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理论与方法~

经济理论与方法~

引子:什么是经济学经济(economy)源于希腊语oikonomos,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这样写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美国伟大的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对经济学下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考察金融市场行为,并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考察收入分配,以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研究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对鼓励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提出建议。

美国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兹在其《经济学》中对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

稀缺是经济学一个显著的现象,因为稀缺所以选择是必要的。

将以上定义加以提炼,可以发现经济学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这个定义的背后隐含了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资源的有限性),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资源的管理)他们的资源。

事实上,正是因为稀缺性和追求效益的愿望,才使经济学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家庭和社会的选择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1. 家庭对资源的分配:工作多少,购买多少,储蓄多少,如何把储蓄用于投资,以及是否需要和他人建立互易关系等。

2. 企业对资源的配置: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价格情况,原料采购等社会经济体是在千万个家庭和也起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对资源的配置,即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的过度)。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1.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市场经济是承认并维护私人拥有生产资料和鼓励自由竞争、通过市场交换中的价格调节供求和资源分配的经济运行体制。

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体制。

主要区别有: 一是经济运行的机制不同.计划经济是无所不包的国家计划,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即价格供求竞争利率等. 二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后者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三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后者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后者所有制结构多元.五是利益分配不同.前着平均主义严重,后者注重效率。

市场经济地位对贸易的影响市场经济地位(简称MES)是根据一国经济制度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确定的,广泛应用于贸易救济中的反倾销领域。

如果一国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而且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少,越接近完全竞争,交易成本就越低,则该国就具有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因此,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离不开完全竞争。

中国一直遭受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公平待遇,中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受到影响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始终没有完全被西方高收入发达国家所承认。

1979年8月,欧盟对中国糖精钠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没有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从此拉开了西方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序幕。

根据1999年中国与美国达成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协定,美国始终坚持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可以在15年内,当涉及中国的进口时,继续应用非市场经济方法处理反倾销案件。

这一条款适用于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原则,因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议定书》的第15条款规定,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的15年内,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产品倾销行为判定时,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不能明确证明是市场经济条件的,则该世贸组织成员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

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和倾销行为判定时,欧盟、美国、印度等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计算产品倾销幅度时不采用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等原始数据,而是依据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即第三国或者所谓替代国)的价格或者成本数据来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从而使中国正常贸易变成倾销,极大地高估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倾销幅度,导致倾销行为成立。

进口国根据倾销行为与实质性损害的因果关系,对中国出口产品就可实施长达5年的反倾销措施,如果复审后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则时间更长。

因此,一些国家为遏制中国快速发展,针对中国出口产品滥用“非市场经济”条款,特别是少数发展中国家紧随欧盟、美国,对中国进行大量反倾销立案和调查。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遭受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公平待遇,部分出口产品增长态势受到遏制,部分出口市场大幅度萎缩,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单个反倾销案件涉及产品出口额动辄上亿美元,近几年反倾销造成的中国出口损失超过150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第一节如何做出决策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炮和黄油的权衡清洁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的特性)和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征)的取舍,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贫富差距的出现)中国贫富差距现象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1]。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1.基尼系数:我国2011年的基尼系数是0.552.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差距拉大3.城乡收入差距拉大:6:14.东部居民和中西部居民5.垄断性行业和非垄断性行业收入差距过大:3G时代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1.运动员的抉择2.上大学的抉择3.就业的抉择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利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出决策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1.边际利益:边际效益、边际收益,指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利益。

一般而言,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会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

(馒头案例、钻石和水的案例)2.边际成本: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

(规模效应体现)结论:只有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航空公司起飞前低价卖票案例)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incentive)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市场中影响价格的因素(政府)◆安全带的立法——激励的效果◆激励工资的案例:计件工资和月固定工资制、大锅饭和家庭联产承包、十一黄金周案例第二节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背景: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1.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国富论》)、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要素禀赋理论2.技术差距论、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20世纪80年代苏联和东欧的解体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上最重大的变化。

这些国家运行的前提假设是,政府官员能够最佳地配置经济中的稀缺资源,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企业和家庭的决策取代了中央计划者,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斯密观点:价格会自发调整,指引这些单个买者和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失败)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 简称《国富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看不见的手原理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

这一命题的含义: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满足,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更大。

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人们自觉地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并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而这一原理,只是一般均衡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描述。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原因之一是:只有在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时,看不见的手才能施展魔力。

产权(property rights):即所有权,赋予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政府通过法律方式保证产权以实现个人对稀缺资源的管理和配置。

我们需要政府另一个原因是:看不见的手是强有力的,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需要政府促进效率或促进平等,即大多数政策的目标是既要把经济蛋糕做大,又要改变这个蛋糕的分割方式。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原因一:外部性(externality),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典型例子是污染2.原因二:市场势力(market power),即垄断第三节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活水平的差别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两者相互作用 恩格尔系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就越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率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