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开题报告演讲稿

研究生开题报告演讲稿

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叫胡啸龙,我的论文题目是《双子型复配修饰对
两性膨润土吸附苯酚和Cr(VI)的增强效应的研究》,本篇论文是在孟昭福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也十分感谢各位评审老师能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对我的论文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下面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来说明我的论文设计。

2.首先第一部分的内容就是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以及意义。

众所周知,土壤环境中所存
在的有机、重金属等复合污染物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致癌率,其会通过食物链、水圈、大气圈等方式而严重危及人体的生命和健康,为此,研究如何有效抑制土壤中这些污染物的移动性,对于保护土壤具有实际意义。

3.而目前利用有机修试剂改性黏土矿物或土壤增强其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已成为国内外
研究的热点,其中两性修饰剂改性黏土矿物能具备同时吸附重金属和有机物的能力,但是其对特定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并未能达到理想的程度,为此采用复配修饰的方式来针对性的增强其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吸附能力,降低他们的生物有效性,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4.近几年来,我们实验室课题组在采用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
修饰两性修饰土吸附重金属和有机物的研究中发现,其对有机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但对含氧阴离子重金属的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

所以我的研究重点就是寻找一种新型的表面活性剂来复配修饰两性修饰土,在保证其对有机物有更好的吸附效果同时,提高其对含氧阴离子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增强其针对性,并探索其对两性土的修饰机制和对污染物的吸附机理。

5.因此,在第二部分研究内容上,继续选用矿藏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吸附
能力强的膨润土来制备不同修饰比例的BS-12单一修饰和BS+EB复配修饰土样,然后对各类修饰土样进行扫面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离子交换量、TC、TN和Bet的测定来分析其表面形态、层间结构、化学键、电荷增减、元素含量以及比表面积的变化,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对污染物的等温平衡吸附、动力学以及不用温度、PH和离子强度影响等实验的进行,最后再来综合微观角度和多个层次揭示其修饰两性土和吸附污染物的行为特征。

6.接着,这是根据研究内容所拟定的技术路线,这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进行
各类修饰土样的制备,第二阶段就是进行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实验来研究其吸附规律,第三阶段就是各式各样表征的测定来探讨其修饰机制和吸附机理。

7.然后,在实验材料方面,修饰剂上选用的是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简称BS-12和乙撑基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简称EB。

污染物中的有机物选用的是苯酚,重金属则选用的是重铬酸钾。

再在实验方法上,对于污染物含量的测定分别选用4-氨基安替比林和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来进行,表面及结构特征测定则分别选用以下方法。

8.再接着,在实验设计上。

首先是BS-12单一修饰和BS+EB复配修饰土样的制备,左边是不同修饰比例的设计,由一种原土,两种单一修饰土和八种复配修饰土构成,共十一种土样。

右边是其制备方法,采用湿法的方式使表面活性剂大量负载到膨润土上。

然后是各类修饰土样对苯酚和Cr(VI)的吸附实验,这是对Cr(VI)的吸附实验设计,均采用批处理法进行。

Cr(VI)设10~1000这九个不同质量浓度,在温度为30℃,pH为6,离子强度为0.01mol/L 的条件下进行。

接着是吸附苯酚实验的设计,其浓度设为50~5000这九个不同梯度,也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

再是条件影响实验的设计,在实验温度上设20、30和40℃这三个变量,在苯酚pH上设为2~10这6个变量,Cr(VI)则设为2~8这5个变量。

在离子强度上都设为0.001~0.5mol/L这4个变量,以上实验均选用以下七种土样来进行上述实验。

再接着,在吸附动力学实验设计上,选用1~60min这10个不同时间梯度,两种污染物浓度都设为500mg/L,均在pH为6,背景溶液为0.01mom/LKNO3条件下进行。

9.接下来第四部分的内容就是所预期的实验结果,这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就是利用表征来探明不同修饰比例的BS+EB复配修饰膨润土的表面及结构特征,弄清其修饰机制。

其次就是利用吸附实验来阐明各类修饰土样吸附苯酚和Cr(VI)的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吸附条件和复配参数。

再者就是揭示BS+EB复配修饰土对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效应及机制。

10.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就是首次采用了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修饰两性修饰膨润土,这是由一个联接基将两个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在亲水基处连接到一起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被誉为概念上的突破。

推测其所含有的两个带正电荷的季铵基基团和疏水长碳链可能会极大的提高两性修饰土对含氧阴离子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吸附能力。

此外,还能系统地探讨双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两性修饰土的修饰机制和对污染物的吸附机理。

11.其次,第六部分的内容就是时间安排,则分为以下五个时期来完成技术路线所规划的三阶段计划。

12.再次,第七部分的内容就是经费预算,将分析检测、购买试剂、查阅文献等五部分的费用加起来预计会花费13000元。

13.最后,就是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

首先在知识技术方面,所储备的相关知识和具备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对于某些高深的分析模型和软件使用还处于未知的阶段,这会在后面通过查阅文献,学习反应吸附机理方面的分析模型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来弥补。

其次,在计划方案方面,目前所指定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还有许多不足和瑕疵,所以在后续的实验途中会尝试更多的优化设计方法来弥补。

最后,在实验条件上,实验室并不具备测定表面及结构特征的仪器和条件,为此在借用其他实验室的分析仪器时会提前参加培训或请教他人来掌握相关用法和注意事项。

14.以上就是我论文设计的内容,感谢老师、同学们的聆听,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