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流体密封设计

磁流体密封设计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本论文以对磁流体的表面张力的分析为出发点,建立了磁流体密封模型,根据磁流体密封力的最小单元——磁性微粒间的引力,结合磁性微粒在磁场下的浓度分布模型,推导出相应的磁流体密封耐压公式,并应用该磁流体密封耐压公式设计船舶艉轴磁流体密封实验装置的主要参数。

依照密封装置的主要参数,设计出密封装置的动力源和传动机构。

在设计的船舶艉轴磁流体密封实验装置上,对磁流体密封的主要密封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磁流体密封装置的密封能力的因素,包括磁环、磁流体的性能,密封间隙与密封级数,磁极的齿型及转速。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密封能力是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任何一个因素的不合理,都能导致密封能力的降低。

船舶艉轴密封实验装置,实现了较高的密封压差,对于实船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第1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磁流体也叫磁液或铁流体,它是将磁性微粒掺入到载液中是一种对磁场敏感、可流动的液体磁性材料。

磁流体自问世以来,在研磨、抛光、润滑、减振、冷却等领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磁流体在密封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磁流体密封是借助磁流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的磁流体密封环对气体、液体进行密封,由于它和密封轴之间是通过磁流体进行接触密封,因而避免了密封轴与密封件之间的直接摩擦,降低了附加载荷。

在旋转轴密封中具有其它密封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无泄露、无磨损、结构简单、寿命长,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在工业、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磁流体密封在低压气体密封中的应用较为简单,因为密封压力低,所需的密封级数较少、密封间隙也可以选的比较大,所以容易实现。

同时由于密封级数少,故密封装置的轴向尺寸限制较少,密封间隙大,其他诸如转速、磁极齿型等因素对密封装置的密封能力影响也较小,往往可以采用模糊的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对密封装置进行设计,就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随着密封压力的升高,磁流体密封耐压公式在磁流体密封装置的设计中越来越重要,它的理论水平直接决定了密封装置的性能。

传统密封理论公式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密封力的来源不明确,计算复杂,适用范围小等等,这就不能很好的满足磁流体高压密封设计的需要。

因此,应用新的、合理的密封耐压公式对旋转轴高压密封装置的设计是很必要的。

磁流体在气体密封中的应用已经很多,但是在液体密封中的应用较少,本文将磁流体密封技术应用于船舶艉轴密封中,并采用新的耐压公式,计算出密封装置的参数,设计出密封实验装置,进行了具体实验,取得了大量的数据。

最后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对船舶艉轴磁流体密封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为今后进行磁流体密封装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1.2国内外磁流体密封技术的发展现状2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31.2.1磁流体简介磁流体是由超微细磁粉在液体(载体)中稳定分散而形成的能流动、有超顺磁性的胶体,它无剩磁和矫顽力,可通过磁进行控制,在磁场作用下形成具有磁性的流体,其密封膜承压能力与磁场强度成正比。

因此磁流体是阻塞密封比较理想的工作流体。

磁流体在密封间隙中受磁场作用,形成强韧的流体膜,阻止泄露。

膜层内的超细磁性微粒被分散剂及基液分离,悬浮于基液中,不凝结成胶体,仍保持液体特性,对轴无固体摩擦,只有粘滞阻力。

磁流体在静态时不具备磁性,仅在外加磁场作用时,才表现出磁性,磁性微粒和基液形成一体,使磁流体既具有普通磁性材料的特性,同时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因此磁流体具有以下特点:①在磁场的作用下,磁化强度随外加磁场的增加而增加,直至饱和,而外磁场去除以后又无任何磁滞现象,磁场对磁流体的作用力表现为体积力。

②与一般纳米粒子相同,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在通常的离心力和磁场的作用下,既不沉降,也不凝集。

1.2.2磁流体的分类在相同磁化饱和强度下,磁流体的质量主要由磁流体的稳定性决定。

磁流体的稳定性包括:不易挥发;在强磁场、电场、重力场下不容易产生沉淀、分离或凝聚:不与接触的介质发生化学反映等等。

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在磁流体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磁流体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磁流体的种类可按磁性微粒的种类和载液的种类进行分类。

按磁性微粒的种类分有:①铁盐酸系Fe 3O 4 , MeFe 2O 4, (Me = Co, Mn, Ni)等;②金属系Ni, Co, Fe 等金属微粒及其合金(Fe -Co, Ni-Fe);③氮化铁系等。

按基液种类分有:①水;②有机溶剂(如二甲苯);③碳氢化合物;④合成脂;⑤聚二醇;⑥聚苯醚;⑦卤化烃;⑧苯乙烯等等。

在本文中,对多种类型的磁流体进行了实验,用来分析选择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4适合于水(海水)密封的基液的磁流体,在设计中是以油基Fe 3O 4纳米磁流体基准来计算,在以下章节中不再重复,其性能指标如下:磁性微粒的体积浓度是30%,饱和磁化强度是200 Gs ,粘度为500 CP (270C) ,蒸发量<10-6(g/cm 2. h) , Fe 3O 4微粒的范围10- 50 nm 。

1.2.3船舶艉轴磁流体密封基本原理磁流体密封以旋转动密封为主,磁流体旋转动密封技术是在磁流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非接触式密封(即动件和静件没有直接接触),船舶艉轴的密封即适用该密封方式。

磁流体旋转密封装置的功能是把旋转运动传递到被密封的容器内。

装置通常由轴承、磁极、永久磁铁、导磁密封轴、磁流体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环状永磁铁、磁极和具有导磁性的转轴构成闭合磁回路,利用永磁体中的磁能,在密封轴与磁极齿端的间隙内产生强磁场,将磁流体紧紧吸在密封间隙内,形成磁性液体 “O ”型密封环,把间隙锁住,从而实现密封,如图1.1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图1.1 磁流体密封原理磁流体密封用于隔离两个腔体时,如果两腔之间的压强相同,不存在压力差,则磁流体密封可以相当可靠地工作,这种类型主要用于防尘密封;如果两腔间有压差,则处在间隙中的磁流体就要承受这一压差,这种密封随着压差的提高而逐渐变得困难。

