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物理学史论文

中国物理学史论文

学习中国物理学史的作用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论文摘要: 中国物理学既是中华民族认识的结晶,具有科学知识的价值,同时具有思想文化价值。

中国物理学史的介绍还可以使学生以一种移情的方式,了解中国物理学家的探究与思考,对中国的物理的发展和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更好继承我国的物理精神。

壮大物理学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物理学史了解培养科学精神毅力
引言:今天的在大学学习物理学习中,加入了我国物理学史学习。

传统的物理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造成很多同学不想去学习。

而物理学史恰好弥补其不足。

它可以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奋发向上的激情,引起浓厚的兴趣。

同时对我国的过去有更深入了解,对我国文化有更深了解。

对弘扬我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1.中国物理学沧桑岁月史
21世纪的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历史进行解读,尤其对我国的物理
学史进行了解,中华民族有过辉煌的历史,四大发明对社会做
出的巨大贡献是世人共睹的,但为何又会受百年的奇耻大辱。

这一切有着我国的独特文化,他似乎早就给我国物理史带来一
种复杂的影响,我们的古人对物理的研究总的说来就是趋于记
录现象,而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论的研究。

我们国家对于
物理现象的记载可以说是最早国家之一。

我国的物理学发展充满着沧桑,在先秦时期我有过百家争鸣,
各家在发挥自己长处,尤其是墨子学说,它的精髓就在于进行
深入的研究,就类似于西方的科学思维。

但它并没被重视,始
皇进行了统一,中华文化走向一致,尤其汉朝以来的独尊儒术,使得中华民族走向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路。

整整千年历史长河,我们有李白、苏轼、曹雪芹,但我们没有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

这似乎又在阐释着为什么在近
代我国会受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殊礼!
在这历史长河中,进入仕途,是所有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其它一切很可能为邪说。

甚至为人鄙视。

长时间的大一统且高
度中央集权,可谓一人之言,万万人必从之。

而对于物理的研
究,在短时间并不会给君王带来大量的财富,而更多的人学儒,为皇家所用,帮其管理这所谓的王土。

为了培养更多奴才,统
治者必将遏制其它学说。

而对物理的研究,我们可以说连门都
没进。

只能作为一个看客草草记录路边的风景。

2.中国物理学之零零碎碎成就
1)力学方面
《墨经》中的软科学知识已不全是实际生产知识的总结和记述,而是对力学现象进行了粗浅的概括,并进行了一些推理论证。

诸如,关于时空观念、运动学知识、力的概念、力系平衡的论述,以及斜面、
滑轮及其应用,等等。

现举一条关于杠杆的理论探讨以兹说明:经下第25条:“天(衡)而必正,说在得。


经说:“(衡),加重于一旁,必捶(垂),权重相若也。

相衡,则本短标长,两相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这一条说明了不等臂天平(秤)的平衡关系。

可能是墨家探讨杠杆平衡关系的实验总结,说明墨家发现杠杆定律较之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要早二百多年。

但并没有阿基米德杠杆定理那样完整和定量化。

(2)光学方面
关于光学知识的记载以《墨经》经下中的八条(16至高无23)最为系统。

其内容涉及影子生成的道理,本影和半影,由物体与光源的相对位置确定影子的大小,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光的反射性和平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等。

它已触及了几何光学很大一部分,从时间上看要比古希腊欧几里德注《反射光学》早一百多年。

(2)声学
1.声音的产生
王充:"气括口喉".并且还把声音的传播与水波类比。

宋应星:明代江西奉新县人,一生著作很多,代表作为《论气》和《天工开物》.在《论气》中:"气本浑沦之物,分寸之间,亦具生声之理,然而不能自为生.是故听其静满,群籁息焉.及夫冲之有声焉,飞矢是也;界之有声焉,跃鞭是也;振之有声焉,弹弦是也;辟之有声焉,裂缯是也;合之有声焉,鼓掌是也;持物击物,气随所持之物而逼及于所击之物有声焉,挥椎是也."即声音"步能自为生",必须冲之,界之,振之,辟之,合之,击之.从而
使空气震动,才能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
宋应星《论气》:"物之冲气也,如其激水然.气与水,同一易动之物.以石投水,水面迎石之位,一拳而止,而其文浪以次而开,至纵横寻丈而犹未歇.其荡气也亦犹是焉,特微渺而不得耳闻。

"
3.共振
《庄子徐无鬼》:"为之调瑟,废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

"
《梦溪笔谈》:"琴瑟弦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弦则应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今曲中有声音,须依此用之.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则不动.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琴鼓之,应弦亦震,此谓之正声。

"(共振实验)
3.学中国物理学史之感想
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对物理有更科学的研究,但与西方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尤其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更应当有一颗具有科学的思想。

和不求功利的高善品质。

有毅力,勤奋的精神境界。

参考资料:
《百度文库》《课堂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