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年级考试评价改革方案和制度

1-3年级考试评价改革方案和制度

古县中心校
1-3年级考试评价改革方案和细则
一、指导思想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

为了促进我校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我校办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中应妥善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

定量评价往往忽略那些难以量化的品质与行为,忽视个性发展与多元标准。

定性评价更具有现代人本思想和发展性评价理念。

应在传统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定性评价,从表征性的分数机制向实质性内容机制转变。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关系。

动态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跨越每个时间观察、评价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互动,强调评价与教学结合,实施个体化的诊断、评价与教学补救。

3、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

过程评价是针对课程实施过程或学生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评价,经常采用形成性测验评价和诊断性测验评价方法。

4、客观测验评价与主观测验评价的关系。

客观测验往往局限于对学科简单知识和原理的考查,而对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等高级心智技能及心理过程难以考查。

这些缺点正是主观测验的优点。

5、纸笔测验评价与表现性测验评价的关系。

纸笔测验多局限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不能关注情感、态度、动作技能、心理素质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表现性测验评价侧重于把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强调实做与表现。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考试与评价制度,积极改革考试和评价的方法,做到评价的内容、方法,主体要多元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方法科学,符合学校实际的评价体系。

三、各科考试评价细则。

语文
1、考核内容:
学期总评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检查两个成绩构成。

期末考试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笔试和口试(说话);平时成绩包括朗读、背诵、作业、写字、课外阅读情况等方面。

笔试70% ;口试10%;写字、作业5%;朗读、背诵10%;课外阅读5%。

2、评价要求:
口试: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说得清楚明白,态度大方,语言连贯,记满分,为“优”;能按照要求围绕话题,用普通话,介绍比较具体,说得比较清楚明白,有1—2处结巴或遗漏,酌情扣分,为“良”;基本围绕话题,勉强用普通话,大致说清楚意思,酌情扣分,为“合格”。

笔试:书面试卷共占总分70%,按字(含写字)、词、句(积累)、阅读、习作三部分占分参考比例约为:
数学
1、考核内容:
一试(口算、操作)20%;二试80%。

2、考核要求:
数学科要通过观察、思维、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根据数学之一学科性质特点,建立能体现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素质。

一试:1、要重视口算测试,口算方法可根据各班实际自行选用。

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书面测试。

但必需注意口算的题量不要太多,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2、要重视估算测试,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安排估算单项测试,方法可参考口算测试方法。

3、要重视实验操作测试,可以根据各年级教学内容,安排实验操作测试,方法可以是分小小组进行同时操作测试或者逐个操作测试,得分可按操作步骤分步得。

二试:
1、命题还是按七、二、一的比例进行,70%基本题,20%综合题,10%提高题。

2、命题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并且尽量编制与学生熟悉的事或物为内容的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身边”。

要恰当安排一些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题,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还可让学生自己编、自己解答的题。

3、命题中概念题不要出现死记硬背式的题。

计算题数据不要过繁,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计算准确度。

应用题不要考解题思路。

英语
依照教育部《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小学阶段三年级为一级要求。

一级:
听、做:
1、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听懂课堂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说、唱:
1、听录音并进行模仿。

2、相互问候。

3、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4、唱本册教材中的英文歌。

四、采用“等级制+评语”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给予公开、排名,而是采取“等级+评语”的评价方式,对考试不合格的,给予学生第二次考试机会,直到合格为止。

精心制定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要与《课标》相符,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年级考试评价改革方案和细则





201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