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体育文学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摘要体育文学是伴随着体育与文学的产生而发展的,它的发展始终以人的运动美为主题,同时外界的各种因素也影响着它的发展。
因此,本文通过对当代体育文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梳理,并提出体育文学今后发展的策略,旨在为体育文学更好地发展探索新的出路。
关键词:体育文学现状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体育文学堪称是“时代的典范”,它深刻反映了所属时代的生活风貌和社会变迁,多角度地表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生活、不同感情和不同精神,从而掌握其发展规律,并预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体育与文学的结缘可追溯到古代,西方的《荷马史诗》以及中国的《诗经》等都不同程度的对体育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些文学都为现代体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近现代,对体育活动进行描述的文学作品逐渐增多,但纯粹的体育文学作品还不多见,如《女校尉》《水浒》《三国演义》等都只是在其中对体育活动进行了一定的描述,而主题仍是文学的叙事。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真正的体育文学作品才出现,如:《扬眉剑出鞘》《她站在十米跳台上》《强国梦》等都将体育人物与体育活动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作品的主题从文学的叙事变成了体育活动。
由此可见,体育文学的发展是从体育与文学诞生起就开始的,它以不同的体裁出现,对各个时代的人和体育活动进行了或深入、或细致的描述。
从早期的诗歌、词赋、笔记、小说、史书到现代的体育刊物、体育影片和网络作品等,都可以看出体育文学的迅速发展形势以及大好的发展态势。
但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体育发展的多元化,体育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发展缓慢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弘扬体育文化精神,对体育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必要的。
一当代体育文学的现状1 观念意识淡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
无论是从古代到现代,还是从国内到国外,体育与文学一直都是密切联系的。
且体育文学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它以人们的生产劳动、娱乐活动、军事训练、祭礼活动等社会活动为载体,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反映现实社会的体育生活,只是在过去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体育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类型,由于是在近百年才逐步形成的,且在各个国家的起步时间较晚,因此,体育文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它的了解较少,使人们对发展体育文学的观念意识较为淡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文学的蓬勃开展;体育文学是一种新型的文学艺术形式,主要以体育人物的刻画、体育运动的描述为题材,它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而当今人们则普遍认为体育文学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上,这将导致人们产生重发展体育而忽视人本的认识误区,这种认识误区会严重制约体育文学的快速发展。
2 发展速度不均衡,与体育发展不一致。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体育事业也在迅猛发展。
而体育文学从“冠军文学”时代、“反思文学”时代和“休闲文学”网络时代三个时期可以看出,其发展在前两个时期是快速的,发展声势浩大,且优秀作品不断出现。
但在随后的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则发展速度缓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浮躁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
体育文学的日渐衰弱趋向也导致了体育文学跟不上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发展。
因此,体育文学是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3 体育文学形式单一,与读者阅读需要存在差异。
由于中西方在价值观念、表现形式、和文化适应上有较大的差异,且在发展形态上不平衡性,使得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学未能达到完全融合。
改革开放后,中国体育全面的走向社会、走向世界,面对这一趋势,体育文学未能抓住这个机遇,尽管也是文笔生动,但却反映不出时代的风云和改革的浪潮,不能完全体现体育文学的新闻价值和美学价值。
体育文学创作者都比较热衷“报告文学”,这种写作形式适合推重道德楷模,表扬时代先锋,而对认识社会变迁,透视体育的生存发展,解读社会与自然事件等层面则有一定的缺失。
文学作品的评论对象是广大读者,体育文学作家的看法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兴趣。
鉴于前面的社会环境,大多数的作品都脱离不了“冠军文学”的阴影,片面理解竞技体育,歌颂运动场的胜利和金牌,使得这些作品大体雷同,甚至缺乏深度和力度。
很多作品都是对正面人物、英雄人物的脸谱化进行千篇一律地歌颂,使作品成为了空洞类型化的形象和类型化情感的表达模式。
而读者们更需要高扬人类意识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优秀作品,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 体育文学作家缺乏体育经历,数量持续减少。
当代体育文学作品的创作以专业作家为主,他们以写作为生,因此他们是否有相当体育经历决定了其作品是否能将体育与文学进行更为完美地融合。
而实际上,早期“老生代”有一批优秀的专业作家,有亲身经历,也有热情,对体育运动强烈的参与意识与艺术上的探索精神,使他们创作出无数优秀的作品。
如赵瑜的《马家军调查》,为了创作,作者长期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调查,与描写人物进行亲密接触,参与人物的实际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帮助,收集大量的材料,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而“新生代”青年作家则缺乏体育运动经历,缺少敬业精神,没有足够的理论沉积。
同时又有更多的非专业作家投入到创作中,优秀作家和作品较少。
“老生代”又由于年龄大或是不关注体育文学的原因而较少创作作品,造成了现实的文学断层,使得体育文学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阶段。
5 体育文学边缘发展,体育评论有偏见。
体育文学按分类应该属于行业文学的范畴,但在文学中则对体育文学不重视,甚至存在歧视现象。
而在体育中也认为体育文学不属于自己的范畴,也不受重视。
