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区域
审核员
审核日期
接待人员
审核记录
检查内容
文件名称及对 应条款
1. 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组织
机构、人员等。
2. 本公司是否已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
管理体系并加以实施和保持下去?
3. 请总经理谈谈,为使公司质量管理体 4.1 质 量
系正常运作,本公司建立了哪几个大的过 管 理 体 系
序”,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对各个 品控制
过程、情况不合格品评审、处置作出明
确的、合适的规定?其被实施能防止不
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不合格品评审、处置人员及权限是否
明确?不合格品是否在具有资格的人
员评审后进行处置?
3.所选择的不合格品处置方式否符合
要求?让步时,是否经授权人员批准或
按顾客要求批准?不合格品纠正后是
4. 《质量手册》中各过程的描述是符合
本公司产品的特点?
5. 《质量手册》是否经评审?有不适宜
的地方如何进行修改?
审核记录
1、是否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
求的重要性,采取何种方式?
2、是否制定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 5.1 管 理
标?
承诺
3、总经理是否确定了资源的需求并提供了
充分的资源?
1、总经理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顾客的需要
否规定了监视和测量的特性及验收准
则
3.抽查成品监视和测量结果的质量记
录。记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有授
权人签名和日期?
4.是否有未经监视和测量而经授权人
批准或在顾客批准的例外放行情况?
品保部对于例外放行的情况,有什么规
定?如果例外放行的产品发生了质量
问题应如何处置?
1.是否建立、保持了“不合格品控制程 8.3 不合格
有同一文件更改到位,索要更改和更改
通知记录
5.作废文件是否已撤出使用场所?索要 文件作废的记录?
6.有哪些外来文件,管理和控制是否有 效?索要控制记录
1.是否设置必要记录,索要记录清单? 2.对记录的管理是否规定了不同记录的 保存期限?是否适宜?能否满足证实、 控制、追溯、改进的要求? 3.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标识是否 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4 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及时、清楚、 正确? 5.记录的传递(收集、报送、领用、分 发、归档、联网等方式)是否确定要求? 6.记录是否确定保存地点、方式?记录 保存环境设施是否适宜,能否防止损 坏、变质或丢失?记录检索是否方便? 7.保存的记录是否按照时间要求进行整 理?对无保存价值的记录及时按照规 定进行了处置,查看处理记录。
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记录
1.是否知道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 ISO9001:
标,是否对公司的质量/环境目标进行 了分解,索要书面证据; 2.是否对分解的质量/环境目标进行了 定期测量,索要测量的证据,对照查看 能否完成,不能完成的情况是否有改进
5.4.1 质 量 目标; ISO14001: 4.3.3 目 标
措施,效果如何。
5.5.1 职责和 权限
1. 请问总经理指定一名管理人员为管
理者代表?有任命文件吗?
5.5.2
2. 请问管理者代表除了他本身原有的 管 理 者
职责和权限之外,作为管理者代表的身份, 代表
还被赋予什么职责和权限?
1.是否制订了环境方针,是否发布,是否
符合要求。
2.环境方针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适应;
3.是否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
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 4.环境目标是否考虑了对法律、法规遵守 的要求? 5.目标、指标是否是企业的实际情况? 6.是否明确对目标和指标的考核方法?
4.3.3 目标、 指标和 方案
7.相关部门是否了解与自身的职责相关的
目标和指标。
8.是否制订了环境管理方案,环境方案是
否明确了相关要求并经过批准.
备注:对符合与不符合的审核情况记录要详实。对不符合的项目要记述对应的文件名称及其条款号。
职能部门和人员?
4.更改、更改评审的结果及更改措施是否 形成记录并予以保持?
备注:对符合与不符合的审核情况记录要详实。对不符合的项目要记述对应的文件名称及其条款号。
□以上记录内容属实,无异议。
□异议:
见证人: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区域 审核日期
审核员 接待人员
审核记录
检查内容
文件名称及 对应条款
审核记录
诺,以及对守法及其他相关要求的承诺。 4.2 环
4.方针是否传达到全体员工。 5.如何保持方针的实施并予以保持。
境方针
6.能否为公众所获取
7.是否进行修订为何修订,是否体现持续
改进。
1.是否建立了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是
否形成了文件?
2.目标、指标是否与环境方针相适应?
