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p感染的诊断方法

Hp感染的诊断方法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OMGE)临床指南——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病学. 2007;12(1):40-52.
我国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共识意见 的形成

第一次:1999年,海南会议,提出的“我国对Hp若干问题的共 识意见-海南共识”,该共识于2000年发表 第二次:2003年,安徽桐城会议,提出的“第二次全国Hp感染 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 ,于2004年发表 第三次:2007年,江西庐山,召开的“第三届全国Hp感染处理 共识意见”会议,提出的全国Hp共识意见 2003年来,我国对Hp处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又有新的认识和新 的见解,2000年欧洲Maastricht-2共识报告以及2005年欧洲 Maastricht-3共识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23S rRNA基因突变
减少药物与 PBP D或 PBP 1A 结合,降低膜通透性 16S rRNA突变和膜通透性降 低 DNA解旋酶gyrA点突变 RNA多聚酶rpoB点突变 未知 未知 未知
*H pylori耐药率地区差异表现在不同国家及不同地区 . 发达国家耐药率低于发展中国家. Monique M Gerrits, et ncet Infect Dis 2006; 6:699–709


China J Gastroenterol, 2008,Vol.13.No.1

中国不同地区Hp对抗生素耐药率
120 100 80 60 40 20 0
京 海 安 西 建 南 南 阳 西 江 东 南 北 湖 北 上 西 江 福 湖 云 沈 广 浙 山 海 天 津
Metronidazole
澳大利亚 20%
各研究中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西藏喇嘛 90.00±8.77%
感染率(%±95%CI)
广东胃癌低发区农民 40.50±6.41%
合计 59.24±0.77%
根除Hp能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生
无癌前病变患者亚组:胃癌发生率的Kaplan–Meier分析

一项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人群干预研究,在胃癌高发区福建省进行 (1994~2002)。入选患者随机接受Hp根治治疗或安慰剂,随访7.5年。结果显 示,在无癌前病变(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的患者中,治疗组(n=485) Wong BC, Lam SK, Wong WM, et a1.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o prevent gastric cancer in a high-risk region of China.A randomized cont 无1trial. 例胃癌发生,而安慰组( n=503)有6例胃癌发生,2组差异显著(P=0.02)。 rolled JAMA 2004;291:187-194.
(病人依从性较好)
常用Hp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比
检测项目 1现症感染的诊断方法 细菌培养 病理切片染色(W-S银染或改良Giemsa染色) 尿素呼气试验 快速尿素酶试验 粪便抗原检测 2曾经感染的诊断方法 血清Hp抗体 88~99 86~99 70~92 93~99 90~98.9 75~98 89~96 100 95~99 89~99 70~98 87~94 敏感性(%)* 特异性(%)*
基于高危人群的Hp筛查-根除策略
高度或中度胃癌风险人群 消化不良患者 无症状患者
(18~60岁)
检查消化不良
采用血清学Hp试验 进行1次性筛查
阴性 阳性
基于国家指 南,继续胃 癌监视计划
进一步确认;个 人进行第2次测试
根除Hp 依据当地指南进 行一次性治疗, 如一周3联疗法
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进行非血清学测试以证实Hp根 除成功;如果治疗失败则进行2线治疗方案。
Report. Gut 2007;56:772–781. 陈旻湖,陈洁。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治。见:林三仁,主编。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80-186。

HP检测的假阴性问题

近期使用抗生素、PPI、铋剂等药物会对Hp可有 暂时抑制作用,会使除血清抗体检测以为的检查 出现假阴性。因此使用上述药物者应在停药至少 2周后进行检查,而进行Hp根除治疗者应在治疗 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复查。
非侵入性方法检测Hp的临床指征
MaastrichtIII共识报告指出,在初级医疗中,推荐对年龄<45岁(年龄界 限可根据当地情况改变)、有持续消化不良症状的成人患者应用非侵入 性试验检测Hp,实施“检测和治疗”策略。
13C尿素呼气试验(UBT)的诊断准确性高,是诊断、实用且
易展开的首选检查方法。



