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诗歌鉴赏炼句指导
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诗歌鉴赏炼句指导
内容
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语言,手法
感情
释句义(或绘景象)——析手法——明作用(悟情感)
1、解释该句的表层含义,或描述景象。(此句写景) 参考
诗人月夜下游山,山谷宁静,风声响亮,谷中空旷,月色深深。 2、结合关键词、手法具体分析。
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 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 谷的幽寂景色。(可将一二步骤结合分析) 3、分析该句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或根据该句在全诗中 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四、巩固提升2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
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
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
高考真题链接
1、(重庆卷)“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 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2、(福建卷)“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 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3、(全国新课标)“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 情有什么作用? 4、(辽宁卷)“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5、 (全国新课标)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②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 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
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
结合文意具体赏析 ,③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
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
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分溢析于作言用表。、(效步果骤、三) 表达的主旨、情感
【步骤分析】
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
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
例1.(2015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6、(江苏卷)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 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炼句-----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 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 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①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
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
飞。(步骤1) 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你能读懂这首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炼句-----
四、巩固提升 1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 意吗?为什么?
①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
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简骤一析)句意
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赏析。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韵译】: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
-----炼句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
1、通过典型炼句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 2、通过解题训练,掌握该类题型规范的答题步骤。
炼句-----
提问方式:
1、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2、某句妙在何处? 3、请结合全诗赏析某句。 4、前人评价此句XX,你同意吗? 5、能否把XX句换成XX句?你认为哪句 更好?为什么?
第四步,按题目的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案。
【答题模板,四大关注点】
形象内容(画面)
手法技巧 (写景、抒情手法)
语言炼字(关键词) 作用(结构、情感和主旨)
增分两大意识
1、主题统帅意识。 要考虑到该句对意境、情思的表达作用。 炼句的目的是炼意,答炼句题,包括诗句的含义、色彩、
情感、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注意诗 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等关键词的运 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 2、答题全面规范意识。
表达出作者向往宁静,喜好山水,厌倦世俗,渴望归隐的心情志向。
炼句-----
解题步骤 释句义(或绘景象)——析手法——明作用(悟情感)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意蕴,
概括内容。
第二步,抓住突出的一点(技巧手法、语言特色、艺术构思)简析。
第三步,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
(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
(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 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 来,互相映衬。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 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 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 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