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活励志随笔.doc

大学生活励志随笔.doc

大学生活励志随笔大学生活励志随笔:就是要和你划清界限作者:查建树1、与没有眼界,同时拒绝学习的人划清界限同事一个小姑娘,从祖国的大北方一个人跑到最南方,竟然是为了逃离原来的同事或者说原来身边的那些人。

因为之前圈子里的人真的好low,low到让人无法忍受。

连起码的交流都是障碍。

当然她很清楚自己也没有高大上,甚至在很多人眼里也是个low逼,但是不得不说,相比之下,可能她还是觉得他们更low,所以毅然决定要跟这群人划清界限。

去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low的圈子。

这一群有毒的同事,明明什么都不懂,明明就是一些普通的上班族,安逸一点而已,可就是那么自信,就是骄傲,真甜起来牛哄哄,自信到让人都开始怀疑人生。

人从来不怕有傻朋友,但怕他不光傻,还傻的很专注很自我,同样不怕朋友low,只是担心他low的很陶醉,完全屏蔽外界。

与他们讲什么他们都回复你一个我不懂,当你给他教给他讲、他又不听,以各种理由拒绝学习,然后还一堆歪理,最后给你的感觉是你知道那么多有什么用,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吗,或者还不如我们呢。

与他们在一起,时刻忍受你做任何事情都会引来他们诧异的眼光,觉得你这个人天天折腾或者关注一下不实际的东西有什么用,一脸的无知夹杂着不屑的表情。

这些眼神告诉我,他们不但low,而且有毒,他们陶醉在自己的小天地无法自拔,过着自认为的小康生活,对外界的一切抱以不屑的态度甚至嗤之以鼻。

这些人莫名其妙的自信感优越感让人无法忍受。

我担心时间久了,我也成为那样的人,一个不会接受新鲜事物,心中没有诗和远方却自认为是人生赢家的loser。

他们用一块无形的板遮住自己的眼睛,然后洋洋得意他们看到的多美,他们处境多么优越。

其实他们本来看到的就是他们的一亩三分地,并且觉得这一亩三分地能够他们生活很好了,别人的一亩三分地种金子他们都不看。

人是要与人接触,与人交流的。

任何人,任何时候都需要摄入新的内容,你不看、不听、不去学习,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不知道作为井底之蛙的你还有什么可骄傲的。

2、诗和远方,一定要有谁说父母在,就不要有诗和远方的?难道你以后有了孩子,你就要因为你不想让他理你太远而把他绑在腰带上,不让他去追求他的梦想?你的希望不就是孩子可以过得比你好吗?还有说自己的诗和远方是建立在父母的血汗之上,是他们用他们的汗水换来你的诗和远方。

我告诉你,你说的不是诗和远方,你说的那是啃老!真正的诗和远方,是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努力承担这个追梦路上的一切,而不是让父母背负这个梦想的重担。

你要出去看看,去看看你们村之外的另一个村的人们怎么生活。

为什么南方人做生意会很厉害,为什么一个南方的小镇要比北方的县城要繁荣?因为他们是开门迎四方客人,都说北方人热情好客,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或者说这个热情好客只是一个方面,就是来了客人我会热情款待,招呼你大口喝酒大块儿吃肉,但却不会和你交流思想。

南方人相比之下会觉得是那种小家碧玉型的,可能说话比较委婉,可能吃饭比较温文尔雅,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觉得不够豪爽。

但是真正的豪爽难道就是大口喝酒、大块儿吃肉吗?也不见得吧!相比之下,南方人更容易接受一下外来事物,外来人员,他们愿意借鉴外来的一些好的事物,而北方人却更容易抱团,这是他们的有点,但也是缺点,他们的团结让外来人无法进入,所以更多先进的事务被阻挡。

最近看《愤怒的小鸟》感触颇深,有大师说这个动画片里多处隐喻政治派别间的一些事,我看不出来,因为我low嘛,看不出那么高深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从猫头鹰法官对抗外来的态度和胖红对待外来的态度中看到一些问题。