1.2.4磁流体密封的优点(1)密封性能好:目前采用的酷基磁流体可对介质进行严密的高度稳定的动密封或静密封,几乎无泄漏,甚至使用质谱仪也未必能检出泄漏,真空密封时的真空度可达10-11 Pa。

(2)密封结构寿命长:用于真空场合密封的磁流体的载液是一种惰性、稳定、低蒸汽压的二酩基有机物,挥发量极低,可长期使用,10年无需维修。

(3)可靠性高:磁流体密封件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瞬时过压击穿时,一旦压力降低至密封可以承受的程度时,密封效果依然能够保持。

用于真空场合的磁流体密封件一般要求其耐压能力超过0.2MPa。

(4)传输效率高:磁流体密封装置在旋转状态下,摩擦力极小,无机械磨损,发热低,功率损耗极小,传输效率几乎达100 %,功率损耗仅仅考虑轴承的损失。

(5)传递速度高:磁流体密封装置具有高速运转的潜力,可传递30000r/min的旋转运动(6)无污染:磁流体密封件本身不存在机械磨损,没有微粒产生,磁液饱和蒸汽压极低,即使在真空状态下使用也不会产生污染。

(7)良好的修复性:磁流体密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因某些原因造成密封失效,只要内部元件功能正常,一般可在现场用较短的时间就能修复。

(8)无方向性密封:如果需要改变承压方向,对于磁流体密封而言,无需增加任何元件就能实现。

1.2.5国内外磁流体密封研究状况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成功用于解决宇航服可动部分的真空密封5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以及在失重状态下宇宙飞船液体燃料的固定问题。

此后磁流体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研究应用一直是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前沿课题。

我国科研工作者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于1997年生产出首批产品。

目前国际上仅美、中、俄、日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

1966年,日本东北大学的下饭坂润三教授用不同的方法研制成功了磁流体。

60年代末期,美国成立了磁流体公司,专门从事磁流体及其应用的研究。

日本,苏联,英国等国家也相继展开了磁流体技术的研究,我国是从70年代末开始的磁流体技术的研究,近些年来,我国对磁流体技术的研究日趋深入: 1996年,李明生等人做了关于磁流体密封在水泵中的应用实验研究,他们在的实验结论中提出,由密封轴运转时的颤动、导磁环内径与泵轴的不同心与磁流体过热(由颤动的转轴与磁环的摩擦、轴速过高、磁流体冷却不好等造成)等是造成密封最终失效的重要原因。

1998年,刘颖等人通过磁流体密封试验观察了磁流体气体密封破裂后的自修复过程,其实验结果认为:加压速率越大,破裂次数越多,磁场梯度越小,则自修复程度越低;齿级数过多会降低磁流体密封的自修复能力,而采用多磁极少齿级密封结构可使磁流体损耗后得到较好的补充,可提高磁流体密封的自修复能力。

1999年,张世伟等人论述并用实验验证了防液体密封的承压机理和失效机制。

磁流体材料的稳定性,即某种磁流体与某种被密封液体间的互不侵害性,对于防液体密封至关重要。

2002年,顾红等人通过磁流体密封水介质的试验,分析了磁流体密封破裂后的修复过程,考察了导致磁流体密封破裂的因素对自修复的影响程度。

1.2.6国内外磁流体密封应用状况密封件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件,其技术水平、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配套主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

我国密封材料及制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技术引进,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6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一般产品能满足各类主机的配套要求,但高压、高速、精密、耐高温、低温和耐腐蚀的密封件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磁流体密封的突出优点:具有零泄漏,高转速,高可靠性,结构简单。

用其它密封技术,例如弹胶物、油封、磁性联轴节和橡胶垫圈等均有泄漏、寿命短、速度慢、常常需要维修等缺点。

磁流体密封在要求真空、防尘、或封气体等特殊环境中的动态密封最为适用。

在国外,磁流体旋转动密封在真空低压密封上的技术己经相当成熟,并已经实现部分工业化。

国内的磁流体密封技术,目前也主要用在真空、防尘的气体动密封,广泛应用于X射线转靶衍射仪、单晶炉、大功率激光器、计算机等精密仪器的转轴动密封。

具体应用如下:(1)动态密封是最早开发和应用的磁流体应用技术,其应用领域包括半导体加工、光学纤维、激光器、x射线装置、热处理设备、硅单晶多晶炉和航空电子技术等。

这种密封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密封性能好(真空密封时可满足10-7 Pa的真空度的要求),几乎无泄漏(泄漏量最高可小于10-12m3/(Pa·s)),因密封产生的阻尼小(效率可达99 % ),使用寿命长(一般可长达10年之久,且更换磁流体后还可继续使用)。

但对于高压密封、高速密封和高温密封则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

对于高压密封,由于密封能力主要靠各级密封(一般每级可密封20-80KPa)的压力和,而且当密封级数超过一定的级数(一般为70 - 80级)后,密封能力就不再提高,所以一般采用压力平衡或组合密封的方式来达到较高压力的密封;高速密封主要考虑磁流体的离心力和运动中产生的热与温度,温度过高时需采用循环水冷却,离心力的限制主要与磁流体的性能和磁场强度有关;高温密封则是磁流体密封最薄弱的,由于温度超过永久磁铁和磁流体许可温度后,磁场强度急剧下降,磁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也急剧下降,从而使密封装置失去密封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