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基础教程
64
中锋:笔尖在笔画的中间运行。笔腹处于运行的前方,笔锋紧随其后。 侧锋:从上往下投视,笔毫方向(中心线)与运行方向(笔画中心线)呈45度左右的夹角 偏锋:笔锋处于笔画的一侧,笔腹处于笔画的另一侧,笔锋与笔腹在并列行走。
偏锋运笔的笔锋一侧的笔画光洁平齐,笔腹一侧枯涩不平。 这种一边光一边毛的笔画.因其不够完美,教历来被书家视为病笔。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甲骨文
8
蚕
桑
丝
裘 衣
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9
甲
鼠
虎
骨
文
中
的
十
二
生
牛
兔肖
10
龙
马
蛇
羊
11
鸡
猪
猴
狗
12
金 文
与甲骨文几乎同时兴起的书体是金文,因铸刻在青铜器上而得名。在商周,一个人
如果为王朝策立了功勋,君王就大量地予以赏赐。立功的人常常要铸造青铜器,并
铸刻上自己的功勋,以显耀于后世。这些记录功勋的文字流传到现在,也成为书法
➢ 依常用尺寸可以简单的把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大楷; 更大的有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
➢ 依笔毛弹性强弱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等; ➢ 按用途可分为写字毛笔、书画毛笔两类; ➢ 依形状可分为:圆毫,尖毫等; ➢ 依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短锋。
42
(2)、毛笔的选择
好的毛笔,都具有尖、齐、圆、健四个特点,使用起来运转 自如。
16
在书体演变过程中,由隶书向楷书、行书、草书
同时演变,大概在魏晋时期均已出现了。
17
18
二、什么时间书写汉字变为艺术?
1、秦汉:小篆、汉隶具美
感、多为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发展为
自觉的书法艺术
代表书家: 王羲之(东晋)
19
王羲之像
兰亭父子碑
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为古典园林式建筑2。0
24
书法是舞动的线条,富有生 命的律动。
25
楷书
楷书又叫真书, 成熟 于东汉末年 ,是现代汉字 的标准字体。
“楷”是楷模、准则的 意思,楷书由隶书演变来 的,是点、横、竖、撇、 捺等笔画进一步发展形成 的字体。
楷书结构方正,点划规范, 是真正的方块字。
26
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欧阳询(唐)
《九成宫醴泉铭》 (局部)
柳公权(唐)
《玄秘塔碑》 (局部)
颜真卿(唐)
《颜勤礼碑》 (局部)
赵孟頫(元)
《三门记》 (局部2)7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早 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 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 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 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
劲瘦硬” 著称,史称“欧 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 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 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 称为“唐初四大书家”。
57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误区:过分用力握笔
不少小朋友学习了执笔方法,自然而然地认为写字的时候,就 应该用力握笔,死死地把笔抓牢。
简单说来,只要手能把笔握住就行,握得太紧不可能对运笔 产生影响,反而因为肌肉紧张,影响运笔流畅性。因为握笔过 分用力,写起字来就会不够灵活、运笔艰难,写出来的字显得 生硬而没有灵性。
58
明 赵孟頫 圆润清秀 端正谨严 流利娟秀
32
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 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 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 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 自成一家。魏征称赞说: “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
逸少体。”
33
褚遂良的代表作 雁塔圣教序
34
三、如何开始学习书法?