3.各层次是否对环境目标进行了分解,并
1.收集、分析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的统 计方法、时间、传递要求是否得到规定和 实施?是否包括来自测量和监控,不合格
8.4 数据 分析
品控制等主要数据?
2.是否采用了适用的统计技术?信息是否
被利用?
1.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有哪些?这些文
件发放、实施前是否得到有资格人批准?
2 抽查几份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是否
和期望(包括顾客明示的和隐含的需求和 期望)? 2、为了满足已确定的顾客需求和期望,公 司是否已将这些需求和期望转化成对产
4.1 质量管 理体系总要 求
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1. 质量方针的内涵中是否包括了对满
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承诺,也有持续改善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2. 通过什么方式宣传公司的质量方针, 4.2.1 文 件
准要求必须编制的?
1. 本公司编制的《质量手册》的主要内
容是什么?是纳入了程度文件的内容还是
对程序的引用?
2. 本公司的《质量手册》是否符合了
GB/T19001-2000 标准的全部内容?如有
删减,删减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删减? 4.2.2 质
3. 本公司《质量手册》是谁编制?谁审 量手册
核?谁批准?
指标和方案
1.是否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 是否包括公司所有需控制的内、外部文
件及各种类型的文件?
2. 文 件 发 布 前 是 否 评 审 ? 是 否 得 到 批 准?抽查一份文件的审批评审记录
3.文件是否发至使用场所或岗位?执行 人员是否能得到所需文件?抽查发放 记录。
4.2.3 文 件
4.文件是否得到及时更改?更改后是否 控制 被重新批准?更改的文件是否确保所
4.2.4 记录控 制
1.对采购产品实施验证的方法有哪些,
检验依据是什么,如何检验?索要检验
标准。
7.4.3 采 购
2、检验是否形成记录,抽查几份记录。 产品的验证
3、检验合格的放行如何通知,不合格
如何处置,索要相关记录
备注:对符合与不符合的审核情况记录要详实。对不符合的项目要记述对应的文件名称及其条款号。
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是否反映了满足顾 7.3.5
客要求的问题。
3.确认结果及跟踪措施记录是否建立并予
保持?
1.在新产品交付或批量投产前,是否经过
设计确认?
7.3.6
2.确认结果及跟踪措施是否形成记录并予
以保持?
1.设计和开发更改是否形成了文件.?
2.更改前经授权人员确定和批准?
3 更改信息是否已传达到更改实施及相关 7.3.7
□以上记录内容属实,无异议。 □异议:
见证人: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区域 审核日期
品保部
审核员 接待人员
审核记录
检查内容
文件名称及对 应条款
1. 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规定了监视和 测量点?监视和测量的依据是什么? 是否规定监视和测量的特性及验收准
8.2.4 产品的 监视和测量
则?索要相应证据
2. 有无成品最终监视、测量规范,是
□以上记录内容属实,无异议。
□异议:
见证人: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区域 审核日期
品保部
审核员 接待人员
审核记录
检查内容
文件名称及对 应条款
1.本部门职责是什么,如何分工,各岗
位职责是否明确?索要证据。查看职责 4.4.1 机 构
是否经过批准,对应岗位的人员是否明 和职责 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抽检检验资格证书
□以上记录内容属实,无异议。
□异议:
见证人: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区域 审核日期
审核员 接待人员
审核记录
检查内容
文件名称及 对应条款
审核记录
1.组织是否根据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 持了“内部审核程序”? 2.审核计划、审核人员、审核实施等过程
8.2.2 内 部审核
是否符合要求。
3.索要索要审核计划、审核报告等证据, 并对照内部审核程序进行审核。
4.3.1
价?
7.是否将评价出的重大环境因素传递给相 关部门?是否以此作为制订环境管理方
案、目标、指标等的依据。
8.现场员工是否对重大环境因素有清楚的 了解,现场的环境因素是否与清单中的环
境因素相对应。
1.是否建立程序,程序是否合理?
2.是否确定了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3.如何界定公司有哪些其他的要求? 4.考虑了公司环境因素的特点? 5.是否形成了法规清单,充分性如何? 6.是否明确法律法规获取的渠道及职责? 7.如何更新相应的法律法规? 8. 是 否 将 确 定 的 法 律 法 规 传 达 到 其 他 部 门?
满足下列要求:
(1)每一设计和开发输出阶段都有明确、
齐全的文件?(2)每一输出文件都能满足 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