应该说这是两个极端,一个坚决抵御一切外来,一个是对外来全盘接受。

这都不可取,因为对于外来的东西,本来就有个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的过程。

好的我们借鉴,不好的我们避之,当然这个存在一个判断的准确性的风险,但是如果你就是一直排外,你怎么能进步?闭关锁国的年代我们遭受了什么样的欺凌大家都应该知道。

那就是故步自封的结果,一个自诩天朝大国,一直指望着世界各地来给天朝献上贡品,谁知道换来的是鸦片和弹药,被各种欺凌。

你可以不接受他们的观点,但是你要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状况,这大概就是知己知彼吧。

虽然我们不是在打仗,就是平时生活工作,知己知彼也是很必要的,人本来就有很多的劣根性,比如容易自满、容易自我陶醉、对于别人的夸奖当真甚至飘飘然。

所以当你堵住耳朵不接受外界传递的信息的时候,你就是切断了自己的路,困在自己的岛上,别人可以开船来你岛上做任何事情,但你却不知道造船出去。

时间久了,只能对外来者带来的一切通盘接受,即使你不愿意也没办法,因为你已经被困岛上。

3、不要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这个时代真的是不会放过一个有才华的人,同时更不会有滥竽充数。

这是个自由、同时认可人才的时代,你行你上,不行就要接受被淘汰。

没有过去的铁饭碗一说,任何人、任何职位、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才可以跟得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去花钱雇佣一个不能为公司带来利益的人,或者说他们会花最少的钱,雇佣可以带来最大利益的人。

不要羡慕别人月入过万,而你还在平均数徘徊,你有没有想过,别人努力学习的时候你在干嘛?是在闲聊八卦、或者是自我陶醉。

实现自己是要不断努力的,看看你自己的收入、看看你的朋友圈,再看看那些月入比你高很多的人的朋友圈。

他们的关注点是什么,他们的朋友圈是一些什么内容,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大多数的人,容易被别人的思路带走,他们觉得别人讲的有道理,但却不愿去学习,更不用说思考。

他们想要搬来直接用,但是如果世界上一直都是搬来主义,那么我们岂不是还在摘野果吃?别人有好的思路,我们要学习,要借鉴,但更多的是针对他们的观点,我们去更深入的思考,这样的结果才是打了我们自己专利的,属于我们的成果。

我们不在是那个闭关锁国的时代,我们是生活在地球村上的人,我们每天可以摄入全世界的重要信息。

在这样高质量的时代,你居然要选择跟一群只关注身边八卦的人待一起,那么请不要再说你还心存诗和远方。

交友要慎重,择邻要看清,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几度搬家。

很多人说其实环境什么样看自己呢,自己要是足够自觉在哪都能成才。

但我觉得一个好的环境成才起来会更容易些,起码少去更多负面的干扰。

近朱者赤的道理大家都知道,跟low逼待一起,跟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在一起,很容易就被带跑,但是跟各种牛人在一起,却是会经历很长时间才能被影响。

就因为学坏分分钟,学好难上难。

闯红灯闯习惯的人,突然一天必须要等灯,会不会觉得好难受。

这么简单的事都会变得难,可见如果跟一群不求上进,故步自封的人待在一起,时间久了,难保你不会成为《愤怒的小鸟》里的大鹰。

一个不修边幅、恣意放纵还自我欣赏的不得了的人。

你有权利选择你的环境、你的交际圈子的,所以跟什么样的人交流,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完全是自己决定,你觉得你就想过安逸的日子,那么无所谓,你开心就好。

我不能否定一大部分的人他们可以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出幸福,因为他们的需求导致。

可如果你想要在那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出诗和远方,那么,从新审视一下你的环境,看这个环境可不可以将你送到远方,有没有诗意。

