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弥儿》看卢梭的女子教育观0818403001 孔玉玲摘要: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 通过其虚构的主人公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向我们系统地表达了他独有的女子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本文拟从理论基础、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女子教育思想。
他的女子教育观虽然有局限性, 但其理论对后世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无疑对当今社会的女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女子教育观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爱弥儿》是卢梭教育思想的重要作品,书中描述了主人公爱弥儿及其未婚妻苏菲受教育的过程, 表达了他反对残害人性的封建专制下的经院主义教育以及主张顺应儿童天性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其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自然主义教育所产生的现实意义、自然主义思想对儿童教育的启示这几个方面,但是涉及到有关卢梭女子教育思想的文献却不多。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新颖独特的主题,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打算从该主题切入。
《爱弥儿》第五卷标题为“苏菲或女人”,通过对爱弥儿的未婚妻苏菲教育的描述,集中体现了卢梭的女子教育思想。
自从其观点公开之际就一直受到争议。
本文拟从卢梭女子教育观的理论基础、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出发,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女子教育思想,最后分析该思想对于当代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
一、女子教育观的理论基础1.1自然人性的复归卢梭一生都向往优美的自然景象和质朴的自然生活。
卢梭认为人只有在自然中才是幸福的和自由的。
自然是卢梭的天堂。
卢梭自然主义的女性观就是一种自然人性的复归。
在《爱弥儿》第五卷中,卢梭对男女两性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他出于“自然”,认为男女两性的差异也是自然的结果。
在生理方面,卢梭指出,“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具有人类的特点,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性”。
[1]遵循这种自然法则,女性生理上与男性的差异必然导致其心理方面和社会角色方面与男性的不同。
在心理方面,“一个是积极主动和身强力壮的,而另一个则是消极被动和身体柔弱的,前者必须具有意志和力量,而后者只要稍微有一点抵抗的能力就行了。
”[2]在社会分工方面,大自然委托女性生儿育女的责任,那么女性就要负担起孕育、抚养小孩和辅佐丈夫的职责。
他又指出,男女之间虽有差异,但是可以互补、相互依赖。
可是依赖的程度却不同,男人没有女人可以生存,而女人没有男人就无法生存,她们要依赖男人,进而就应服从男人,但是女性对男性的服从不是由于社会或者经济的原因,而是大自然的馈赠。
显然,卢梭的这种女性观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的色彩。
1.2人生而自由和平等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势力和经院主义的教育方式,从尊重神权慢慢向人权发展起来,认为人人平等。
卢梭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把女人和男人视为同样的人类,宣扬妇女解放,赞美和褒扬女性,赋予女性以智慧和美德。
在《社会契约论》中,他指出“人人生而平等”。
这种“天赋人权”论,促进了广大妇女的思想觉醒,利于妇女思想的解放。
在卢梭看来,一个人抛弃了自由,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存在。
人们无论以什么方式和代价而放弃自由,都是既违反自然,又违反理性的。
可见,自由和平等是卢梭一生的追求。
卢梭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同时也是卢梭女性观的哲学起点。
人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在他看来,“就一切跟性没有关系的东西来看,女人和男人完全是一样的,……女人和男人之间的差别只不过是大小的差别罢了”,[3]女性作为社会人中的一半,也是“生而自由的”和“生而平等”的。
因此,女子与男子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追求爱情和友谊的权利。
二、女子教育的目的卢梭认为,女子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但是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贤妻良母。
他并不赞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女子做男子的那些运动,认为这样就把女子培养成了男子,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他所认为的女子就要按照自然规律做女子该做的事情。
女性天生是弱者,需要男性而生存,温顺、谦逊、淑静和贞洁等是女性终生必备的美德。
女子受教育完全是为了更好地配合男子,使家庭生活舒适有条理,做男子的贤内助,基本谈不上参加社会政治管理工作。
由于妇女们娴于智巧和富于情感,就该因势利导,养成她们的温柔之德和治家之能。
女子教育的归宿,即回归自然状态,找寻自己真正的本性。
妇女安于自然赋予她们的命运是符合天性发展的。
三、女子教育的原则3.1按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必须“顺应自然”,这是卢梭女子教育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适当的完善的程度,都有它特有的成熟时期”。
[4]对女子的教育应遵循其年龄特征来进行。
他认为虽然女孩子的智力比男孩子的智力成熟得早,但是也不应该超越年龄条件去强行向她们灌输知识。
在他看来一切超越年龄阶段,不遵循女子身心发展特征来进行的教育都是徒劳无益,甚至是有害的。
