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管:氧源、空气源与呼吸机连接、安装湿化器、接呼吸机管道、模拟肺、湿化器加注射用水,插电源。
2、开机:开电源→呼吸机→湿化器。
3、根据胎龄、体重、病情调节呼吸机参数(医生调节参数)。
4、氧浓度监测仪监测呼吸机氧浓度是否合格。
检查呼吸机管道是否密闭,有无漏气、扭曲、脱落或阻塞,妥善固定,避免动作粗暴,过分牵拉。
确认呼吸机运转正常,连接病人气管导管。
5、观察记录,报警处理,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做好记录。
每天更换呼吸机湿化用注射用水。
6、撤机:清理呼吸道后,分离病人导管,关湿化器→呼吸机→按消音按键→拔除氧源及空气源接口。
7、呼吸机管道保留24小时,24小时后取回“六件套”,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内,放待消毒呼吸机管道箱内,并做好登记。
1、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维护好;做到“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修、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2、做到“三防四定”,即防尘、防潮、防震;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医务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初次使用仪器设备者,应阅读使用说明书,或在有关技术人员指导下,按规程操作。
不熟悉仪器性能或不会使用者,不要随意开动仪器。
4、每次使用仪器时,先检查仪器性能,应注意并检查电源插座、匹配电压,开机前检查仪器设备的所有按钮处于规定位置再开机;使用完毕,仪器的有关附件要放回原位,各旋钮应恢复至规定位置,切断电源,加罩防尘。
5、每周一、周五用半干的毛巾擦拭机壳表面一次。
6、加温湿化器不宜持续加温,应及时检查加水,输出气温保持33-36℃。
7、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懂者不要擅自拆卸,属于一般性故障,可通知设备科人员检修;特殊故障,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由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8、确定是仪器故障,贴上“待修”牌,注明日期、时间、故障原因及签名,并做好登记。
1、开机:插电源、开机预检。
2、连接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暴露被测部位,清洁皮肤,正确放置心电极片并连接心电图探头。
3、设置报警上下限,选择最佳屏幕,开启报警,调节报警音量。
4、观察记录:操作者应加强巡视,监护仪报警时应观察患儿情况、检查电极、探头是否脱落及监护仪性能,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如实记录病情变化。
5、长时间监测时,每8小时更换血氧传感器探头位置,24-48小时后更换心电极片,血压袖带的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2/3,不使用时应放松袖带。
6、关机:使用完毕,仪器的有关附件要放回原位,各旋钮应恢复至规定位置,切断电源。
1、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维护好;做到“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修、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2、做到“三防四定”,即防尘、防潮、防震;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导线勿折叠、受压。
过长的导线可弯成较大圆圈扎起,妥善放置,4、避免频繁开关仪器,暂停监护时,可调至仪器待命状态,不必关机。
5、清洁及消毒:每周一、周五用清洁软布擦拭机壳表面1次,传感器导线一用一消毒,用毕用0.05%强力消毒净彻底抹洗。
6、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懂者不要擅自拆卸,属于一般性故障,可通知设备科人员检修;特殊故障,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由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7、确定是仪器故障,贴上“待修”牌,注明日期、时间、故障原因及签名,并做好登记。
1、接管:氧源、空气源与呼吸机连接、安装湿化器、接呼吸机管道、湿化器加水,插电源2、开机:开电源→呼吸机→湿化器。
3、调节氧流量(8~12L/min)、气道压力、氧浓度(医生调参数)。
4、氧浓度监测仪监测呼吸机氧浓度是否合格。
5、病人戴头套,鼻子处贴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
6、选择大小适合的鼻塞放入发生器内,与接呼吸机管道连接后固定于患儿鼻子内。
7、妥善固定鼻塞及呼吸机管道,插胃管,将改良的5ml注射器连接胃管。
8、观察病情,Q2H放松鼻塞,按摩鼻子受压部位15秒,避免鼻腔长期受压。
及时添加湿化瓶水,及时倾倒水陷阱内冷凝水。
9、撤机:松开鼻塞,脱下头套,拔除氧源及空气接口,关湿化器→呼吸机。
1、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维护好;做到“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修、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2、做到“三防四定”,即防尘、防潮、防震;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医务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初次使用仪器设备者,应阅读使用说明书,或在有关技术人员指导下,按规程操作。
不熟悉仪器性能或不会使用者,不要随意开动仪器。
4、每周一、周五用半干的毛巾擦拭机壳表面一次。
5、加温湿化器不宜持续加温,应及时检查加水,输出气温保持33-36℃。
6、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懂者不要擅自拆卸,属于一般性故障,可通知设备科人员检修;特殊故障,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由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7、确定是仪器故障,贴上“待修”牌,注明日期、时间、故障原因及签名,并做好登记。
新生儿科输液泵操作规程与保养方法1、连接电源、打开开关2、遵医嘱配置药物,连接好输液器,排气。
3、正确将输液管道安装于输液泵,关输液泵门。
4、根据医嘱设置输液总量、速度。
(预置量应小于每次输液量)5、常规消毒患儿留置针肝素帽,生理盐水注射器接头皮针排气,扎如肝素帽内,试推2-3ml生理盐水,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发白、渗液。
6、将输液器和头皮针连接后,按“启动”键开始输液。
若在输液过程中改变滴速、输液总量或快速输注,首先按停止输液待命,再重新设定。
