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路基施工
袋装砂井 1 中、粗砂中大于0.6mm颗粒的含量宜占总重的50%以
上,含泥量小于3%,渗透系数大于5×10-2mm/s。砂 袋的渗透系数应不小于砂的渗透系数。 2 袋装砂井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砂袋露天堆放时应有遮盖,不得长时间曝晒。 2)砂袋应垂直下井,不得扭结、缩颈、断裂、磨损。 3)拔钢套管时如将砂袋带出或损坏,应在原孔位边缘 重打;连续两次将砂袋带出时,应停止施工,查明原 因并处理后方可施工。 4)砂袋在孔口外的长度,应能顺直伸入砂垫层至少 300mm。
多年冻土在我国的分布
中国冻土分布图
4.多年冻土区的地基处理技术
黑龙江多年冻土地质状况:
埋深1.5~7m
多为多冰(1~3%)、富冰(3~10%)、饱冰
(10~25%)
含水量:30%~60%
路基高度:2~4m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主要病害
1. 2.
3.
4.
5.
6.
融沉、塌陷 冻胀、长纵向裂缝 翻浆 冰丘 冰锥 涎流冰
路基压实
盐渍土路堤应分层铺填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
200mm,砂类土松铺厚度不大于300mm。碾压时应严格 控制含水量,不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个百分点。雨天不 得施工。碾压方式根据需要与可能合理选择。碾压时 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
排水
施工中应及时合理地布置好排水系统,不应使路基及其
多雨潮湿地区,原地面含水量过大的潮湿土深度在2m以
内时,可挖去湿土,换填适用的干土或挖方石渣、天然砂 砾等,并分层压实达到标准。挖去淤泥后将上层湿土翻 松耙碎掺5%~10%的生石灰粉压实,其层厚以能达到规 定压实度为准,使之成为稳定土加固层。当有非风化大 块岩石可利用时,在挖去软湿土后铺筑厚500mm左右石 块层,嵌填石渣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成型,再于其上填 筑路堤。二级以下公路可采用抛填片石挤淤,整理碾压 成型后填筑路堤。
砂(砾)垫层 1 垫层材料宜采用无杂物的中、 粗砂, 含泥量应小于
5%; 也可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 50m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即洛杉矶法磨耗率小 于60%)。 2 垫层宜分层摊铺压实,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垫层 采用砂砾料时,应避免粒料离析。 3 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500~1000mm, 两侧宜用 片石护砌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
2.冻胀
冻胀多发生在季节冻结深度较大的地区及多年冻土地
区,多年冻土地区较严重。发生的原因是地基土及填 土中的水冻结时体积膨胀所致。水分的来源是地表水 或地下水对路基土的浸湿。冻胀的程度与土质及土中 的含水量高低有关。
3.冰害
冰害主要是指在路堤上方出露地表的泉水,或开挖路
堑后地下水自边坡流出,在隆冬季节随流随冻,形成 积冰掩埋路基或边坡挂冰,堑内积冰等病害。 冰害在严寒的多年冻土地区尤为严重。对路基工程来 说,路堑地段较路堤地段冰害要多,尤其发生在浅层 地下水发育的低填浅挖及零填挖地段的冰害,危害程 度更大。
塑料排水板 1 塑料排水板技术、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露天
堆放应有遮盖,不得长时间曝晒。 2 塑料排水板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现场堆放的塑料排水板,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坏滤膜。 2)塑料排水板超过孔口的长度应能伸入砂垫层不小于 500mm,预留段应及时弯折埋设于砂垫层中,与砂垫 层贯通,并采取保护措施。 3)塑料排水板不得搭接。 4)施工中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套管内,一旦发现应及 时清除。 5)打设形成的孔洞应用砂回填,不得用土块堵塞。
融沉的影响因素
融沉量 ~冻土含冰量、厚度 融沉速度~升温速度 冻胀、翻浆 ~温度、水、土质 北欧国家的路基:换填80cm砂砾料
1. 融沉
发生在含冰量大的粘质土地段。 主要表现在路堤向阳侧路肩及边坡开裂、下滑,路堑
边坡溜坍等。
产生的原因是路基基底由于含冰量大的粘质土融化后
处于过饱和状态,几乎没有承载能力,又因路堤两侧 融化深度不同,使得基底形成一个倾斜的冻结滑动面。 在外荷载的作用下,过饱和的粘质土顺着冻结面挤出, 路堤瞬间产生大幅度的沉陷,通常称为突陷。
潮湿地段路基施工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路基干湿类型 干燥 中湿 潮湿 路基平均稠度与分界相对稠 度的关系 表 1-3-1 一般特征 路基干燥稳定、路曲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 下水和地表积水影响。路基高度 H >H1 路基上部上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影 响的过渡带区内,路基高度 H2<H ≤H1 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积水毛 细影响区内,路基高度 H2 < H ≤H3 路基极不稳定,冰冻区春融翻浆,非冰冻 区弹簧,路基经处理后方可铺筑路面、路 基高度 H<H3
多年冻土
1.多年冻土分布概况 2.多年冻土地区的道路病害与成因分析
3.路基填筑的一般原则与要求
4.地基处理 5.路基填筑与要求 6.零填、挖方路段
1.多年冻土在我国的分布概况
地球上多年冻土的分布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3%,主
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的阿拉斯加等
地,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冻土大国,占世界多年冻土分 布面积的10%,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1.5%。我国的 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 和东北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内蒙)。
