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PPT课件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PPT课件


第二板块
你的心理是否健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 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 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条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 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 于工作;晚上能正常进入睡眠,以便养 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就睡不 着觉,那表明其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 处在紊乱状态。
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条标准:
六、心理康复能力。由于人们各自的 认识能力不同、经验不同,从一次打 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 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 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 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条标准:
七、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 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 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 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 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畅, 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测试题: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 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 己。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 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测试题: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 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30.担心是否锁门和东西忘记拿,反复 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 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第一板块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什么?
就是你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正确 的自我认识。
心理健康小测试
测试说明: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 划√号; “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 划×号。
测试题: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 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 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 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醒1-2小时 ,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 习。
测试题: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 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 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 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 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测试题:
11.老师讲课,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 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 已。 14.经常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40.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 或自杀。
测试题:
测评方法: √得2分,△得1分,×得0分。
评价参考:
1)0-8分。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2)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 所注意,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心情应保 持愉快、乐观。 3)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 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 老师帮助你。 4)31-40分。是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 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 疗。 5)41分以上。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 找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
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条标准:
八、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 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 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 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 中逐步提高。
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条标准:
九、社会交往。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 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 神健康水平。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 理由地与亲友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 分冷漠时,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 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 往,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
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条标准:
四、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 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 击出现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 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 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 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
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条标准: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人的心 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出现的精 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刺激虽 不似一次性的那样强大剧烈,但却久 久不易消失,几乎每时每日都缠绕着 人的心灵。
测试题: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 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 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测试题: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 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 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 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 背后议论自己。
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条标准: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 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 个人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 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 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 面的问题了。
我国心理学专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条标准:
三、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 易被周围环境影响,从而引起情绪的 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 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 环境变化,精神活动有不太稳定的特 点。
测试题:
31.站在沟边、楼顶、阳台上,有摇摇 晃晃要掉下去的感觉。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 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33.对特定的事物、交通工具(如公共 汽车)、尖状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 怪的东西有恐怖倾向。 34.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测试题:
35.一旦与异性往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 非非。 36.对某个异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 很注意。 37.怀疑自己患了严重不治之症,反复 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38.有依赖止痛或镇静药的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