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词》周颉小传补正周颉,南宋知名士大夫文人,《宋史》无传。
《全宋词》曰:“颉字元吉,长兴人。
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
曾以朝奉郎知德安府。
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右司郎中。
十四年(一一八七),湖北转运判官。
又曾官两浙提刑。
” 然此传过于简略,传主生平事迹颇多遗漏,兹考证、补充如次。
1.约生于徽宗宣和五年后。
参见下“至迟绍熙三年(1192)已致仕”条考证。
宋时官员致仕年龄一般不超过70,自1192年上推70年,可知其生年不得早于徽宗宣和五年(1123),至晚亦不当超出此后三年,否则其中进士时,年龄即不满20矣。
未冠而登第,虽非绝无可能,然究属特例,极难得也。
2.号适庵。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34《诗?江东集四?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其三《适庵》曰:“莫道莼鲈不近名,尽谈鹏?`未忘情。
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后还输茂苑莺。
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
”其前卷有《壬子正月四日后圃行散》篇。
“壬子”即光宗绍熙三年(1192)。
《适庵》篇殆作于同年而稍后,其时周颉已退居乡里,“适庵”盖其晚年自号也。
3.绍兴十五年中进士后至乾道间,尝为州郡教授之类学官。
周颉《谢除提刑表》曰:“臣才非可用,性本至昏。
且质直以无文,惟介僻而自守。
舍去泮宫之闲冷,不辞蜀道之艰难。
” 所谓“舍去泮宫之闲冷,不辞蜀道之艰难”,盖自叙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中进士后,尝为府、州、军学教授之类学官;至孝宗乾道末,自州郡学官应辟西上,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云。
4.乾道八年,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
陆游《跋?西印章二》曰:“绍熙庚戌正月十九日夜,阅故书得此。
追思在山南时,已二十年。
同幕惟周元吉、阎才元、章德茂、张季长及余五人尚亡恙尔。
拊卷累欷。
放翁题。
” “绍熙庚戌”即光宗?B熙元年(1190),上推20年即孝宗乾道七年(1171)。
“山南”,此指兴元府,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唐时曾属山南道,故称。
“同幕”之“幕”,指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
陆游在南郑王炎幕府,始于乾道八年(1172)三月,终于同年十一月,实在绍熙元年之前19年。
言“二十年”者,或属误记,或举成数耳。
又,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乾道五年)七月己巳,王公明为枢使入蜀……八年九月,王公明召,十月癸亥离司。
” “公明”,王炎字。
“司”,谓四川宣抚使司。
据此二条史料,知周颉曾为幕僚于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上限即乾道五年(1169)七月,下限则乾道八年十月。
其间年份可考定者,唯乾道八年。
证据即陆游上跋。
又,杨万里《诚斋集》卷23《诗?朝天集五?寄题周元吉湖北漕司志功堂》曰:“周郎昨赞元戎幕,夜眺秦川登剑阁。
函关不用一丸泥,谈笑生风扫河洛。
” 陆游《和周元吉右司过弊居追怀南郑相从之作》诗曰:“梁益东西六十州,大行台出北防秋。
阅兵金鼓震河渭,纵猎狐兔平山丘。
露布捷书天上去,军咨祭酒幄中谋。
” 皆指其此段经历而言者。
5.孝宗淳熙三年,知德安府。
五年,犹在任,阶官朝奉郎。
