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高考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师)

年高考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师)

2015届年高三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训练一、非选择题1.从下表你能获得的相关信息有①青铜工具已退出历史舞台②生产力水平提高③铁制工具的类型多种多样④铁器使用的区域广阔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3.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①《山阴志》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②《临安志》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③《四明志》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④《绍兴志》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4.阅读《中国茶、丝出口额状况表》年份茶(万镑)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 5 000 5 0001845年8 019 13 2201851年9 919 23 0401853年10 123 62 896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白银大量流入C.抑商政策松动 D.民族工业兴起5.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

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 300 17001850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6.表X反映的是1750年至190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其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32.8% 29.8% 19.7% 6.2%③西方列强在华设厂④欧美国家工业发展迅速A. ②③B.①②C. ②④D.①④7. 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A.宁波B.广州C.上海D.福州8年份当年创刊总数其中中国人自办报刊1895 7 31896 11 71897 49 45①民族危机加剧刺激国人办报热情②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出土地点各种材质生产工具的数量(件)其中铁农具的数量(件)辽宁抚顺77 68山西长治31 21湖南衡阳21 17表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出土情况表③外国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 ④维新派的主张为广大民众接受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D .①④ 9.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8年A . C .西方科技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渐进性变化 D .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近代化进程 10. 图为“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

从该资料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进展B .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深化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D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11.读下表。

表中年代Ⅰ到年代Ⅱ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B .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C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D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12.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表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4646122A .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 .国货运动的推动D .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13.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 .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 .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 .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14.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

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A .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 .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 .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15年份 佃农(%)半佃农(%)自耕农(%)1935 29 24 47 1936 30 24 46 1937 37 26 37 1938382735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外国商品进口中国数量(单位:万两) 中国外贸赤字(单位:亿两) 中国新设工厂家数 英国 德国 年代Ⅰ 9600 2800 1.66 79 年代Ⅱ49000.16132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123年份人数18941911191910000200003000040000单位:万吨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A .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 .生产结构的调整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 .土地兼并的趋势16. 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

如图。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B.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C.意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保障了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17.观察右图,与造成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原因无关..的选项是 A .新生政权建立和巩固B .实行全国土地改革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18.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年份 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16371090547457A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 .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19. 读“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变化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二卷)时间 进口 出口 1950年 8.2亿元 14.1亿元 1952年0.9亿元6.7亿元导致表中变化的原因是①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②中国工商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③“冷战”和抗美援朝战争影响 ④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禁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 观察图 相关信息,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是A. 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B. “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C. 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经验D. 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1. 下表为某一时期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项目 1949年 1957年 社会总产值 3.8 35.7 国民收入1.9 14.3 工业总产值 1.7 19.1 农业总产值2.1 5.0 社会商品零售额2.817.1①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②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③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④国民经济均衡发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22.阅读《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B .八大的正确指引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23.下表是我国1960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年份国民经济比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年代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公斤)1960 21.8 26.1 52.11962 33.6 30.3 36.1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开展24.表1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

关于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 中美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B. 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造成了1980年中美贸易出现巨大逆差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25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国有企业77.6 76.0 64.9 54.6集体企业22.4 23.5 32.1 35.6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0 0.5 3.0 9.8 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有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③发展乡镇企业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26. 图8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

它表明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27.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

图6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年)(注: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签署的所有国际劳工公约)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8.图6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造业产值走势示意图。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四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变化,其中①代表中国,②代表的国家是A.法国B.英国C.德国D. 美国29. 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

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A.北京、上海B.东京、大阪C.利物浦、曼彻斯特D.莫斯科、圣彼得堡30.读图,以下各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商业革命促进世界贸易扩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亚非拉地区的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31时间国别1860年1900年中国17.9% 6.2%英国19.9% 18.5%美国7.2% 23.6%日本 2.6% 2.4%下列对表格信息进行的解读,正确的是①中国洋务运动的成效不如日本明治维新②英国开始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③明治维新前日本制造业的基础比较薄弱④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A.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32.甘地和凯末尔的共同点是A.为祖国独立而不断斗争B.采用非暴力的手段C.担任资产阶级国家领袖D.学习西方工业文明33. 二战结束后近三十年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到1555亿美元;出口贸易总额连年增长(见图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