❖ 临摹碑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法创 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过程如何是取得 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临摹法帖是传承书法艺术的必由之路。
初学多选正书为范本(小篆、隶书、楷书)
35
2、书法体种类
1、甲骨文 (契文) 2、金文(钟鼎文)
3、石刻文(猎碣) 4、简帛墨迹
36
3、书法常识
❖ 作品形式:竖幅、横幅、斗方、圆光、中堂;
37
4、主要书法家
❖ “书圣”—王羲之; ❖ “草圣”—张旭; ❖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
3 .执笔发力 着重运用腕力
用手腕发力,手指辅助控制完成笔的精细运动。两寸以上 (7cm以上)则还需在此基础上辅以手臂发力。
是否能有意识地使用手腕发力完成书写过程,几乎成为了 书法入门的判断条件了。腕力强劲者,笔画遒劲有力;腕力不 足,则笔画绵软。
59
(1)执笔法
执笔时手需注意: 一要稳,二要松,
❖ 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 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 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在 左手背上。
❖ 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 撑开,两边基本匀称。
❖ 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不可脚跷二郎腿儿不能
笔及点画运动来表现意蕴、情感的艺术。
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前提的线条艺术。
4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即楷书体(包含魏 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 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 体(包含古隶、今隶),篆书体(包含大篆、小 篆)。
5
字体演化的过程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43
(3)、毛笔的保养
毛笔用完后应立即洗净余墨,以免笔锋粘结,宜 挂在笔挂上,以保持笔锋的弹性。如遇积墨粘结或 使用新笔,可用温水浸泡,不可硬性撕散或用开水浸 泡,以免断锋掉头,新笔应装入纸盒或木盒内,并放些 樟脑丸,以防虫蛀,经常晾晒,防止生霉。
44
2、墨
墨是中国古代书 写和绘画用到的墨 锭。墨的主要原料 是炭黑、松烟、胶 等,是碳元素以非 晶质型态的存在。 通过砚用水研磨可 以产生用于毛笔书 写的墨汁,在水中 以胶体的溶液存在。
47
4、砚yàn
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 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 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 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
松花砚
48
另 外 所 需 工 具
49
50
三、写字姿势和用笔方法
❖ 写字姿势; ❖ 用笔方法。
51
1、写字姿势
姿势
坐姿
立姿
52
写毛笔字时的正确姿势
❖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
21
你知道天下三大行书吗?
1、《兰亭序》
王羲之(晋)
2、《祭侄文稿》 颜真卿(唐)
3、《黄州寒食帖》 苏轼(宋)
22
❖ 《祭侄文稿》(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颜真卿(708——784),享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
人。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
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
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并稳定 躯体。
上半身略为前俯,不可弯曲, 藉右脚左手,使其平稳。
头部亦随上半身自然微俯, 两眼正视,不可偏斜。
心情轻松自然,精神尤须贯 注。
54
2、用笔方法
执笔法 运笔法
2、用笔方法
55
一、执笔
1.方法:五指执笔法
2010年4月26日
p. 56
56
2010年4月26日
p. 57
双脚向前伸直,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面,这些姿势均不
可取。两腿左右略微分开,其位置与肩宽基本相等,肌肉放
松。
53
(2)立姿
部份较大之书法字乃需站立书写。 姿势与坐姿相近,要领如下:
站立书写不用座椅,桌之高度 以使上半身微俯为标准,约在腰 上下,过高过低均不宜。
两脚张开,与肩同宽,不可平 立,右脚需踏前一步站稳。
欧阳询《化度寺碑》
28
《
九
书 的 登 峰 造 极 之 作
成 宫 醴 泉 铭 》 可 谓 欧
体
楷
29
唐
.
颜
真
卿
《
多
宝
塔
碑
》
局
“颜体”肥硕丰润、
部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30
《玄秘塔碑》(局部)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
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
31
临帖范本4
65
学习书法果然很简单吧!
❖ 一起来开笔,动手画几根线条吧!
❖ 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注意:毛笔一定要要垂直于纸哦。
66
注意:
1、水写布,毛笔醮上水就可以书写,等 干后可以反复使用。 2、毛笔上水份太多时不可以四处甩。
67
1、你有什么发现? 2、你画出了几种不同的线条?
68
62
二、腕运法
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 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 提腕式。而此法将腕部 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 腕式大,可以书写较大 的中字。但也不适合书 写于大字,因为肘部仍 着地,活动范围仍受限 制。
63
三、肘运法
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 以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 悬腕式。而此法以肩膀为 中心,腕肘均不放于案上, 所以最为灵活,活动范围 最大,挥洒自如,易于表 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 草等书体。总之,悬腕式 是运笔的极致用法,如欲 尽善尽美,此法非熟练不 可,不然大字无法逞其雄 势,行草不得其纵逸,各 不得要领是也。
45
3、纸
宣纸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纸 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纸 张,将宣纸用于创作中国传 统的书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这是因为宣纸具有以下 显著的特点:
一、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强, 不易变色,。
二、少虫蛀,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