并可有锥叶肿大,这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甲状腺两叶大小可不均一,可有结节,质地硬而韧如橡皮样;甲状腺一般无疼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个别患者可有类似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表现如甲状腺肿快,疼痛,压疼等。
在桥本病发展过程中可有甲亢症状出现,称为桥本甲亢,发生率约占桥本病的20%—25%。
其原因多数是甲状腺受炎性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增多所致,故甲亢表现为一过性的;如受摄碘量和甲状腺炎症与修复的影响时,可反复出现甲亢或甲亢与甲低交替出现。
少数桥本甲亢是因桥本病合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所致,约占桥本病的0.3%-7.6%;患者甲亢可较长时间持续存在,可伴有典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表现如突眼和胫前粘液性水肿、血TSI阳性。
患者可以两种疾病中的任何一种起病,临床上也可以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为主;例如甲亢症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但由于甲状腺组织的不断被破坏,最终仍然发展成为甲状腺功能低下。
诊断要点
一、起病缓慢,甲状腺肿大可达正常的2~4倍,表面光滑,质韧如橡皮,有时可以呈结节状,一般无压痛。
二、甲状腺功能可正常,或在初期出现一过性甲亢,后期因腺体有较多的破坏,可出现甲减的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清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甲状腺量白抗体(TGAb)阳性,且大多呈高滴度,如连续2次≥60%,即使症状不典型亦可诊断。
2.甲状腺穿刺活检:细针穿刺见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可有嗜酸性变的泸泡细胞出现。
3.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取决于疾病阶段,少数患者在起病初期可有一过性甲状腺机能亢进表现时,血T3、T4、FT3、FT4可增高。
大部分患者早期甲状腺功能可完全正常。
以后可有T3、T4正常,但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TSH呈高反应,此时甲状腺碘131摄取率也可升高,但可被T3抑制试验所抑制,此点可与Graves病鉴别。
本病后期出现甲减时,FT4、T4、FT3、T3降低,TSH升高,甲状腺碘131摄取率减低。
[治疗原则] 更多内容请到:/
疾病诊断
综述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Hashimoto disease)或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因本病发病机理与自身免疫有关,也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本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年龄30-50岁,起病缓慢,有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有作者估计本病与Graves病发病数相似。
本病中医认为系先天禀赋不足,因情志不畅,肝失条达,肝郁脾虚,津液输布失常,凝聚成痰,壅结颈前所致。
或久病因实致虚。
出现脾肾阳虚之证。
以颈前肿大,按之坚韧不痛,或有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瘿病类疾病。
临床表现
1.缓起的甲状腺肿大,一般无特殊不适,有的可有咽部不适感,少数有甲状腺部位疼痛。
2.可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①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桥本甲亢;②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
③亚急性甲状腺炎;④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有甲亢或甲减的临床表现,但实验检查不支持);⑤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无甲减的临床表现,但TSH增高或TRH 兴奋试验呈高反应)。
3.体查甲状腺不大或轻至中度肿大,质韧如橡皮,表面光滑,也可呈结节状,质较硬,可有压痛(甲状腺增大较快时)。
基本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因病程不同而异。
(1)血清T4、T3早期正常,但TSH升高;后期血清T4下降,T3正常或下降,TSH 升高。
(2)甲状腺吸碘率早期正常或增高,但可被T3抑制;后期吸碘率降低,注射TSH也不升高。
2.免疫学检查血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过氧化物酶)抗体(TMA)滴度明显升高,二者均大于50%(放免双抗法)时有诊断意义,可持续数年或十余年。
3.其他检查血沉增快,可达100mm/h,血清白蛋白降低,r球蛋白增高。
进一步检查
1.SPECT 甲状腺扫描分布均匀或不均匀,可表现为“冷结节”。
2.病理学检查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抗体滴度不高或阴性者,可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组织活检以确诊。
诊断要点
1.中年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坚韧,不论甲状腺功能如何均应考虑本病。
2.血清TGA、TMA滴度明显升高(>50%),可基本确诊。
3.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需抗体滴度连续二次>=60%,同时有甲亢表现者需抗体滴度>=60持续半年以上。
4.本病需与甲状腺癌鉴别,后者抗体阴性。
文献报道本病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为5%-17%。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发病比较隐匿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为桥本病或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而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免疫性炎症。
多见于30~50岁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大部分病人在开始无症状,最早症状为乏力。
主要表展缓慢病程较长,大
部分病人在开始无症状,最早症状为乏力。
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少数可呈结节状,质较硬。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粘液水肿表现。
怀疑桥本氏病的患者可进行甲状腺功能,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扫描等检查,必要时可行甲状腺活检术明确。
这种疾病发病比较隐匿,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得的病很难知晓。
不少病人只是偶然发现甲状腺肿大,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患了这种病。
疾病的较早时期有甲状腺肿大,肿大的程度也很不一样,触摸上去有较硬的感觉,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不光滑的,有时可触到多个小结节。
一般不感到甲状腺部位有疼痛,也无压痛。
早期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如血清T3、T4测定,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等)均不能发现异常。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在若干年或更长的时间,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如怕冷,浮肿,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及皮肤粗糙等。
这时查甲状腺功能.可以进一步证实病人有甲状腺功能减退。
不论在疾病的早期还是在以后的时期,查血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往往可以发现是阳性的,甲状腺扫描可以发现甲状腺的放射性分布较为稀疏。
由于发病隐匿,不少病人是因甲状腺功能减退就诊才发现患了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少数病人在某个阶段可能出现短暂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