在中国,胃癌是死亡率第2高的恶性 肿瘤
• 2006年我国胃癌死亡病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4.84%,居第2位 • 胃癌死亡率为26.08/10万,男性34.82/10万,女性17.21/10万
张思维,雷正龙,李光琳,等。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6年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中国肿瘤。2010;19(6):356-365。
UBT HPWB ELISA-IgG 免疫斑点IgG 免疫斑点IgM
胡伏莲 成虹 等 ,中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 密切相关
所有的HP感染者均会发展成胃炎-胃窦为主的胃炎或全胃炎 15%-20%的HP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 HP感染者发生胃癌和MALT淋巴瘤的风险较未感染人群临床应用
武汉协和医院 徐三平
H.pylori的生物学特性
电脑模拟Hp菌株
(10,000)
电镜下螺杆状Hp
世界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发 生率
西 欧 30-50%
美国/加拿大 30-40% 东欧 70-90%
亚洲 70-80%
拉丁美洲 70-90%
非洲 70-90%


细菌培养
基因检测方法(如PCR、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等) 免疫检测尿素酶 (IRUT)
(内镜与活检钳消毒不严格可造成医源感染)
Hp感染的诊断方法:非侵入性方法

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内镜检查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UBT) 15N尿氨排泄试验 粪便Hp抗原检测、 血清及分泌物(唾液、尿液等)抗体检测 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检测
筛查Hp感染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良好

一项筛查Hp感染的卫生经济学评价(采用Markov模型)。当根治Hp感染能减少 胃癌发生的有效率为50%时,在30-40岁的人群中进行一次性筛查Hp感染并治疗 阳性者可减少16.6%的胃癌发生,每减少一例胃癌的费用为10405元,每增加一 个质量调整生命年所增加的费用为64元,每延长一个生命年所增加的费用为 1374元。研究表明,筛查HpMarkov 感染能减少部分胃癌的发生,在胃癌高发区筛查的 王倩,金丕焕,林果为等。筛查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 模型卫生经济学评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2):135-139。
抗生素
硝基咪唑
常用药物
甲硝唑,替硝唑
耐药率
20-95%
作用机制
通过硝基降解酶还原药物前体,导致硝 基根形成并与咪唑作用继发DNA 损伤
耐药机制
电子转运蛋白活性降低导致咪 唑减少( RdxA, FrxA, FdxB)
大环内酯 类
青霉素类 四环素 氟奎诺酮 类 利福霉素 类 硝基呋喃 类 PPI 铋剂
克拉霉素,红霉 素
胃癌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的胃癌负担 在增加中.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同时也是Hp高感染率地区。 亚太胃癌预防指南共识(2008)建议:在胃癌高 发人群中,采用Hp人群筛查和治疗作为降低胃癌 风险的策略(循证等级I,推荐力度A) 亚太胃癌预防指南共识(2008)建议,根除Hp能 够减少胃癌发生风险(循证等级I,推荐力度A) Maastricht III共识指出,根除Hp可预防胃黏膜 癌前变化(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发生。
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 问题共识报告 推荐的Hp根除指征1
Hp阳性疾病
消化性溃疡 早期胃癌术后
必须

支持
胃MALT淋巴瘤
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糜烂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计划长期使用NSAID 胃癌家族史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其他 Hp相关性胃病(如淋巴细胞性 •耐信使用方法详见产品说明书 胃炎、胃增生性息肉、Menetrier病)

粪便Hp抗原检测的准确性和呼气试验相近,但检测前标本 必须贮存于-20℃。置于室温2-3天后,粪便抗原检测的敏 感性降低至69%。 血清学Hp抗体检测不能判断是现症还是过去感染,会有假 阳性率,精确度较低。 如果血清学检测结果阳性而组织学和UBT阴性可能提示存 在未被识别的Hp 感染,需进一步检测明确是该血清试验 假阳性还是存在活动性感染 Malfertheiner P, Megraud F, Morain CO, et al. 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he Maastricht III Consensus
Clarithromycin
Amoxicillin
湖北地区HP耐药率
35 30 25
33.3
耐 药 率
20 15 10 5 0 CLA
3.3 0 13.3 13.3 6.7
2007年 2010年
湖北地区2007年及2010年成人患者HP 耐药率
%
LEV
CLA+LEV
幽门螺杆菌治疗中抗生素作用机制/耐药机制和耐药率
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 59% 西藏喇嘛最高: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