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菌落总数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评估
1. 实验前准备
1.1 设备:恒温培养箱、无菌吸管10ml(具0.1ml刻度)、微量移液器、无菌锥形瓶、无菌培养皿
1.2 培养基及试剂:平板计数琼脂、无菌生理盐水
1.3 因浓缩苹果清汁中一般菌落不容易生长,故用废水作为样品检测。
2. 检测依据及步骤
2.1依据:GB4789.2—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2.2步骤:定量吸取废水,制备成15份均匀的检测样品,每份样品做两个平行样。
↓
↓
↓
↓
3.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检测步骤主要包括样品的吸取、稀释(移液器)、培养、计数、及结果修约等,由于结果发散性较大的特点,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只对样品吸取、重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量化分析。
3.1 样品吸取过程中使用刻度吸管体积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 rel (V ) 3.1.1 吸管体积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V )
在吸取样品的过程中均使用经检定合格的10ml 刻度吸管,其允许误差为±0.05ml ,故10ml 吸管体积校准引起的不确定度按矩形分布(k=3)为: u 1(V )=
3
05.0=0.029ml
则样品吸取过程中使用刻度吸管体积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 rel (V )=
()V V u =10
029
.0=0.0029ml 3.2 重复测定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
菌落总数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3.2.1 对测定结果X 1、X 2分别取对数,得到lg X 1和lg X 2
3.2.2 每一个样品的残差(在重复性条件下得出n 个观测结果X k 与n 次独立观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X 的差)平方和:
()
2
2
1
lg lg ∑=-i i
X X
式中:i X lg —每一个样品测定结果的对数值;
X lg —每一个样品测定结果对数的平均值。
3.2.3 根据《JJF —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
4.3,计算15个样品的合并标准偏差: ()=
X S lg ()()
()X u X
X n m m j n
i i lg lg lg 11
11
2
=--∑∑==
式中:m —测定样品总个数,本次实验共15个;
n —对每个样品的独立测定次数,本次实验每个样品平行测定两次。
将残差平方和、m 、n 的值代入上式得15个样品的合并标准偏差: ()X u lg =()=
X S lg ()()
∑∑==--m j n
i i X
X n m 11
2
lg lg 11
=0.04461
每个样品测定两次,则两次重复测定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n
X u X u lg lg =
式中:n —重复测定次数
(
)
2
04461
.0lg =
X u =0.03154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 (X )=()()
=+=+222
2
03154.00029.0lg X
u V u rel 0.0317
5. 扩展不确定度U
根据置信区间p=95%,自由度v=14,由t 分布表得k ≈2.13,则扩展不确定度为: U=2.13×0.0317=0.0675
以区间形式表示15组样品所有结果的lg 平均值为:lgX=3.1242,所以该样品菌落总数的lg 值为3.1242±0.0675,即3.0567~3.1917之间,取反对数得样品稀释液中菌落总数分布于1100~1500之间。
5. 结果报告
该样品菌落总数测试结果可估算为(1100~1500)cf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