因此,体育文学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两个领域中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形成了两不管的局面。
这种边缘化发展,也阻碍了体育文学的发展;评论家一向不看好行业文学,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引导很强,因此,体育文学在评论界的认同度不高,这也严重影响了体育文学的发展。
二当代体育文学的发展策略1 树立发展观念,正确认识社会价值要壮大体育事业,要健康人的心理,要升华人的情操就必须要在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发展,体育文学也是这样。
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中体育文学才能快速形成和快速发展起来。
体育文学发展的基础是体育专业的拓展,体育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身体训练,在身体训练中融入人文教育是体育文学为体育专业教育带来的新启示。
因此,为了使体育更好地为体育文学服务,就需要快速更新体育文学的观念,树立发展体育文学的强烈意识,并逐步推广到普通大众中去,培养全民的体育文学观念,形成发展体育文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对认为体育文学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体育事业发展上的认识误区,通过报纸、新闻、网络等多种渠道,对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使人们真正地了解到体育文学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强人民的体质,还对培养人的积极、正面的心理和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也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综上所述,体育文学要发展,更新观念是关键。
2 扩大影响,为体育文学创设各种发展平台为了使体育与文学更好地融合发展,体育文学需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发展平台,而这个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搭建,因此,如何搭建就成为体育文学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将好的体育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动画等形式,不断扩大体育文学的影响,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体育文学的发展才能持续下去。
如由杨杰的体育网络小说《假球》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使普通大众从作者的视域穿透足球表面的喧闹,体味到其中的快乐和痛苦。
同时,也可以在一些机关或高校创建体育文学室或社团,组织基层的体育文学创作竞赛,尤其是专门的体育院校,如创建具有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学室或社团,可以为体育文学创作提供新的形式,创作出体育与文学完美融合的作品,推动体育文学走向繁荣。
3 建立体育舆论监督机关,广泛听取意见舆论是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意见。
在某种程度上,它起着导向的作用。
体育舆论的导向几乎都是国家的行为,是在新闻、报纸或是网络上由记者进行的专业集合意见,当然也会有少数大众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多数大众仍没有真正表达自己的心声,没有机会参与到体育舆论中。
因此,建立体育舆论监督机关,可以倾听大众的心声。
鼓励大众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使体育文学摆脱“冠军文学”的桎梏,走向平凡化,真正从读者需要的角度进行创作,脱离体育文学创作与读者阅读需要相背离的尴尬局面。
4 建全保障制度,鼓励创作专业化、多元化体育文学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有健全的保障制度才能实现其持续性发展。
健全体育文学发展的保障制度,就是要采用制度化、规范化、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促进体育文学的发展,如可以建立体育文学作品竞赛奖励制度、有奖征集体育文学作品制度、体育文学作品的发行和出版制度等,只有将这些制度很好地实施贯彻与落实,才能保证体育文学健康、持续地快速发展;体育文学创作专业化与多元化是体育文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时代的多元化发展,带动体育文学发展也必然多元化。
可鼓励知名作家积极创作,或是鼓励知名作家带青年作家群体创作,培养青年作家的同时,撰写优秀的体育文学作品,保证体育文学作品创作的主流,还可鼓励业余作家和大众进行积极创作,保证体育文学作品创作的支流,同时也使体育文学创作变得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
5 发展体育文学的休闲功能,彰显体育人文精神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享受性的要求日益高涨,消费水平的提高,要求体育文学的娱乐性更强,因此,体育文学的休闲功能越来越突显出来。
它由原来的教化向娱乐行转变,使体育文学创作的精神更趋向于简便化、符号化,从而变成更直观的文学创作。
如网络的兴起,使文学不再是文人的专利,使得体育评论员或是普通大众都能发表有代表性的、有深度的作品,很好地彰显体育人文精神。
但网络的兴起也为体育文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使体育文学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消极的作品也屡屡可见,而主流体育文学在创作时则要带有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国家意识,要反映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精神,这使它在彰显体育人文精神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21世纪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决定了当代体育文学的发展必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多元的、不断创新的、不断完善的复杂过程。
同时体育文学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须是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只有二者同时、同速发展,相互的促进作用与激励作用才会更加显著,更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地发展体育文学的观念,正确地认识体育文学的社会价值;扩大体育文学的影响,创设各种发展平台,为体育文学发展寻找良策;建立体育舆论监督机关,广泛听取意见;建全保障制度,鼓励体育文学创作专业化、多元化;发展体育文学的休闲功能,彰显体育人文精神。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传播好体育文化理念,宣传好体育精神,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同时,丰富中国的文学内容,使体育文学得到健康、和谐、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