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钱钟书.ppt

钱钟书.ppt

书痴 钱钟书
•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 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 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 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 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 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 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 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 家,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 钱媛(1937年—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 杨绛:(当年)斯班斯大夫说,我将要接生一个“加冕日 娃娃”。因为他预计娃娃的生日,适逢乔治六世加冕大 典(五月十二日)。但我们的女儿对英王加冕毫无兴趣, 也许她并不愿意到这个世界上来。我十八日迚产院,十 九日竭尽全力也无法叫她出世。大夫为我用了药,让我 安然“死”去。 • 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像新生婴儿般包在法兰绒包包里, 脚后还有个热水袋。肚皮倒是空了,浑身连皮带骨都是 痛,动都不能动。我问身边的护士:“怎么回事儿?” 护士说:“你做了苦工,很重的苦工。”另一护士在门 口探头。她很好奇地问我:“你为什么不叫不喊呀?” 她眼看我痛得要死,却静静地不吭一声。我没想到还有 这一招,但是我说:“叫了喊了还是痛呀。”她们越发 奇怪了,“中国女人都通达哲理吗?”“中国女人不让 叫喊吗?”护士抱了娃娃来给我看,说娃娃出世已浑身 青紫,是她拍活的。
钱钟书经典语录


1、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 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2、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 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 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 不在女人。 3、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 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 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 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 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
其女
• • • • • • • • • • • • • • • • • •
1937 《十丂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论文) 1941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1945 《猫》(讽刺小说)《人·兽·鬼》(短篇小说集) 1947 《围城》(著名长篇小说) 1948 《谈艺录》(1949年6月版) 1958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 1979 《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谈艺录》(增订本)(中华书局9月版) 1985 《丂缀集》 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1995 《槐聚诗存》 1996 《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版) 2003 《钱钟书手稿集 容安馆札记》 3卷本 影印版(商务印书馆7月版) 2005 《宋诗纪事补订》 2011 《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全20册 影印版(商务印书馆8月版) (《容安馆札记》)
其妻
• 杨绛是钱钟书的夫人。1911年7月17日,杨 绛祖籍无锡的杨绛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 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 国语文研究生,与钱钟书相知相爱结成夫 妇。1935年至1938年与夫偕往英国牛津大 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迚修。两人 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 女儿、丈夫先后去世后,杨绛独居北京海 淀区,2003年出版回忆录《我们仨》,轰 动文坛。钱钟书曾赠言杨绛:绝无仅有的 结合了绝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老去世时杨绛时年87岁。
《围城》
• 多层意蕴 • 一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 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当时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 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的 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结果甚至 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像主人公方鸿渐、“冷若冰霜、 艳若桃李”的苏文纨、庸俗贪财的学术骗子李梅亭、柔 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等……作者以机智的幽默和温 情的讽刺,剖析了这群人的个性与道德上的弱点,揭示 了他们的精神困境,所以有人评论《围城》是“现代的 《儒林外史》”。 • 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对方鸿渐经历的叙述,传达出自己 对于生活的思考。要理解这层意蕴,需要首先了解“围 城”的含义。作品在人物的对话中作了提示。
犀利讽刺
• 《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 是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 知识分子。 • 钱钟书是个不世出的天才,同时,他也是最纯 粹的学者,对学问怀着最深挚的虔诚,在学术 上他不能容忍一丁点儿的虚伪和取巧。在这种 目光注视下,一般的所谓“学者”,要不可笑 也就很难了。比如他经常讽刺学者抄卡片, 《围城》中的头号小丑李梅亭就有一个铁皮卡 片箱。其实一个教书匠肯花力气抄卡片已经是 颇为值得表扬的了,但在钱钟书看来,读书而 没装在脑子里融会贯通,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