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纤维素

纤维素


纤维结晶度升高,则: 1)纤维的吸湿性下降; 2)纤维润胀程度下降; 3)纤维伸长率下降; 4)纤维的抗张强度上升。
1)X-射线法; 2)红外光谱法; 3)密度法; 密度法原理:比容(密 度的倒数)的加和性 纤维素试样比容 = 结晶部 分比容+非结晶部分比容
纤维素大分子的聚集可分为结晶区和 无定形区。 (一)结晶化学的基础知识 1、空间格子:由晶体质点抽象的几何点集 合而成的格子状结构。

纤维素大分子的聚集状态是一种由结晶区和无 定形区交错结合而形成的体系。 结晶区特点:分子链取向良好,分子排列比较 整齐,有规则、清晰的X-射线衍射图,密度大, 分子间结合力强,对强度贡献大。 非结晶区特点:分子链取向较差,分子链排列 不整齐,较松弛,其取向大致与纤维主轴平行, 没有特定的X-射线衍射图。分子排列无规则,分 子间氢键结合少,强度较差。
木材化学
2013-7-28
纤 维 素
1.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合成 2.纤维素的分子量和聚合度 3.纤维素的物理结构 2 自行添加标题 4.纤维素的化学改性 自行添加标题 5.功能化纤维素材料
自行添加标题
1.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合成
–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本成分,它存在 于所有植物当中,是植物界中一种最丰富的 可再生的有机资源。 – 纤维素在纺织工业、造纸工业、木材工业等 领域有着多种重要的用途。 – 纤维素是植物纤维原料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 它与半纤维素、木素一起,构成植物体的支 持骨架。
分子量的分散性亦称为分子量的不均一 性,描述纤维原料中不同分子量(聚合 度)的组分在原料中的存在情况。 分子量的分布范围越小,说明纤维素分 子量越均一。
植物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分离出来的纤维素 物料,例如浆粕,其纤维素分子量具有多分 散性,这时,其纤维素分子量以平均分子量 表示。 平均分子量又可分为数量平均分子量、质 量平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统计方法,所得纤维素分子量不一 样。所以,在给出纤维素分子量时,一定要 指明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构型:指分子中的基团或原子团化学键所固定的 空间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 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 构象:一定构型的任何分子,在其键允许的范围 内,原子或原子团旋转或相互扭转时,能以不同 的空间排布存在,这种空间排布称为构象。可以 理解为由于各基团围绕单键内旋转而形成聚合物 链的不同形态。
2.纤维素的聚合度与分子量
一、概述
聚合反应:由相对低分子质量的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高分 子化合物的反应。聚合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低相对分子质量 化合物叫做单体,反应生成的相对高分子质量化合物叫聚合 物。聚合物中单体的数目叫做该聚合物的聚合度。 纤维素聚合度(DP):纤维素大分子链中D-葡萄糖基的 数目。 纤维素聚合度表征纤维素分子链的长短,聚合度上升时, 纤维素强度加大。
Mark公式计算得M。
在CED-纤维素溶液体系中,K=0.13
粘度法测分子量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范围宽,精确度高,是我国纤维素分 子量测定的标准方法。 但是,粘度法测定纤维素分子量需借助 于其他方法,测定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

见表3-2 由表可知,这些测量方法测量范围很广,从 1000-10,000,000。其中蒸气压下降法,沸 点上升法,冰点下降法,渗透压法,端基测定 法所测量的结果为数均分子量,光散射法和超 速离心法测得重均分子量,粘度法测得粘均分 子量,其值较接近重均分子量。纤维素测定的 标准方法为粘度法。 由DP=M/162 可得纤维素聚合度值。
为克服比浓粘度对溶液浓度的依赖性, 采用特性粘度形式:
η Lim
ηsp C gm
KmM
• 用已介绍的任何一种方法测出高分子化合 物的分子量并确定其溶液的增比粘度后, 即可按下式算出比例常数:
ηsp Km MCgm
• Standinger经验式只适用于刚性的线型高分 子以及分子量(聚合度)相近的纤维素及 其衍生物。
(3) 比浓粘度ŋsp/c 表示增比粘度与浓度之比。因次为浓度倒数。 (4)特性粘度[ŋ] 表示溶液无限稀释,即溶液浓度趋于零时, 比浓粘度值。因次同比浓粘度。
lim
sp
c
粘度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 Standinger经验式:
sp KmCgmM
Cgm:溶液浓度,以纤维素葡萄糖基环mol/L计 算,即Cgm=ρ /162,其中,ρ 为溶液浓度g/l。 Km:比例常数,对溶解在一定溶剂中给定高分 子物质是一常数,因溶质溶剂体系不同而不 同。 不同纤维素溶剂体系其Km值见表3-3所示。
纤维素结晶体聚集态包括5种结晶变体。 这5种结晶变体属同质多晶体。
同质多晶体:对某些晶体来讲,它们 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但单元晶胞不同, 称之同质结晶体。
1、纤维素物料的结晶度: 对于纤维素物料来讲,就是指纤维素构成 的结晶区所占纤维素整体的百分率。
结晶度反映了纤维素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 度。
表格、图解、分布函数 图解法:积分质量、微分质量、微分数 量分布曲线。 所得分布曲线中,峰形越窄,峰的数量 越少,表示聚合度分布越均一。
3.纤维素的物理结构
纤维素结构:指纤维素不同尺度结构单元在空 间的相对排列,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集态 结构。 链结构描述一个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因的几何排 列情况。包括尺度不同的二类结构。 聚集态结构指高分子整体内部结构,包括晶体 结构、非晶体结构、取向态结构以及液晶结构。
a c
Meyer-Misch单位晶胞结构模型:
~
~
~
c= 7.9 A
O
O
. A b=
O
O O O O

