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汉时期PPT课件

秦汉时期PPT课件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1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考纲要求]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始皇; (2)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 (1)中外朝制度; (2)刺史制度; (3)察举制度;
以皇权为中心 的专制主义中
秦 央集权体制。 朝 “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 司其职
郡县制在国 实行俸禄制
家大一统的 条件下实行, 按地域划分
度,官位概 不世袭,主 要官吏由皇 帝任免调遣
封建的 官僚政治
15
[考纲解读]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必修二第1课)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 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政 ①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②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和巩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 逐渐完善。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经 济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②经济思想上确立了 “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③封 建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
段 思 ①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适应君
——权力的高度集中
4
[考纲解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对立,特征是皇帝专 断独裁,皇权至上。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地方在政 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立 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两大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5
[考纲解读]
四、秦中央集权制的评价
积极: 1、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 固国家统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 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 强和完善。
官员职权 拥有政、财、军大权
___地__方__行__政___机构
与中央关 承认权威,承担义务; 听命于__中__央_____,随

具有较强__独_立_性。
时调换
弊端
随时间推移,容易形成 (空间)缺乏稳固的统治
___割__据____势力
基础
目的上, 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共同点 性质上,都是古代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作用上,维护了国家统一。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时间 秦朝:前221----前207年
西汉:前202----公元23年 东汉:25----220年
【阶段特征】
总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 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1
分工严密,各 司其职
郡县制在国 实行俸禄制
家大一统的 条件下实行, 按地域划分
度,官位概 不世袭,主 要官吏由皇 帝任免调遣
封建的 官僚政治
8
[考纲解读]
五、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1.中央官制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东汉 :尚书台
2.地方行政制度 --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推恩令
3.选官制度 秦汉:军功爵制度 汉武帝:察举制、征辟制
4.监察制度 汉:御史府(御史大夫) 汉武帝:刺史(地方)
9
10

11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1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考纲要求]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始皇; (2)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 (1)中外朝制度; (2)刺史制度; (3)察举制度;
7
[主题深化]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央政治体制 地方政治体制 选官制度 政治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
纽带,家国一
西 体,最高执政 周 集团尚未实现
权力的高度集 中
分封制与 宗法制相联 系,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
形成了建 立在血缘 宗法制度 上的世卿 世禄制度
奴隶制的 贵族政治
以皇权为中心 的专制主义中
秦 央集权体制。 朝 “三公九卿”
外 ②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
14
[主题深化]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央政治体制 地方政治体制 选官制度 政治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
纽带,家国一
西 体,最高执政 周 集团尚未实现
权力的高度集 中
分封制与 宗法制相联 系,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
形成了建 立在血缘 宗法制度 上的世卿 世禄制度
奴隶制的 贵族政治
消极: 专制色彩浓厚,易决策失误,易形成暴政, 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后世阻碍民主制的发展。

6
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
基础 传承制度
西周分封制 ____血__缘______
世袭(嫡长子继承)
秦朝郡县制 地域
___中__央__任__命___
物质基础 土地 人口 物资 武装
有__俸__禄__无__封__地__
12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2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文化科技
[考纲要求]
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4.秦朝“焚书坑儒”; 5.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汉代造纸术;小篆和隶书;汉赋
13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特 想 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②封建教育

文 化
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 ③科学技术上确立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实现了文字统一,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气势辉煌。
民 族
汉与周边少数民族往来频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
对 ①丝绸之路开辟,中西之间的通商友好关系发展起来;
2
[考纲解读] 一、秦国统一的背景
1、 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2、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春秋争霸)
3、诸侯国进行变革(战国巨变)
4、嬴政的雄才伟略(秦的崛起)
秦的统一,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创造了条件!
3
[考纲解读]
二、秦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1)首创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 (3)建立地方官制:实行郡县制 (4)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订《秦律》 三、秦中央集权制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