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沟通,注重沟通的语言艺术
利用暑假时间,我详细品读了《快乐入园宝典》一书。
看到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就像大海里的一盏指航灯,找到了方向。
《快乐入园宝典》以一位新老师的视角,通过一个班级四位老师和家长、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幼儿老师迎接新生的那段特殊生活。
故事中有困惑、有喜悦、有经验、有过失。
因为有了爱,孩子开始接受,老师逐渐成长,家长学会理解。
一幕幕真实场景的再现,数十个应对新生的智慧妙招,近百个幼儿园常见事例,让你洞悉新生在园的真实状态,见证新生家长的曾经悲喜,理解幼儿老师的辛劳不易,理性看待孩子入园的那段岁月。
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走进超级大家庭”;第二章“焦虑的不仅仅是孩子”;第三章“宝宝一日生活写真”;第四章“读懂宝宝的心思”;第五章“老师不是超人”,第六章“成也沟通败也沟通”;第七章“关于送礼那些事儿”;第八章“我们是这样安抚新生的”;第九章“爱驻我心”。
其中“成也沟通败也沟通”让我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新时期家园共育工作是非常的重要。
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单靠幼儿园或是家庭任何一方都是难以实现的。
唯有重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使家长和老师成为共同育儿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老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
这样不但帮助老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读完本书后,使我更加懂得了在与家长交流孩子情况时,老师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其次,要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现。
这样会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状况,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
笼统地“很好,很聪明”,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应付自己,认为孩子是被忽视的。
在反映孩子在园的一些缺点时,我们更要注意措辞,避免用一些过激的词语伤害到家长的自尊,所以,老师要多使用就事论事的评价方式以及发展性的评价。
我们切忌用“告状”口吻,要注意维护家长的自尊,不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反映孩子缺点。
例如我班有一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平时家长什么事都喜欢包办代替,一天家长来接孩子,我对他说:“东东受宠爱太多,生活自理能力稍差一点,但他很聪明,我们试着让他学穿衣,穿得还很好的,你们回家也鼓励他多练习……。
”家长听了很高兴地接受了,回到家按照我的要求,试着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可见,有时讲话注意一些艺术,既有利于给家长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在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让家长产生误解,使得家长情绪过激。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师一定要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急于辩解,耐心等家长说完,然后再一一向家长解释,老师要从家长疼爱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理,并从关爱孩子的角度谈论问题,更易于家长接受。
老师可以通过说“你说得很有道理。
不过……”“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看这样如何”等这样先认可再建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与家长沟通中的语言艺术。
当家长发现孩子被同伴打了之后十分气愤,要求老师给一个说法。
我们要首先承认自己工作失误并表示深深的歉意,接着全面介绍孩子的情况,使家长感到他的孩子是受老师和小朋友关爱的,发生这次事件纯属偶然。
然
后,保证今后将尽力避免发生类似事情,并要表示接受建议,希望家长今后对自己的工作多提意见。
这样,家长面对态度诚恳的老师,很快化解了心中的怨气,谅解了老师。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老师能认真分析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就会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错了,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
要始终尊重家长。
如果家长的嗓门越大,自己讲话的声调就要越轻,速度要越慢。
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这是如何发生的?”“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
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当我们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
所以,老师应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
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总之,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老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那么磨擦就会少一点儿,关系就会比较融洽些,家长工作会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