长远的讲,想要有所发展,还是需要跟一些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是对他们有什么看法,而是圈子不同,互不打扰。

你走你的乡间小道,我需要一条康庄大道。

大学生活励志随笔:尊重,让人心暖暖的作者:慕蕤海公司里有位员工,无论换哪位领导,她都能跟领导搞好关系,相处融洽,所以每年评奖评优时,优秀、上台领奖这种事自然而然都会落在她身上。

我很好奇她到底有什么过人的本领。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我跟她有过几次业务上的接触,才发现,我也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无论你提出什么见解,她总是给予认同和肯定,而且还能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意见,并通过沟通让你了解、理解或认同她的观点。

跟她一起工作,连工作也变得非常惬意、非常舒服。

不排除她思维活跃、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等能力方面的因素,但她身上更宝贵的品质就是她懂你,她尊重你的想法,她知道你需要什么,她会击中你内心的柔软,让你的心一下子变得暖暖的。

朋友的女儿从德国来玩,当天天空灰蒙蒙的。

朋友B怕天气和德国相差很多,让她对中国印象不好,就自我解嘲地说,这两天雾霾有些厉害。

没想到朋友的女儿脱口就说:没觉得不好,我和朋友B会意地点了点头,觉得这女孩说得人心暖暖的。

这算虚伪吗?有些自认为耿直、诚实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虚伪,违心地不说真心话,明摆着的事却不承认,明明天气就是灰蒙蒙。

但是这样的人,她就是有穿透雾霾看懂阳光的能力,就能在你感觉内心柔软的时候,给你一点力量。

哪怕这么一点点,也会让你的心有被抚慰了的温暖。

因为她懂你国家的国情,她尊重你们所处的环境。

女儿刚考完试,说可能考得不好。

我安慰她说:没关系下次早点复习,准备得充分点儿。

她忽然很生气,说:你认为我复习得还不够好吗?还不够努力吗?看着她生气,我知道话没说在点子上,就默不作声。

心想本来是安慰她的,却惹得她生气。

过了半日,估计她还在介怀这个问题,又问起我:万一我考得不好怎么办?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换一种方式安慰说:没关系,可能考试题比较难。

你觉得不好,别人也觉得不好。

下次我们好好考。

她又不高兴了,说:难道自己考不好,就要认为别人也考不好吗?怎么能把考不好都怪在考题难上,再说哪有那么多下次,下次要几个月后,你以为考试机会那么多吗?我又没回答到她想听的答案上。

我都不知道跟她怎么说话了。

在她情绪不高的时候,还是尽量别惹她了,马上转移话题。

哎!情商如我,人生路漫漫啊。

我得修炼多长时间才能过关啊。

我也想尊重她,也想安慰她,但离能做得好的距离还很遥远啊。

没想到幸运的是,我获得了第三次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

到了晚上,她又担心地跟我说起:我错了三道选择题了,怎么办?我又换了一种方法安慰,就说:你已经复习得够好了,已经很不容易了。

相信你自己,成绩没出来之前不用担心。

这次终于闯关成功了。

她居然笑着说:是的。

妈妈。

你这样说,我觉得很安慰。

我觉得我复习得也够认真的啦。

我都复习四轮了,反正我尽力了。

看着她如释重负的样子,我也感到很欣慰。

其实她虽然认为考得不好,但成绩并没出来,她只是有一点点担心,内心缺乏一点点自信,需要你帮她找回自信而已。

之前的两次,我也认为她没考好,所以安慰她,没有肯定她。

第三次,我先肯定了她,说她复习得够好了,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就得到了和她内心一样的答案。

她也觉得自己够努力了,够尽力了,至于结果怎么样,就不去管它了。

我们亲密为母女,但想要触摸到她心底的那层柔软,也隔着千山万水。

懂一个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为什么懂得尊重的人,会让人有暖暖的感觉呢?因为懂得尊重的人恰巧满足了我们所有人对尊重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