《同治湖州府志》卷74《人物传?文学一》载:“周颉……淳熙三年(1176)知德安府,慕应山连庶、连庠之为人,建慕连亭。
” 宋周必大《直敷文阁致仕鲁公?墓志铭》记曰:“五女。
长适朝奉郎、知德安府周颉。
”自署“淳熙五年”撰。
“德安府”,宋祝穆、祝洙《方舆胜览?湖北路?德安府?建置沿革》曰:“皇朝为安远军。
后以神宗潜邸升德安府,依前军额。
今领县四,治安陆。
” 即今湖北安陆。
6.曾官左司郎中,淳熙十一、十二年仍在任。
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引《安吉志》曰:“周颉字元吉,历左、右司郎中。
”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所载略同。
可知其曾官左司郎中。
杨万里《诚斋集》卷19《诗?朝天集一》有《和周元吉左司东省培竹》、《和周元吉左司梦归之作》等二篇,此前有《淳甲辰十月一日拟省试万民观治象诗》;同卷又有《和周元吉左司郊祀庆成韵》,此前有《拟乙巳南郊庆成二首》。
“甲辰”即淳熙十一年(1184),“乙巳”即淳熙十二年(1185)。
可知《和周》三诗即作于此二年间。
而三诗皆称其为“左司”,盖即左司郎中也。
又,宋楼钥《攻愧集》有《少师观文殿大学士鲁国公致仕赠太师王公行状》,曰:“淳熙……九年……九月,拜特进、左丞相……是日,梁公克家拜右丞相,同心辅政,上益倾任之。
公首以用人为己任,以馆职及郎官多阙,欲召试及选治郡高第者为之。
于是荐召蔡戡、谢师稷、周颉、尤袤、林、郑侨、罗点、郑锷等。
” 杨万里《诚斋集》卷120《碑》有《宋故少师大观文左丞相鲁国王公神道碑》,曰:“九年九月己巳,拜公左丞相,克家右丞相。
二公对持国柄,同心辅政。
上虚己信任,士夫翕然归重,天下?J然望治。
公首以进贤报上为己任……又请补馆职之阙员以储人材,选治郡之高第以为郎官。
上尝访公以当世人物,公言:儒学政事之臣如京镗、谢深甫、郑侨、何澹、袁说友、吕祖谦、尤袤、谢谔、阎苍舒、罗点、范仲艺、洪迈、沈揆、陆游、倪思、莫叔光、宇文介、谢师稷、王正己、赵思、赵汝谊、何万、邓驿、陆九渊、刘颖、赵巩、詹元宗、吴燠、陈仲谔、詹?Y、周颉、黄黼、蔡戡、林、李璧、郑锷、赵彦中、丰谊、詹仪之、方有开,皆一时之选也。
上皆用之。
”⑪“王公”即王淮。
据此状及碑,则周颉之由郡守召为郎官,盖在淳熙九、十年间(1182―1183),不自十一年始也。
7.淳熙十三年初秋,出为荆湖北路转运司判官,贴职为直显谟阁。
十四年十月后解任。
杨万里《诚斋集》卷20《诗?朝天集二》《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其一曰:“君诗日日说归休,忽解西风一叶舟。
黄鹤楼前作重九,水精宫里过中秋。
职亲六阁仍金马,喜入千屯看木牛。
绣斧光华谁不羡?一贤去国欠人留。
”此前上卷有《德寿宫庆寿口号》,序曰“淳丙午元日,圣上诣东朝庆寿八秩”云云,此后有《初秋玩月》篇⑫。
“淳熙丙午”即淳熙十三年(1186)。
可知《和周》诗即作于是年初秋,故曰“忽解西风一叶舟”云。
“黄鹤楼”在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一带),荆湖北路转运使司亦在鄂州。
“水精宫”,湖州(今属浙江)之别号。
欧阳修《送胡学士知湖州》诗曰:“吴兴水精宫,楼阁在寒鉴。
” 周颉之家乡长兴,是湖州属县。
据杨万里诗,周颉盖于是年初秋解舟出京(临安,即今杭州),拟先回乡里,俟中秋节后始赴湖北,预计于重阳节前到任焉。
杨万里诗题所称“显谟”,是颉贴职“直显谟阁”之简称。
《宋史?职官志二》载:“中兴后,凡直阁为庶官任藩阃、监司者贴职,各随高下而等差之。
” 周颉为路转运司判官,正“监司”之类,故知其贴职为直阁也。
又《诚斋集》卷22《诗?朝天集四》《省中直舍因敲新竹怀周元吉》其二曰:“尚有周郎手种痕,怀人将竹当人看。
寄言黄鹤楼前客,今岁新添十五竿。
”此前上卷有《丁未元日大庆殿拜表贺正》篇;又卷23《朝天集五》有《寄题周元吉湖北漕司志功堂》篇,此后有《戊申元日立春题道山堂前梅花》篇。
“丁未”即淳熙十四年(1187),“戊申”即淳熙十五年(1188),“漕司”则转运使司之别称也。
可知《省中》、《寄题》诸诗即作于淳熙十四年,是年周颉仍在湖北运判任。
