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在刚性、半刚性路面上进行罩面时,如在原有路面与新铺沥青混合料之间,加铺一层应力吸收层,可以消除旧路面裂缝尖端产生的应力集中,使车辆荷载产生的应力在加铺层底部重新分布,能够有效地防止旧沥青路面原有的裂缝反射到新建沥青路面上来。

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图1-1 施工工艺流程图2. 施工方法2.1 施工断面清理1、下承层的质量检验,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下承层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质量缺陷(例如严重开裂、油污染等)应按规定进行修复。

2、当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应作铣刨拉毛处理,清除浮灰和浮浆,尽量使基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并确保基面的粗糙、干燥,除去过高的突出部位,并清扫干净。

3、在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前应进行认真的清理。

施工人员先用扫帚全面清扫下承层表面,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

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下承层表面的浮灰和污物。

4、待路面彻底清扫干净后,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撒布透油层或其他粘结材料,干燥后,方可施工。

2.2 施工前准备工作1、先人工用竹扫帚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1、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的洒布应采用专用、洒布剂量控制精确、加热、保温和搅拌效果理想的洒布设备,建议采用沥青碎石同步封层车。

2、施工前认真清理洒布设备,储油罐内的残油清除干净。

有关施工机械严格清理,严禁将污染物带上施工断面。

3、正式洒布前应进行试洒,检查喷嘴是否堵塞,检查洒布量是否准确。

4、有关施工机械设备应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沥青碎石同步封层车或碎石撒布车、胶轮压路机等。

5、其他应注意事项:(1)当采用沥青和碎石分离撒部设备,施工时气温和路面温度低于18℃不宜施工;(2)当采用沥青和碎石同步撒部设备,施工时气温和路面温度低于10℃不宜施工;风速不能影响到沥青的洒布;(3)雨天和即将下雨天气不能进行施工。

2.3 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1、橡胶改性沥青生产橡胶改性沥青可以在工厂提前生产、储存起来,要施工时将橡胶改性沥青加热到190℃,采用保温的沥青运输罐车将加热的橡胶改性沥青运到施工现场,分批次倒运到同步封层车,进行撒布施工。

2、预拌碎石为了确保碎石干燥,有利与沥青结合,要求碎石需预先在拌和机内加热搅拌除尘,加热温度150℃-170℃,用运沥青混合料车将预拌碎石运到现场,分批次用装载机倒运到同步封层车,进行撒布施工。

3、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的洒布(1)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的洒布量1)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的洒布量应根据交通量、洒布层位、集料规格等因素综合确定,宜为2.2~2.8kg/m2之间,以石料嵌入沥青大约60~70%为宜。

重载、特重交通路段,为避免日后泛油,洒布量不宜过大。

2)沥青洒布量的最大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0.2kg/m2。

(2)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的喷洒1)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的洒布温度一般控制在180℃~190℃范围内。

沥青洒布过程中,撒部车应保持匀速行驶,确保均匀洒布。

2)注重接头处的施工处理,横向接头位置,再次施工既要与前次施工紧密衔接,又要避免断面重叠。

可在每次横向接头洒布前以油毛毡或铁皮覆盖住已洒布的路段,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油毛毡或铁皮。

3)应调整洒布宽度,使纵向接缝(搭接线)处于中线上或者行车道的中部或边缘,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4)沥青洒布后、撒布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沥青洒布层。

4、碎石的撒布(1)撒布的碎石宜为9.5~13.2mm、13.2~16mm或16~19mm规格的单粒级。

为了确保碎石干燥无尘,并有利与沥青结合,碎石洒铺前宜通过拌和楼进行预拌,加热温度150℃-170℃。

碎石的撒布温度不宜低于110℃。

(2)碎石的试撒主要确定撒布车料斗的倾角、车速和标准的撒布量。

一般设计中,碎石的撒布要求时按照面积的标准给出的,宜满铺的80%以上,这是通过实际工程中试撒得到的,并经过业主和监理的确认,作为今后工程计量的标准。

石料规格为9.5~13.2mm时,撒布量一般为8~12kg/m2;规格为13.2~16mm时,撒布量一般为12~18kg/m2;规格为16~19mm是,撒布量一般为14~22kg/m2;撒布的最大偏差量不应超过设计量的±2kg/m2。