1、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维护好;做到“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修、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2、做到“三防四定”,即防尘、防潮、防震;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清洁及消毒:一用一消毒,每周至少一次用清洁软布擦拭机壳表面1次,避免弄湿。
每月用生理盐水彻底擦拭输液感应槽一次,不要用粗抺布、酒精等易腐蚀的东西清洗仪器。
4、避免产生高频率的物体,如高频电刀、手提电话等接近仪器。
5、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懂者不要擅自拆卸,属于一般性故障,可通知设备科人员检修;特殊故障,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由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6、确定是仪器故障,贴上“待修”牌,注明日期、时间、故障原因及签名,并做好登记。
1、静脉液体连接延长管,排气,与患儿留置针端连接2、开机。
3、注射器正确安装于输液泵轨道内,固定。
设定速度。
启动键开始输液。
4、密切观察仪器的工作状态及穿刺部位情况,及时排出故障。
记录输液量。
5、关机,输液器与头皮针分离,用生理盐水将留置针封管,取出输液器扔黄色医疗垃圾袋内。
6、整理用物。
1、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维护好;做到“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修、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2、做到“三防四定”,即防尘、防潮、防震;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必须使用指定的,如使用其它类型的注射器,可导致流量错误、报警失灵等问题。
4、清洁及消毒:一用一消毒,每周至少一次用清洁软布擦拭机壳表面1次,避免弄湿。
不要用粗抺布、酒精等易腐蚀的东西清洗仪器。
5、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懂者不要擅自拆卸,属于一般性故障,可通知设备科人员检修;特殊故障,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由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6、确定是仪器故障,贴上“待修”牌,注明日期、时间、故障原因及签名,并做好登记。
1、选择新生儿专用的复苏囊并确认气囊带有压力限制阀或压力表。
2、选择合适大小的面罩:覆盖下颌及口鼻,但不应遮盖双眼。
3、检查气囊和面罩功能:用手掌完全阻塞患儿接口或面罩,然后挤压气囊a 、手掌感受到挤压力?b 、用力加压气囊时限压阀是否泄气?C 、面罩气垫是否充气?4、体位:仰卧、肩颈部垫高,取鼻吸仰卧位,必要时予清理呼吸道。
5、连接氧源(必要时)。
放置面罩:复苏囊连接面罩,面罩的一边扣住下颌边缘,然后再罩住鼻子,“E-C ”手法固定面罩。
6、挤压:用均等的压力及频率挤压复苏囊。
频率:40-60次/分压力:第一次20-25cmH 2O ,之后15-20cmH 2O ,顺应性差20-40cmH 2O7、观察:心率和胸廓扩张是通气压力是否有效的主要指标。
留置胃管:复苏囊通气>2min 以上时,避免胃扩张,从口腔插胃管,并保持开放。
8、心率>100次/分,有自主呼吸,停用。
1、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维护好;做到“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修、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2、做到“三防四定”,即防尘、防潮、防震;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禁止用力过大过猛4、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懂者不要擅自拆卸,属于一般性故障,可通知设备科人员检修;特殊故障,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由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5、确定是仪器故障,贴上“待修”牌,注明日期、时间、故障原因及签名,并做好登记。
1、开机,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调节“预热”模式,预热温度在32~34℃,将待用护理包布以及床面预热。
2、将模式改为“肤温”。
置患儿于抢救台“鸟巢”中,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将小枕放在肩颈部,保持呼吸道通畅,用预热的护理巾擦净患儿3、将肤温传感器探头金属面用75%酒精消毒,去除其可能存在的污垢或油污。
4、将探头金属面感应面平乳头于腋中线紧贴患儿腋下皮肤。
也可:仰卧:探头置于患者腹部剑突与肚脐之间,注意避开肝脏部位。
俯卧:探头置于患者的背部,最好在肾脏部位。
5、调节初设温度为36~36.9℃。
如患者处于休克或发热状态时,不使用肤温模式,使用床温,探头金属面感应面向上,禁止覆盖毯子、尿布等物品,以免影响测温的准确性。
6、勤巡视检查传感器探头是否脱落,应根据临床要求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和调节皮肤温度控制值。
7、轻揭探头,必要时用石蜡油,将患儿保暖转移。
清洁消毒保暖台。
先关闭电源开关,后拔电源插头。
1、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维护好;做到“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修、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2、做到“三防四定”,即防尘、防潮、防震;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每天用75%乙醇擦拭探头金属面,以保持灵敏度,每天用湿毛巾擦拭辐射台四周床栏及台架。
4、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懂者不要擅自拆卸,属于一般性故障,可通知设备科人员检修;特殊故障,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由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5、确定是仪器故障,贴上“待修”牌,注明日期、时间、故障原因及签名,并做好登记。
1、开机: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温控仪自动进人箱温控制状态。
选用“箱温”模式。
2、设置婴儿培养箱温度:根据胎龄、体重、日龄设定温度,可按“+‘键或“-”键直到显示器上的数值与所需一致止,10秒钟内仪器自动进入控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