又周必大有《奏孙绍远差除赈籴减价三事》,自署“(淳熙十四年)十月八日”,其第一事曰:“昨日已议定,除孙绍远作湖北运判,替周颉。
恐离任则广西都无监司,欲降指挥,候叶大廉到日离任。
” 又《思陵上》亦载:“淳熙十四年丁未……十月……乙亥……附奏三事。
一,昨日已议定广西漕臣孙绍远移湖北运判,替周颉。
恐叶大廉未能便到,则广西全无监司。
欲便降指挥,除孙绍远替周颉,而令候叶大廉到任。
” 可知周颉解湖北运判,在淳熙十四年十月后也。
8.淳熙十六年正月,以朝议大夫、直显谟阁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公事。
宋张?B《宝庆会稽续志》卷2《提刑题名》曰:“提点刑狱,置使始于淳化三年,两浙皆隶所部。
熙宁九年,分两浙为东西路。
明年复合。
建炎四年用熙宁法,复分为二。
”又载:“周颉,淳十六年(1189)正月二十八日以朝议大夫、直显谟阁到任。
” “会稽”时称绍兴府,属两浙东路。
“提刑”即路提点刑狱公事之简称。
据张《志》,周颉所任盖浙东提刑,非“两浙提刑”,《全宋词》误矣。
又陆游《和周元吉右司过弊居追怀南郑相从之作》,钱仲联先生《校注》谓“此诗淳熙十六年秋作于临安” 。
陆游,绍兴人。
周颉此年提点浙东刑狱,在绍兴,所过当系陆氏旧居。
有诗寄陆,故陆和之。
和诗称周颉“右司”,而《吴兴备志》、《万姓统谱》等亦载其曾官“右司郎中”,颇疑其为此官,即在淳熙十四年十月解湖北运判后,十六年正月提点浙东刑狱前也。
9.光宗绍熙元年二月,除福建路转运使,贴职晋为直龙图阁。
宋张?B《宝庆会稽续志》卷2《提刑题名》载:“周颉……绍元年(1190)二月二十一日除福建运使。
” 《吴兴备志》卷12《人物征》引《安吉志》载:“周颉……直龙图阁,福建转运使。
”凌迪知《万姓统谱》卷61所载略同。
可知其为福建运使时,贴职已晋为直龙图阁矣。
10.绍熙元年至三年间,曾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公事。
清郝玉麟等《福建通志?职官二?提举常平茶盐公事》载:“周颉……绍熙间任。
” 清时之福建省,约当宋时之福建路也。
11.至迟绍熙三年已致仕。
参见前“号适庵”条考证。
又周必大《吏部尚书郑公(丙)神道碑》载:“绍兴(按:当作‘绍熙’)四年,引年致仕,转正奉大夫。
时史丞相浩、汪尚书大猷、沈参事枢、右司郎中周颉与公皆同年进士,退休于二浙,诗筒唱酬,人竞传之。
”12.约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前后。
陆游《跋?西印章二》曰:“当嘉泰之四年,岁在甲子,因暴书再观,则元吉、才元、德茂又皆物故数年矣。
”⑪“嘉泰之四年”为公元1204年,由此上推五年为1200年,即宁宗庆元六年,周颉约卒于此前后云。
13.著有《适庵集》。
《吴兴备志》引《长兴志》载:“周颉《适庵集》一百卷。
” ⑫ (英文信息见第11页)Emendations on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Zhou Jie in the Whole Poetry of SongZHONG Zhen-zhen(Literature Institut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China)Abstract: Zhou Jie was a Scholar-official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re was no record on his brief introduction in the The history of Song dynasty.But the brief introduction was too brief in the Whole Poetry of Song,and there was some omission on his life stories.So we make a textual research and supplement on it.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