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太平天国》列强侵华与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太平天国》列强侵华与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PPT课件
不同点: 1.《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 义,废除私有;而《资政新篇》的核心是在中国发展资本 主义,维护私有。 2.《天朝田亩制度》在内容上带有空想性和落后性;而《 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历史潮流。 3.《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农民 的迫切愿望;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客观: 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北伐和西征(全盛)
时间:1853年——1856年
北伐路线:
江苏
安徽
河南
黄河
山西
直隶
北伐结果:由于孤军远征,最终失败
西征路线:
安徽
江西
湖南
湖北
西征结果:屡次击败湘军,取得胜利
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太平军将士浴血奋战,到 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严谨酗酒、吸食鸦片,反对缠足。
满足了贫穷无告的民众对平等和温饱的强烈向 往,吸引了大批信徒,为金田起义奠定了政治和思 想基础。
时间:1851年1月 领导人:洪秀全 起义地点:
广西桂平金田村
建号:太平天国
定都天京(发展) 时间:1853年3月 都城: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举措:1853年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影响: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材料三、腐败的清政府,为支付2000万元战争赔 款和弥补战争中7000万元的军费开支,极力进行搜刮, 不断加捐加税。“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 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材料四、广西地瘠民穷,水、旱、蝗灾不断,灾 害严重。
从上面的四则材料中你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新课讲 授
金田起义(开端) 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⑴1851年初,金田起义,太平 天国运动兴起。
⑵1851年9月,永安封王建制, 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3)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着 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 的政权,显示了农民强烈的反 封建精神。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 规定粮食、钱财等一切物资都要上交圣库。
太平天国运动新的特色
(1)起义背景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 外国侵略 (3)起义形式新— 利用外来基督思想 (4)治国方案新—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担负任务新— 反封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所属范畴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 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① 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② 洋货涌 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③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
背景:
秀才洪秀全第四次科举落第后,与好友冯云山等 一起创立了特殊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
政治主张:
拜上帝会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鼓吹上帝 “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结果: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相应的社会基
础和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 相同点: 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 革命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内容;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太平天国运动 中,都未得到真正实践; 3.它们都是为了巩固农民政权。
天京陷落(衰败) 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 (1)原因 领导集团的一张血腥内讧 (2)影响 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造成
天国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天京变乱示意图:
洪秀全
受处 命死
杨秀清
诛杀
韦昌辉 滥杀
石达开
负气 出走
被围歼
内讧给了清军可趁之机 1861年,清军攻陷安庆 1862年,湘军包围天京 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
18
思考探究
想一想:假如没有这一场天京变乱,那么这一场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否能走向胜利?为什么? 不能。原因在于: ①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② 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 ③ 其根本由于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上:主张统一政令,依法治国;设投票箱,
试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客观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启示: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段不可能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
①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同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 高峰; 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 ④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由公众直选官吏。 经济上:鼓励引进西方技术,发展工商业,兴办 交通、邮政、银行、保险等事业。 外交上:赞成对外开放和自由经商,与他国平等 往来。 风俗和教育上:反对迷信而提倡新式教育;严禁 贩卖人和吸食鸦片。
评价: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的设想。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社会发 展的潮流。不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不符合农民的要求。
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有实施的可能吗?
土地
原本 大多属于地主阶级
收归公有 平均分配 农民 农民 农民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1)积极性(革命性):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 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 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空想性):
主观: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 法实施。
影响:《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公有和互助制度,
在一段时间里极大地鼓舞了太平军的斗志, 但《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施行。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土地分配,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
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 《天朝田亩制度》
第一单元 列强侵华与晚清时期的救亡图存
第3课 太平天国
情境导 入
材料一、英国棉纺织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 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究其原因,其货物价廉 物美也!
材料二、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大量外流。 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 入的二分之一。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 换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