(3)在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洒布后应立即撒布碎石,以利于沥青和石料能有效粘结,大规模施工时,当采用沥青和碎石分离撒部设备,一般1台沥青洒布车需配备2台碎石撒布车;建议采用沥青和碎石同步撒布设备。

(4)每台碎石撒布车应再配备1~2名施工人员,跟随在撒布车后,对多撒或撒布不足处进行处理。

2.4 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成型碾压1、碎石撒布完成后,为保证碎石与橡胶沥青之间的粘结,应在碎石撒布后90s内的较高温度下进行碾压,碾压时采用25吨胶轮压路机紧跟撒布车进行,距离不能超过5m。

2、压路机应采用慢速,速度为(6~10)km/h,避免碎石推移,碾压遍数为2~4遍。

3、碾压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以防止温度下降难于压实,从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的洒布到碾压完成的时间要求如表5.2.4所示。

表5.2.4碾压施工时间要求2.5 松动碎石的清扫碾压完毕,待碎石粘附在沥青层中后,可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清除多余的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以避免影响与上层的粘结性能。

2.6底层沥青混凝土摊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应与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不开放交通,在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前须洒布粘层油,洒布量控制在0.3kg/m2左右。

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碾压施工完成3小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不宜超过25km/h。

3. 材料与设备3.1 材料1、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的生产需用专用加工设备,由熟练人员操作橡胶沥青生产设备,其关键因素是温度的控制。

生产前,基质沥青需加热到200℃~210℃的高温。

橡胶沥青胶结料必须在搅动状态下反应至少45分钟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反应效果,反应温度应保持在规定的190℃~200℃。

橡胶沥青生产完成后,应进行保温储存。

用于储存橡胶沥青和基质沥青的储存罐配有加热和保温装置,使储存罐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温度范围一般为180℃~190℃。

导热油温度和配料比例要进行严格控制。

橡胶沥青应满足表3.1-1的技术要求。

成品橡胶沥青要通过各项检验合格后才可使用。

表3.1-1稳定性橡胶改性沥青技术指标2、碎石应力吸收层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干燥、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玄武岩或灰质岩碎石,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

为了确保碎石干燥,有利与沥青结合,要求碎石需预先在拌和机内加热搅拌除尘,加热温度150℃-170℃。

碎石级配范围和质量要求如表3.1-2、表3.1-3:表3.1-2碎石性能指标表3.1-3碎石规格3.2 设备橡胶沥青的洒布应采用专用的、可有效控制洒布量的,具有加温、保温和搅拌功能的洒布设备。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所需应具备的设备如表3.2-1。

表3.2.1 机具设备一览表4. 质量技术控制措施4.1 洒布粘层油技术措施1、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例如18%、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

2、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1)空气温度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2)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3)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4)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4.2 橡胶沥青洒布技术措施1、将要洒布沥青时,在标准尺寸矩形容器内置沥青油毡,称其重量并置于洒布车前5~10m,待洒布车经过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称其重,以此计算实际撒布量,再结合沥青洒布车电脑调节装置直到设计洒布量为止。

2、推荐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1.8~2.0kg/m2,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沥青用量可适当减少;3、起步和终止位置应辅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4、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5、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4.3 撒铺碎石技术措施1、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撒铺量推荐采用16±2kg/m2,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应人工补足。

2、将要洒布碎石时,取一标准尺寸矩形容器称其重量并置于撒布车前已洒布沥青路面的路段最尾处,待洒布车经过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称其重,以此计算实际洒布量,然后通过调节装置直至调到设计洒布量为止。

4.4 其他注意事项1、在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以清除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SAMI层与上面层的粘结。

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应与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不开放交通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SAMI施工完成3小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不宜超过25km/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