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ppt课件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ppt课件

过有效率的生活。
6
心理健康标准
•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清华樊富珉): • 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 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 能调节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乐于交往。 • 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 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认识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1
• 回忆你学过哪些心理健康知识。 • 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时,你是怎么处
理的?
2
健康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 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 道德”。
•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 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3
• 有了健康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了健康 就等于没有了一切。(世界卫生组织前总 干事马勒)
7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 生理因素:遗传、身体健康状况、疾病 • 家庭环境:成长环境、家庭教养方式 • 学校教育:教育内容和方式 • 社会文化:文化、习俗、道德、舆论 • 个人因素: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性格特

8
CCMD-3主要分类(中国• 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 5、心理因素相关障碍 •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 7、精神发育迟滞与青年和少年心理发育障碍 •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 9、其他心理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神经过敏、疑神疑鬼。
作茧自缚的封闭思路;对环境、 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 ;对交10
往挫折的自我防卫。
11
尼克·胡哲
• 尼克·胡哲(Nick Vujicic),1982年12月4日出生于 澳大利亚墨尔本,澳大利亚演讲家。
• 2003年,胡哲大学毕业,获得会计与财务规划双 学位。[1] 2005年出版DVD《生命更大的目标》。 同年被提名为“澳大利亚年度青年”。[1] 20082009年间胡哲两次来到中国各所高校举行演讲。 2010年出版自传式书籍《人生不设限》。2011年 做客香港凤凰卫视电视谈话性节目《鲁豫有约》 。[2] 2013年5月14日开启东南亚巡回演讲。[3] 2014 年出版书籍《坚强站立:你能战胜欺凌》。
12
13
我从11楼跳下去(朱德庸)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 人的心理就和身体一样,也会感冒发烧。 • 身体病了要治疗,心理病了也要治疗。 • 内心痛苦不一定要自己扛着。 • 学校心理咨询预约电话: • 610601(张炜老师)
性不安。
自卑、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 小慎微。
强迫观念:强迫性意向、 怀疑、回忆、穷思竭虑。
强迫动作:强迫性洗涤、计数、仪 式动作。
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 慎微、固执等。
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社 交场合下感到害羞、局促不安、 尴尬、笨拙、怕成为人们耻笑的
对象。
化学物质失调;过分追求完美; 自尊心较强;害怕被拒绝;从小 受到压抑;没有掌握社交技巧。
29
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
• 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被喻为“消防工作” 或“心理垃圾处理站”,总是在做事后的补 救工作。
• 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 内容和更高目标
•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要关心人的优秀品质 和美好心灵,关注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积 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培养积极 健康的人。
28
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了以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研究内容 的积极心理学运动,这是心理学发展中,首次对以病态心理为主要内 容的研究范式的矫正。以塞利格曼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首次 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心理弹性、利他、智慧和创造的勇 气等作为实证研究的课题。[1]这种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 心理学,称做积极心理学。
30
积极的心理状态
第一,正性情绪状态。
(1)幸福与快乐 (2)兴趣:使人主动探索世界,
追求新经验 (3)满意感:使人享受过去与
现在。
31
积极的心理状态
• 第二,积极的心理机能。
(1)自我接纳:对于 自我具有肯定的态

(2)个人成长:有持 续的发展和潜能实
现的感觉
(3)生活目标:生活 中有目标和方向感,
生活是有意义的
(4)环境控制:感觉 到有能力管理复杂
的环境,选择或创造 适合个人的环境
(5)自主:自我决定, 能独立地、内在地
调节行为。
32
积极的心理状态
第三,社会安宁。 (1)社会接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 (2)社会实现:相信社会是积极的,关心社会; (3)社会归因:相信奉献社会是有价值的,团体活动是有意义的; (4)社会凝聚:将社会看成理智的、有逻辑的、可预测的; (5)社会整合:归属于某一社会团体,与团体分享生活,将团体看做是幸福的来源。
9
名称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恐惧症 多疑症
常见的心理问题
症状
成因
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 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
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 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持久的不愉
饮食、睡眠差(抑郁症“三无”:
快的情感体验。
人生无意义、生活无乐趣、自我
无价值)
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 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 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 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
33
美好的心理品质
超越自我
人类共同拥有 六大类美德:
智慧
克己
勇敢
公正
仁爱
34
勤奋刻苦
具体包括24 种美德,如
创造性
勇气
诚实
智慧

35
乙武洋匡
36
乙武洋匡
37
38
史铁生
•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 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 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 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 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 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 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4
心理健康
• 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高效而满 意的适应,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 活力,人的潜能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 够实现。
5
心理健康
• 世界心理联合会提出心理健康四个标志: • 1.身体、智力和情绪十分调和。 •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 3.有幸福感。 •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