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第一单元一、积累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虐.杀( ) 笸.箩( ) 颤.抖( ) 怒发冲冠.( )荡yàng( ) fěi bàng( )()滑jī( ) zhǐ( )高气扬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恍然大悟言简义赅怨天忧人驱之如归消遗时光昂首阔步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杨子饰演的方世玉与释小龙饰演的洪熙官,两人从刚开始的不打不相识到相见恨晚,历经波折,最后成为萍水相逢....的好兄弟。
B.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
C.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
D.他在法庭上那盛气凌人....的样子完全把对方震慑住了。
4.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我当时在一家印刷所当学徒,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
B.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C.古语云:“乐以教和。
”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今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D.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5.(乐山中考改编)修改下列病句。
(3分)(1)今年,我省将在普通高考中启用首次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2)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3)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6.下列文学常识连接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冰心——谢婉莹——《再寄小读者》——《忆读书》B.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作品幽默善讽刺——《神秘的访问》C.鲁迅——周作人——《野草》——《风筝》一文批判了家长专制意识对儿童天性的摧残D.丰子恺——《缘缘堂随笔》——《山中避雨》告诉人们:音乐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7.请根据语境把马克·吐温的话补充完整。
(2分)一次,州长对大名鼎鼎的马克·吐温说:“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什么东西最锋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最坚固,手枪的子弹最锋利!”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说:“我了解的可跟你不一样啊,。
你的脸皮那样坚固,而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你的脸皮长出来,还不锋利吗?”8.金秋时节,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系列读书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9分)(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
(2分)(2)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4分)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问题:一是;二是。
(3)在“书香满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
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莎士比亚的这一段话进行仿写。
(3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12分)一元钱的捐助李冬梅①面包车在狭窄的河堤上颠簸着,同行的年轻女同事很担心地问:“车子掉进河里怎么办?我可不会游泳啊!”她的话让车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路面太窄了,一辆车就占据了整个路面,纵使对面是一个行人,也很难避让。
更何况,路两边都是一人多高的芦苇,车子宛如一只小船,小心地穿梭在芦苇中间。
②坐在前排的主任指着前方问我:“路边站着的小姑娘是你们班的吗?”透过车窗,我看见雅雅站在草丛中,她在避让我们的车辆。
我打开车门,让她上来。
③为了这次家访,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因为道路生疏,走了不少冤枉路。
为了更快地找到雅雅家,我一路询问,还与她母亲保持电话联系,在她母亲的“遥控下”,我们总算没有迷失方向。
雅雅是个有心的孩子,她竟步行了一里多路,到河堤上迎接我们。
④小姑娘见到我很高兴。
她是班级里成绩拔尖的学生,我一向很喜欢她。
但前段时间,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
⑤临近小学的一名学生身患绝症,对方发来倡议书,希望我们学校能够给予爱心捐助。
在班会上宣读倡议书后,担心没人响应,我又强调:钱数是次要的,哪怕是一元两元,关键是一份爱心。
⑥下午,雅雅在办公室门前徘徊了很久,终于鼓足了勇气,走进办公室,小心翼翼地问我:“老师,爱心捐款是不是规定了要交多少钱啊?”我笑着回答:“怎么会呢,爱心捐助是没有限制的。
”“那——我捐一元钱可以吗?”她迟疑了一下,嗫嚅着问道。
⑦她的话让我猝不及防,隔壁班最少的也捐了5元,她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关键时刻怎么能打退堂鼓呢?⑧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我嘴上还是应允着:“钱不拘泥于多少,关键是捐一份爱心!”小女孩伸出右手,摊开紧攥的拳头,里面是一枚带着体温的一元硬币。
⑨我总觉得,一滴水可以折射蓝天,细微之处也可以见人之本性。
并非刻意为之,但自从那一元钱的捐助后,我对雅雅的态度冷淡了许多。
⑩汽车拐了好多个弯,终于在村头停了下来。
这是一座偏僻的小村庄,不到此走一遭,我根本无法体会到孩子们上学的艰难。
上周一,雅雅上学迟到,为了显示公正与公平,我罚她站在教室门口。