O O O O O O
10 3
O
.
O
O
β=
84
~ a= 8.35 A
O
O
~
~
a=13.34A b=15.72A c=10.38A(轴向) a b γ =97º 这是一个8链晶胞,当换算为4链晶胞时, 则: a=13.34/2=6.17A b=15.72/2=7.86A c=10.38A(轴向) γ =97º 此数据与Meyer-Misch单位晶胞的参数非常接近.。
式中 K- 给定高分子化合物在给定溶剂中的常数 α - 大分子溶液中的形状系数
测定纤维素溶液的粘度可以判断纸浆的机械强度以 及对进一步加工的适应性,控制原料的蒸煮过程和纸 浆的漂白条件。 纤维素粘度测定的常用溶剂有铜氨溶液和铜乙二胺 溶液。铜氨溶液不易制备,不稳定,溶液中纤维素易 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而降解。现多采用铜乙二胺溶液。 其溶解能力强,一般纸浆只需3-5min即可溶解,溶 解中受空气中的氧的影响较小,能较好的保持纤维素 的聚合度;比铜氨溶液稳定且无难闻臭味OH OH
H
C OH
CH2OH
HO C H
H C OH H C OH CH2OH
开链式结构
O
HO OH
OH
OH
• α -D-葡萄糖
β -D-葡萄糖
2、纤维素大分子的葡萄糖基间的连接都 是β -苷键连接 3、纤维素大分子每个基环均具有三个醇 羟基 4、纤维素大分子的两个末端基性质不 同
在我国纤维素粘度测定的标准方法中,引用 Martin公式:
sp Ce
k ' c
通过Martin公式建立经验数据表,由测定的 ŋr值即可查出[ŋ]C值,已知测定时加入的样 品量,即已知C,可求出[ŋ]值。
考虑到纤维素大分子在溶液中并非完全线 性,为消除Standinger公式误差,提出Mark 修正公式:
粘度测定的基本步骤: 1)将已配制好的一定浓度的、饱和的铜乙二胺 溶液抽吸到测量粘度计中,恒温25±0.1℃ 。 让液体流出,测定液体流经两刻度线的时间, 计为t0. 2) 将已配制好的试样溶液恒温,按照1)进行试 样溶液流经时间的测定,时间记为t。 由公式ŋ/ŋ0= t/t0.,查表得[ŋ],由
纤维素由葡萄糖基环构成,构型属ß –D 型 。D-葡萄糖基的构象为椅式构象。 在椅式构象中,联接取代基的键分直立键 和平伏键, ß –D吡喃型葡萄糖环中主要的 键均处于平伏位置。
CHO CH2OH
O
HO OH
OH OH
H
C OH
CH2OH
HO C H
H C OH H C OH CH2OH
O
HO OH
天然纤维素的结晶格子称之为纤维素I。 纤维素I结晶格子是一个单斜晶体,具有3条不 同长度轴和一个非90度夹角。 关于纤维素I 的结构,有两种模型:MeyerMisch模型和BlackWell模型。
Meyer-Misch模型中, 纤维素I 的晶 胞参数: b=10.3 Å (轴向) b a=8.35 Å c=7.9 Å β=84o O
• 当纤维素分子进入溶剂时,引起液体粘度的 变化,对于这种粘度的量度,一般采用以下 几种表示方法: (1)相对粘度ŋr 表示在同温度下溶液的粘度(ŋ)与纯溶剂粘 度(ŋ0)之比。 r
(2)增比粘度ŋsp
0
表示相对于纯溶剂来讲,溶液粘度增加的 0 分数。
sp
0
r 1

一般是将纤维素溶于纤维素的溶液中, 利用纤维素溶液来进行测定。 测定方法有蒸气压下降法、沸点升高 冰点下降法、渗透压法、光散射法、超 速离心法、粘度法等。
1、蒸气压下降法
通过测定纤维素物料溶解后引起溶液蒸气压 的下降值的分子量。相对法,Mn.
2、沸点升高冰点下降法
沸点升高值和冰点下降值正比于溶液浓度, 反比于溶质的分子量。相对法, Mn。
聚合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用图3-3表示。 木材纤维素大分子链大约有8000-10000 个葡萄糖基组成。
纤维素分子量 纤维素大分子分子式可表示为: C6H11O5—(C6H10O5)n—C6H11O6 聚合度DP=n+2, 故纤维素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M=DP×162+18 当DP很大时,将18忽略,得分子量与聚合度之 间的关系式: M=162 ×DP或DP=M/16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