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
摘 要:上好初中语文课,作为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发挥
自身先知先觉的优势,并在教学中不断延伸教材,体现教学的“以人
为本”,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尽量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在课
堂教学中还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课堂教学
前言:语文教学改革此起彼伏,教材几乎年年都有改动,新的教法也
层出不穷,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语文教
学只是在语文教学的表面上做文章,并没有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教学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语言艺
术。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为了教语文而教的思想,从
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理念上来。下面根据本人教学中的一点
实践体会,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
一、教师要主动发挥先知先觉的优势地位,不断地延伸教材
教师拥有自己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高深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第
一手的教材资料和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
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教师自己要在课前充分地吃透教材,运用各种
信息化手段,针对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
精心设计好教案,做到对教材及其相关知识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教
师才会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才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更能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
言表达才能更凝练。所以说语文教师的眼光不能只盯着教本,要打
破教材观念,内敛和外延教材,大胆吸收精华,引进富有时代气息,
让学生的思想能穿越时空,与各个文学大师进行交际和交流,与未
来对话,与现代社会接轨。
二、教师要体现教学的“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1.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研究者、开发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
者、促进者,是师长、是朋友,老师要利用好自己的各种角色,给学
生创造一种“人文性”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学
习态度。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反对师道尊严,努力
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2.以人为本,能够提高教学
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氛
围。怎样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民主、和谐、轻松、愉悦呢?教师要
改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袁王容说过:新的
观念告诉我们,师生之间是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这是民主的体
现。教师只有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和谐,课堂教学
才会得心应手。
三、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做到知己知彼
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
能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地修正
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让教学方法、教学风格逐渐和学生的能力融
为一体,作为教师不能不管学生的意愿、体会,缺少双边的了解;教
师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感情,以感情为纽带建立崭
新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学,帮助学生成为
真正学习的主人,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突出学生对语文教学过程参与的主
动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
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职责是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发展主
体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其
中,例如,教师对教案的设计,如果学生未参与进来,学生就会对教
学内容的设计有陌生感,缺乏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只能充当教师手下控制的机器了,缺少了创造性的思维和学习。
再如,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少积
极主动地参与,这样一来每一节课都缺少勃勃生机,老师对牛弹琴,
学生昏昏欲睡。一堂课好的语文课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忙
碌的应该是学生的思维和手脚,如果仅仅是老师在忙碌,而学生很
少参与,对学生自身而言也没有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就不能称之为
好课。
五、要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认识到并真正领会到语言的魅力,语言是
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如果抛开交流,单纯地去教语文是不可能取得
好的效果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交流的特点,让学生学
会用语言交流。1.要“读”好的文章,好的文章是学生和作者交流
的最佳途径,学生要学会通过读文章学会和最优秀的文学家交流的
能力,向他们学习文学功底,学习与他们交流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古
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2.要教师正确引领学生来读。通过
教师的领读、范读,学生的默读、诵读、朗读、分组读、自由读、
分角色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读有目的,即带着
疑问去读,或是在读中读出疑问,重视读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读去了
解横贯东西、纵横古今的历史,学习文章的文学、美学、政论等知
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审美力、创造力。3.教
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手段,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运用各种生
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
学生的学习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不仅想学、能学,而且乐
学、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