很显然,小姑娘今天很高兴,她兴奋得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在她妈妈面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快乐。
她的母亲是一位淳朴的乡下妇女,一个劲儿邀请我们进屋喝杯水,为了赶时间,我谢绝了。
雅雅的身边还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我问雅雅:“你妹妹?”她抿着嘴笑着点点头。
一声刺耳的尖叫让空气凝固了片刻,坐在台阶上的三四岁的小男孩,用他的方式表达着愤怒,似乎在提醒大家:“别忽视了我。
”小男孩挣扎着站起来,蹒跚..着走了两步,雅雅赶紧上前扶住..他,很明显,小男孩是个脑瘫病人……回去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这一家人的样子,还有雅雅捐献的一元钱。
两个学期快结束了,我对这个小女孩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仔细回想一下,我的确没有看见过雅雅在学校里买零食,这是她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
还有璐璐,另一个同样捐助了一元钱的小姑娘,那天家访时,从村民口中得知她家的生活也很不易,父母离异,父亲还摔断了腿。
突然间,我意识到自己的狭隘和无知。
此时,我最想做的,就是向她们深深地鞠一个躬。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10.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中加点词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1.结合语境,说说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12.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最后一句“我最想做的,就是向她们深深地鞠一个躬”的理解。
(3分)(二)阅读《把伤痕当酒窝》,完成13—17题。
(15分)把伤痕当酒窝许嵩我伸了一下懒腰,望着窗外阴暗的天。
快要下雨了,而此时已近黄昏。
桌前放着一本书,其中的一章,标题是“把伤痕当酒窝”。
正当我准备看看这个标题背后的内容时,父亲叫我出去找一个拾废品的人来,家里正有一堆没用的旧东西。
拾破烂的终于在农贸市场被我搜索到。
这位老人头发全白,我很少看见如此纯粹的白了,一种慈祥的感觉洋溢在他的脸上。
他的身后,悠悠然跟着一个孩子,这是老人的孙子。
到家了。
老人嘱咐孩子等着,然后随我上楼。
进门时我发现老人的鞋子很脏,我不希望他将泥土带进我的新家。
老人似乎明白,脱下鞋子,赤着脚进来。
虽然这时早已立秋,天气转凉。
父亲让他稍坐,便进房里整理废品,只剩我和他孤坐客厅。
忽然想起晚上我要上课,便丢下老人自己到房里穿戴整齐。
然后准备出发。
我觉得我应该戴上手表。
这时老人已把东西弄好,付了钱,准备走。
父亲见外面雨大,便让他稍作歇息。
他没推辞,便和父亲随便聊聊。
他的孙子的父母死了。
孙子八岁,还没上学。
此时,他们还没吃饭。
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在找我的手表。
我很不愿意这样想,老人拿了我的手表。
因为有两个证据:其一,我记得我的表就放在老人坐的椅子旁边;其二,老人的裤子口袋里露出一截银光闪闪的东西,我想那是我的表带!我不鄙视穷人,但是穷人要是不知自重,我们也不必怜悯。
想到这儿,我很有风度地说,老人,请还给我,我的手表。
老人看看我,忧伤地沉默。
父亲责令我住嘴,然后令我把他的包拿来。
打开包就见到我的手表。
原来父亲今天上班时看见我的表不走了,就拿去表店换了一块电池。
我何以那么草率地认为是老人拿了手表呢?我说我不鄙视他们,然而骨子里对他们还是信任不过的。
是的,我以小人之心.....了。
正当我准备道歉时,老人笑了。
这种幽....,度君子之腹默的笑意似曾相识。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而笑,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他伸向裤子口袋的手默默地注释。
他掏出来了,不是我认为的“表带”,只是一个不锈钢的勺子!我不知道我的话对他造成了多少伤害。
对于一个贫穷的人,最大的侮辱莫过于说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摆脱贫穷。
然而我对他的这种伤害,被他化为了一个笑容。
《把伤痕当酒窝》这篇文章我还没看,但是我已经找到了最好的解释。
雨更加大了,祖孙俩推着车子一路小跑。
天空升起了一颗早熟的星星,而那黑夜,也在重重的幕帘后面静静地注视着一切,不忍心走来。
(选自《意林》)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分)14.选文的记叙顺序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的是。
(3分)1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这位老人头发全白,我很少看见如此纯粹的白了,一种慈祥的感觉洋溢..在他的脸上。
16.选文的开头和结尾都运用了景物描写,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17.结合选文说说标题“把伤痕当酒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4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13分)默读父亲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
“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
在我10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
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
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
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
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
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
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
”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
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