土工合成材料 1 土工合成材料技术、质量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土工合成材料
在存放以及铺设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曝晒或暴露。与土工合成 材料直接接触的填料中严禁含强酸性、强碱性物质。 2 土工合成材料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下承层应平整,摊铺时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得扭 曲、折皱。在斜坡上摊铺时,应保持一定松紧度。 2)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应在路堤每边各留一定长度,回折覆裹 在已压实的填筑层面上,折回外露部分应用土覆盖。 3)土工合成材料的连接,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宜为300~ 600mm;采用缝接时,缝接宽度应不小于50mm,缝接强度应不 低于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采用粘结时,粘合宽度应不小 于50mm,粘合强度应不低于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 4)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土工合成材料受损,出现破损时应及 时修补或更换。 5)双层土工合成材料上、下层接缝应错开,错开长度应大于 500mm。
含水量的控制
盐土地区路堤施工前应测定其基底(包括护坡道)表土
的含盐量和含水量及地下水位,根据测得的结果,分别按 设计规定进行处理。 原基底土的含水量如超过液限的 土层厚度在lm以内时,必须全部换填渗水性土;如含水 量界于液限和塑限之间时,应铺100~300mm的渗水性 立后再填粘性土;如含水量在塑限以下时,可直接填筑 粘性土。
路堤填料
盐渍土地区路基填料容许含盐量 填料容许含盐量(以质量百分数计) 路面等级 氯盐渍土及亚氯盐渍土 酸盐渍土 次高级路面 高级路面 ≤8 ≤5 ≤2 ≤1 ≤0.5 ≤0.5 硫酸盐渍土及亚硫 碳酸盐渍土 表 1-3-3
季节对盐渍土的影响
盐渍土施工应考虑季节对盐渍土的影响,尽可能安排
在不积水的枯水季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对粘 质土的盐渍土宜于夏季施工;对砂类土的盐渍土以春 末夏初季节为宜。在强盐渍土地区施工,应在表层土 含盐量降低的春节施工为宜。在胶碱土地区以潮湿季 节的春季或秋季施工较为容易。
wc wc1 wc1 wc wc 2 wc 2 wc wc 3 wc wc 3
过湿
多雨潮湿地区进行路基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排水。机具
停放地、库房、生活区域,都必须选在地势较高不易被 水淹的地点,并有可靠的排水防洪设施,预防洪水造成危 害。开工前场地准备工作应特别注意排除地面水。低 洼地带沿用地两边应加大断面的纵向排水沟并引向出 水口。在纵向排水沟之间应挖掘横向排水沟并互相贯 通疏于地表,以达到地面不积水。
软土路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换填施工 抛石挤淤 砂(砾)垫层 土工合成材料 袋装砂井 塑料排水板 砂桩 碎石桩 加固土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薄壁筒型沉管灌注桩 静压管桩 强夯
浅层处治
1 换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换填料应选用水稳性或透水性好的材料。 2)回填应分层填筑、压实。 2 抛石挤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厚度或直径不宜小于300mm。 2)软土地层平坦、软土成流动状时,填筑应沿路基中线向前成 三角形方式投放片石,再渐次向两侧全宽范围扩展。当软土地 层横坡陡于 1:10 时,应自高侧向低侧填筑,并在低侧坡脚外一 定宽度内同时抛填形成片石平台。 3)片石抛填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并碾压密实。
路堤形式的路基
强夯法---基底处理
软基处理---砂桩、粉喷桩
粉喷桩
软基处理---碎石桩
软基处理---塑料排水板安装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盐渍土指包括盐土和碱土在内的,以及不同程度盐化、
碱化土壤的统称。在公路工程中,按地表全层1m以内 容易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或称易溶盐类)含量平均达 0.5%以上的土壤,称为盐渍土。盐渍土影响农作物的 生长,地面表层显露盐水的痕迹,或者可见到一层薄 薄的白色粉状的盐霜,有的是一层坚硬的盐壳。
附近有积水现象;路基一侧或两侧有取土坑时,取土坑 底部距离地下水位不应小于150~200mm;底部应向 路堤外有2%~3%排水横坡和不小于0.2%的纵坡;在 排水困难地段或取土坑有被水淹没可能时,应在路基一 侧或两侧取土坑外设置高0.4~0.5m、顶宽1m的纵向 护堤。盐渍土地区的地下排水管与地面排水沟渠,必须 采取防渗措施。盐土地区不宜采用渗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真空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 1 垫层材料宜采用中、 粗砂, 泥土杂质含量小于5%, 严禁砂中混有
尖石等尖利硬物。 2 密封膜厚度宜为0.12~0.17mm,密封膜每边长度应大于加固区相应 边3~4m。薄膜加工后不得存在热穿、热合不紧等现象,不宜有交叉 热合缝。 3 每个加固区用2~3层密封膜,具体层数可根据密封膜性能确定。 4 滤管应不透砂。滤管距泥面、砂垫层顶面的距离均应大于50mm。滤 管周围必须用砂填实,严禁架空、漏填。 5 密封沟与围堰 1)沿加固边界开挖密封沟,其深度应低于地下水位并切断透水层,内 外坡应平滑。沟底宽度应大于400mm,密封膜与沟底粘土之间应进行 密封处理。 2)密封沟回填料应为不含杂质的纯粘土,不得损害密封膜。 3)筑堰位置应跨密封沟的外沟沿,堰体应密实牢固。 4)铺膜前,应把出膜弯管与滤管连接好,并培实砂子,同时处理好出 口的连接。 6 真空表测头应埋设于砂垫层中间,每块加固区不少于2个真空度测点, 真空管出口须防止弯折或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