3.2晓之以理女孩子充满好奇心与灵感, 对女子的教育应以说服、诱导为主,不可以强迫女孩子去做她们不明白其用处的事情。
他认为“不应当为了使一个小女孩变得很温顺就采取折磨她的办法, 也不应当为了使她变得彬彬有礼就对她采取粗暴的态度”,[5]最重要的是让她自己意识到必须或者应该这么做才对。
教育者应该让她们明白事理,然后她们会自然而然按教育者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一味强直、专断。
3.3严格要求卢梭认为从小就对女孩子严格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他说“她们从小还应受到管束”。
[6]并且,“女人的一生都将继续不断地受到最严格的约束”。
[7]即便严加管束使女孩子们感到苦楚,也应该坚持下去,因为“要是不受这种苦楚, 她们将来一定会遭受更大的痛苦”。
[8]女孩子应习惯于这种种约束,在种种礼数和规矩的严格要求下成长,对她们的缺点不能姑息纵容,必须使女孩子能够顺从他人的意志。
四、女子教育观的主要内容4.1健康教育卢梭认为身体先于精神而生,女子教育应当注重养成其强健的体魄,但目的不是把女子训练得像男子。
首先因为女子是未来的母亲,他说:“妇女不应当像男人那样粗壮,但是也要强壮得同他们相配合,才能生育像他们那样健康的孩子”。
[9]其次,健康还是幸福和容貌的基本条件。
“生命、健康、理性和舒适,应当是压倒一切的,不舒适的事物决不会显得优美,苗条并不等于瘦弱,为了讨得人家的爱,就不应当有一副不健康的样子。
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固然可以引起人家的同情,但是,要想得到人家的喜欢,就必须长得活活泼泼,身体健康”。
[10]再次,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女子操持家务的需要。
“女子必须有足够的体力,做起活来才感到轻松”。
[11]卢梭反对把幼小的女孩圈在房内,过拘谨安静的生活,要叫她们从事体力活动,锻炼坚实灵活的体格。
4.2德性教育卢梭非常注重培养女子的德行,他说“一个德性优良的妇女就等于是一个天使”,[12]他把美德看作是“妇女得到真正幸福的道路”,在卢梭看来,“一个女人应当具备的第一个重要的品质是温柔”,[13]妇女终生必备的品质是温顺,女人要永远听从男人的评判,在对女子的教育中,培养她们温柔顺从的德行十分重要。
他认为女人应服从即便是有许多恶习和缺点的男人,应当从小就让她们知道毫无怨言地忍耐丈夫的错误行为。
其次,还要热爱劳动。
他指出“要防止女孩子们厌弃工作而只知玩乐”,[14]应该教育女孩子做事细心和爱劳动,在他看来,懒惰和桀骜不驯是女子的两个最危险的缺点,而且难以改正,所以要对她们进行严格的约束,并使她们习惯于这种约束,她们才会感到这种约束的痛苦,习惯于被他人控制。
4.3知识教育卢梭为爱弥尔设计的理想的未婚妻苏菲是一位有才识、有能力的女人。
在他看来,女子需要学习,但只需要学习适于她们学习的知识。
包括以下内容:(1)语言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女子在口头表达方面有天赋,优于男子。
他主张要经常训练女孩子的口才,使她们能够自如地用语言来交际,避免显得粗鲁。
(2)算术能力的培养。
因为算数处处实用并且需要更多的时间,她们需要运用算数来管理家务。
因此,女子应学习一些初步的算术知识。
(3)审美能力的培养。
卢梭认为审美能力很重要,因此女性从小要注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女性应该学学唱歌、跳舞和种种有趣的事情,如学绣花和打花边、做剪裁和缝制衣服的工作等等。
卢梭认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妇女可以使她的丈夫感到欢喜,增添生活的乐趣,促进家庭的和睦。
4.4爱情教育首先,卢梭认为,女性同男性一样,享有自由平等的追求爱的权利。
卢梭倡导浪漫而自然的爱情,他把爱情作为女性婚姻的基础。
他认为爱情不是简简单单的男女两性的自然吸引,而是男女在长期的相互交往中,彼此互相了解,首先建立起纯洁的友谊,才能心心相印,由相知到相爱。
把两人结合在一起的不应是情欲冲动的心中的盲目的欢乐 ,而是两个诚实的和理智的人的永恒不变的依恋之情,也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够持续长久。
因此两个人只要为人诚实,有美德,在某些方面情趣相投,地位和年龄虽有差别,但性格和脾气合得来,就可以结为夫妇。
有了这些,结合之后就必然会产生温柔的眷恋之心。
婚姻的幸福与否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毫无关系,而是由脾气和性情的差异决定的。
4.5宗教教育卢梭认为,由于女孩没有判断能力,所以要及早对她们进行宗教教育,要让她们的行为受到舆论的约束,“她们信仰什么要完全凭他人来决定”,[15]“所有的女孩子都要信她母亲所信仰的宗教,所有的妇人都要信她丈夫所信的宗教”,[16]因此,即使父亲或丈夫所信仰的宗教是虚伪的,她们也要把他们的话作为宗教的话来加以接受。
宗教教育的方法是直接教授法,即向妇女讲解宗教的时候,不要讲解信仰的理由,不要采用问答法,只要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们应该信仰什么宗教,最终要让他们爱上宗教。
这里要注意苏菲与爱弥儿两人的教育所形成的鲜明对照,即教导爱弥儿不要接受任何关于权威的东西;而培养苏菲不仅要让她接受权威,而且要去创造顺从的条件以便使她把自己的意见至于从属的位置。
五、女子教育观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几个世纪过去了,虽然卢梭男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教育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如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遭到女权主义者的强烈抨击。
但是卢梭的女性观中还有许多真知灼见,有其合理和进步的意义,至今仍未泯灭它的光芒,它对现代女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5.1明确女性在社会中生存的关键纵观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现代女性获得了政治的平等、经济的独立、人格的尊严等诸多妇女解放的权利,广泛参与了公众活动和公共事务,但是,面对快节奏的工作、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她们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和困惑。
如何摆脱困境,为自己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许多现代女性急需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