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调查人:权斌地点:贵州省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子弟学校时间:2011年十月至十二月目的:学校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引起社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关注。
实践主题介绍简介一、实践主题: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二、实践主题背景及意义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它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
一方面,人们总要处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潜移默化的。
另一方面,潜移默化不等于消极被动,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既是潜移默化,也是主动积极的。
学校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
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
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塑造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生一天的生活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健全人的人格,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也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
培养出成绩一流的学生,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培养出一个真正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最难的。
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无是处,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一个学校要发展,一定要有一种校园文化的定位”。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经过思考,我将实践地点选在贵州省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子弟学校,有两方面原因。
一、我在该校实习,对校园环境比较熟悉,开展实践活动比较方便。
二、作为一子弟学校,在生源质量和教学设施条件不如省市学校的前提下,经过多年的教育,竟能培养出与省市级同样优秀的学生。
这里面与安大的校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实践主题的内容介绍。
通过对安大学校的了解,我最终将对“学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课题,具体化为“动静”相生的校园文化建设。
“静”态的校园文化,主要指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建设。
“静”态的校园文化,是人们能通感官来感觉的,它能给人以最直观的感觉,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
“动”态的校园文化,主要是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文化。
包括学校的学风建设,特色的教学与管理,以及学生活动。
这种形态的文化,隐藏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往往给人以持久深远的影响。
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这两种形态的文化恰恰反映了这点,所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两个方向。
“静”态的校园文化,主要是营造一个文化氛围,从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而“动”态的校园文化,则是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是为了从思想上教育学生,学业上帮助学生,促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实践报告“动静”相生的校园文化一、学校介绍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的前身是江苏省镇江师范学校与镇江市第三中学高中部,于2001年整合组建而成。
镇江师范源于1917年创建的“江苏省立第九师范”,聘社会名流谢遐龄为首任校长,1932年改为“江苏省镇江师范学校”。
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曾在此任教,汉语言学家吴调公曾在此就读。
1984年镇江市政府决定在城东花山上重建镇江师范学校。
镇江三中始建于1926年,最初为“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冷御秋任董事长,包洙为首任校长,后易名为“苏南镇江蚕桑学校”、“江苏镇江农业学校”,于1954年更名为“镇江市第三中学”。
1978年学校被确立为镇江市重点中学。
2008年晋升为四星级高中。
二、“静”态的校园文化。
“静”态的校园文化,主要指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建设.“静”态的校园文化,是人们能通感官来感觉的,它能给人以最直观的感觉,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
1、校园环境学校坐落于城东古城路中段,占地120余亩,依花山而建,因地势布景,道有林阴,地有植被,雕塑、景点精彩纷呈,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建筑楼群错落有致,校园环境宜人,文化气息浓郁,是一处潜心读书的好地方。
校园绿树成荫,花草繁盛。
春天,正是紫藤萝生长的旺季,一根根藤萝迎着春风摇曳,只等春夏之交纵情开放。
夏日,行走于校园,仿佛行走在树林中。
抬头望去,夏日强烈的阳光,被浓浓的绿叶遮蔽,只是在夹缝间漏下些许光斑。
耳间,知了鸣奏。
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
水廊间,游鱼来回穿梭,自由自在。
秋天的校园是最美的,梧桐树叶打折卷随着秋风飘然落地。
校园,被甜甜的桂花香浸润着,清香宜人。
整个校园似乎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外衣。
冬日的校园最寂静,积雪覆盖着校园,雪地上不时有鸟儿欢快的嬉戏,留下它们精心制做地图画。
一年四季学校的风景变幻无穷。
学校每年都会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管理校园的一花一草,并且对学生严格要求,破坏者一律严惩。
学校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要极力营造一个幽雅宜人的读书环境。
2、班级文化建设学校的班级文化文化建设,也很出色。
除了定期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出黑板报,还有各班独有的文化角。
这些文化角,是各班根据本班实际的学习情况而设计的,充分体现了本班的精神面貌。
比如,某班的文化角上贴着“慎独”,其意取自柳宗元的《江雪》。
借此希望学生能做到以“独钓寒江雪”的精神在学海中上下求索。
除此之外,每班还有各自的班会。
例如,2008届高三(12)班师生经常合力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中融洽师生关系,缓释学生学习压力。
这些活动,充分反映了实验高中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
三、“动”态的校园文化“动”态的校园文化,主要是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文化。
包括学校的学风建设,特色的教学与管理,以及学生活动。
这种形态的文化,隐藏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往往给人以持久深远的影响。
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1、学风建设学风——勤学笃志,求索奋进要求广大学生摒弃碌碌无为,树立奋斗目标,以勤补拙,以恒制胜,通过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努力,逐步实现自觉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通过加强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通过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心理疏导等活动强化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加强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诚信教育等活动,要求学生踏实学习,诚信做人。
学校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希望每位学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有坚强的意志像大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包容万物,有宽容的态度。
多年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为成功而教育”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科学的开发与培育。
学校积极探索并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实际,坚持“多台阶、严过程、勤反馈、重发展”的教学思路,抓基础、求落实,因材施教;依据年级特点,确立“为生—为人—为才”分层递进的培养目标,重习惯养成,重理想教育和做人教育。
2、特色的教学与管理精细化的德育常规管理学校坚持把向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和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将高起点目标落实到日常管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学校日常管理从细处着眼,从小事入手,每天从学生进校、劳动值日、卫生保洁到晚自习放学、住宿生就寝等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管理,充分调动教师、职工、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实行全员性、常态化管理。
还组建了由学生干部和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自主管理队伍,引导学生学会个体自律、集体自治,从“他律”走向“自律”。
依托传统优势的艺术特长教育。
针对学校的学生情状况。
学校认为要实现“为成功而教育”的办学理念,除了重视文化教育以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力,为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搭建平台。
因此,学校以优秀的专业师资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基础,于2002年与江苏大学合作创办了“艺术实验班”,确定了“以艺术实验班为起点,渗透美育“的教育方向,2005年又在市教育局的牵头下与市内4所小学、3个少年宫、2所初中建立了“4321”阶梯式培养模式,系统化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和专业特长。
学校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健美操队等群众性的艺术团体,组建了全市高中校首家“校园民乐队”,每年定期举办“花山之春”艺术节和“五月的鲜花”歌咏节等活动,2006年独立承办了镇江市首届“春满校园”音乐会,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以校本课程为支撑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
学校从2002年起在全市率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自编校本教材,设置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系列化的专用场所,常年开设心理热线、心理信箱,全天候进行心理咨询,两名专职教师均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和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
还成立了有近20位教师参加的“心灵阳光工作坊”志愿队,在学生中成立了“同伴心理咨询员”小分队,以荣获省一等奖的优秀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为核心开展深度研究,被命名为“江苏省心理教育优秀实验学校”。
同时,通过教育沙龙、讲座、学习会等形式定期组织全体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常识,并经常参加社会性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3、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学校为活跃校园文化,建立了四个社团:广播社团、读书社团、合唱社团、华山文学社。
长期开展读书活动、校园歌手大赛,以及社会实践。
并且会根据各年级不同的学习任务,开展一些针对性活动学校本着“以人为本,成功而教育”的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成功搭建平台,预计在新学期九月举办全校学生表彰大会,十月举行“花山秋韵”文体艺术节,给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
有人认为,举办这些学生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但学校认为,在适当的时候最需要适宜的活动来调节学生的活力,要挺鼓励学生“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动静结合会使学生更有灵气。
实验高中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实高气质的大批有为青年。
所谓的实高气质,即:定位准确、坚定目标、吃苦耐劳、用阳光心态照亮自己感染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