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子,通过求生存———谋发展———树品牌,采取(1)内涵发展,规模办学。

(2)生存靠国家,发展靠自己。

(3)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以质量树品牌,以质量创名牌。

(4)低“入口”,高“出口”;低学历,高质量等措施,围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扩大规模,谋求更大的发展。

5.领导要重视。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已经看出教育局领导的重视。

通过各个学校领导召开座谈会、讨论会,在激烈的交谈中,相互提高了认识。

即:领导多支持,教师多实践,学生多参与,经验多交流。

6.要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广大教师统一认识,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能力。

只有教师的个性发展了,才能看到学生个性的真正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总之,在全国上下深刻领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我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积极参与下,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看到丰硕的成果。

浅议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何锡春汪清县第六中学副校长
作为一名教学副校长,在以往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成绩,让我们的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尽可能地走出去,升入上一级学校。

虽然也开展了一些教学改革和特色办学的尝试,但终归是没有脱离高考作为唯一指挥棒的应试教育。

对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的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内容我们认识不够深刻,思考得过少。

接到本次笔谈的任务后,我通过认真学习《纲要》和国内相关的理论,受到了一定的启发,联系我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模式,有了以下的想法。

一是要提高自身认识。

普通高中多样化的目的是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个性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是通过深入研究学生发展的空间,树立“让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教育思想,尽力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来考虑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方面,我校也做了一些工作,如多年以来我们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形成的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特色教育;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教育活动在校园内的开展;尝试开展了“学案导学”的课堂模式整体建构等等。

我认为应当结合我校实际,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来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二是要转变全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是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业务学习讲座和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来看待,要在人格尊严、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开发潜能。

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坚持教育目标、课程方法、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个别性,积极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三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生源相同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模式;模式相同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取决于生源质量。

我校学生素质偏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课堂改革,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千篇一律、积年累月的教,学生如录音机般地复制翻录,教学过程只有一个单向的机械的教,而没有令人愉悦的主动的学。

这一问题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瓶颈。

根据我校的现状,我们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入手,激活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我们进行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正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它研究的是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解决的是学生学习效率、能力培养的问题,它与新课改的精神、目标和任务是相一致的。

让教师通过“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把教学过程
9
由“灌”变为“导”,由“推”变为“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更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在这一方面,我校已经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尝试,但在执行力度上还需进一步努力。

四是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

在每个学生获得高中基本教育的同时,如何培育特长人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我校开发了校本特色课程,以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培养特长人才方面做了一些有效尝试。

从我校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文化知识底子薄,兴趣爱好不同,志向各异。

因此,如何立足于学生特长发展需求,切实推进特色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校在每届学生入学后就进行学生特长发展调查,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依靠校内教师自身资源开设兴趣班,认真巩固美术和体育特长班的成果,适时开设了音乐特长班。

为积极保障特色课程的开设,在学校现有条件下,为特长兴趣班配置了专用教室及相关设备。

近三年来,学校投入上万元专用经费,购买了满足于特长教学必要的相关器材。

五是创设特色校园文化。

教育内涵发展首先应立足于学校文化建设,高中学生正处在个性张扬的年龄阶段,因此,学校要创设一种积极进取、个性自由发展的校园氛围,营造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

近年来,我校通过悬挂名人名言、人生警句、提示用语和校园广播、出版校刊及建设校园网站等形式,大力营造积极进取、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和有效组织开学、毕业典礼等活动,适时营造适合我校学生发展和个性张扬的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六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高中阶段作为人生规划的转折点,无论学识水平、学习成绩和素质行为如何,每个学生都会在高中阶段设计蓝图、憧憬未来。

升入我校的学生,在初中基本上是班级中下流水平,大多数应当是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对人生的目标模糊,对争强好胜的动力倦怠,对潜在的能力信心不足,针对以上情况,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多样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讲座以及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等形式,激活学生发展的原动力,引导发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克服自卑、重识自我,进而谋划自身发展的蓝图。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以及升入上一级学校的毕业生都有上佳的表现,受到了学生自身的认可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

总之,在普通高中实施多样化发展的进程中,我校尝试性地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发展纲要》的要求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的理论知识有待于提高,创新能力有待于发展,教学观念有待于更新,教育方法有待于改进,育人艺术有待于增强,还有待于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因此,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既合乎社会需要又有自主色彩的有用之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