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警讯事件报告制度(试行) 第一条、为了提高医务人员风险意识,加强患者安全医疗管理,及时妥善处理安全隐患事件,保证医院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此报告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安全医疗警讯事件是指:即将发生或已发生的对安全医疗有明显危害的事件;
1、可能引起患者人身损害或者死亡的事件,如肺栓塞、手术并发症、病人自杀等;
2、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事件;
3、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
4、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
5、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6、可能给医院带来声誉等各种无形损失的事件。
第三条、需报告的安全医疗警讯事件:
1、出现可能引起患者脏器功能中重度损害或死亡的并发症;
2、出现中、重度药物不良反应、输液或输血反应、空气栓塞;
3、各种医疗器械漏电、电伤患者;
4、与手术有关的病人错误、手术错误、部位错误等;
5、正常分娩母婴意外伤害事件;
6、手术或有创操作中异物留在体内;
7、违反各种操作常规标准,致院内感染、中毒等危害身体健康事件;
8、与输血有关的传染病感染;
9、药物错发、误服、误注;
10、各种操作失误或意外致病人器官、组织计划外损伤事件;
11、错加药品、用药途径错误,超常规药物剂量应用致不良反应事件;
12、病人身份识别错误;
第四条、当事科室在发现安全医疗警讯事件后,由科室负责人督促首诊医师或者护士进行报告,均需在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医务科报告事件发生情况,科室主任为责任人。
第五条、对未造成明显不良后果的一般事件,医务科在收到报告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组织调查并提出处理、整改意见,同时报告分管院长;对已造成不良后果的重要事件、紧急事件,医务科应先报告分管院长,立即组织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条、防范安全医疗警讯事件发生,每个医务人员需提高责任心,规范诊疗行为,加强病人的管理,特别是对易发生警讯事件的五类重点病人的管理,科室每个工作人员都应掌握重点病人的诊疗护理方案和效果,对于重点病人,科室主任和护士证需亲自谈话告知并予记录,督促、检查各级医护人员对重点患者诊疗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时积极调整和加强诊疗护理方案及措施;夜间、节假日期间,总值班必须了解重点病人情况,主要帮助科室解决矛盾和困难,对抢救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挥,并及时向院领导报告。
第七条、奖罚。
1、发生医疗警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不报告或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检查发现或他人发现,按情节严重给与相应的经济处罚或通报批评。
2、对及时主动报告医疗警讯事件,对报告人按不良事件上报奖惩予以相应物质奖励。
3、发现医疗警讯事件后,及时查证根本原因,整改措施积极、有效且在全院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