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普洱茶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普洱茶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1. 普洱茶行业概况 (2)1.1. 普洱茶行业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市场概况 (2)1.2. 普洱茶行业的本质分析 (4)1.3. 普洱茶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6)2. 投资本质分析:消费升级、产品升级、渠道多元化带动行业量价齐升 (8)2.1. 量的增长 (8)2.2. 价的提升 (11)3. 投资方向:普洱茶消费时代的来临,未来看好精品熟茶、柑普茶、中期茶细分市场 (13)4. 大益:行业龙头,带领行业迎爆发式增长 (15)4.1. 公司简介 (15)4.2.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4.3. 投资建议:行业资本化率非常低,期待诞生普洱茶第一股 (19)1. 普洱茶行业概况我国普洱茶行业整体规模大概 120 亿元,过去五年产销量与产值增速均达到 20%,预计到2022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300 亿元,还存在一倍以上空间。

1.1. 普洱茶行业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市场概况目前,我国前三类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分别占 66.8%、12.2%、8.2%,而普洱茶占 6%左右。

普洱茶产业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云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独特的大叶茶种以及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造就了闻名遐迩的普洱茶。

尽管如此,普洱茶还是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黯然发光,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红茶和绿茶的高速发展,普洱茶只能以劣等茶的角色游离于茶叶市场,直到本世纪初才被人们发现并知晓普洱茶真正的价值。

2008 年 6 月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委会联合颁布新的普洱茶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将对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原料方面,普洱茶制作选用的原料不同品质也不同,价格更加悬殊,分为人工种植型原料(称‚台地茶‛),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又称‚古树茶‛)。

前者是从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园里采取茶青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普洱茶,由于养分不足、内质较差只能依靠拼配提升滋味,所以‚台地茶‛普遍价格低廉。

而‚古树茶‛主要来自于‚六大茶山‛,包括易武、倚邦、攸乐(基诺)、漫撒、蛮砖和革登,一般以 300 年为限,古树茶经过时间的沉淀,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以内质丰富的最佳状态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加之产量有限,市面上价格较高。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普洱茶行业的上游为包括茶农和茶场在内的种植端,中游为包括茶叶生产、加工厂商在内的生产端以及茶叶经销商、贸易批发市场、各种卖场所构成的渠道端,下游即各类消费者。

2007 年普洱茶泡沫破裂之后,行业由 2009 年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期间通过飞速的发展于 2014 年重回顶峰,比如销量从 09 年的三万吨增长到 14 年的七万吨,复合增长率高达18.5%,普通茶的价格从每公斤 40 元提升到 80 元,中端茶价格则翻了两倍,高端茶翻了五到十倍。

普洱茶行业自前两年开始下行,市场整体行情低迷,2017 年初中高档原料价格涨幅5%~10%释放了消费市场回暖的信号。

我们认为,命途多舛的普洱茶产业经过这一轮底部盘整、日渐扎实,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在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在以大益、下关为首的知名企业和品牌的带领下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普洱茶种植区域分布在云南省的 11 个地州,75 个县,639 个乡镇,主要产茶区为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及德宏州。

2014 年,云南普洱茶种植面积约为 480万亩,较 2013 年增 20 万亩,增幅 4.3%;产量为 11.4 万吨,增 1.71 万吨,增幅 17.6%;产值 101.32 亿元,增 31.4 亿元,增幅 45%;均价为 88.64 元/公斤。

2015 年产量为 12.9万吨,均价为 108 元/公斤(注:产量、产值不包括普洱茶原料即晒青毛茶数值)。

1.2. 普洱茶行业的本质分析1.2.1. 饮品:‚茶饮普洱‛成为时尚过去的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等。

和其它茶类的生产不同,普洱茶由其独特的加工工序: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

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茶味浓峻、锐烈而欠陈香,口感并不理想。

毛青的后续加工方式不同使得普洱茶成为‚熟茶‛或‚生茶‛:经过堆闷加快发酵的成为‚熟茶‛,而不经过堆闷发酵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熟则叫‚生茶‛,至少需要 5-8 年。

完全熟后的‚生茶‛陈香益发诱人,汤色益发清亮透彻,口感益发滑润。

除了加工,不同的冲泡方式也会令同样的普洱茶带有不同的味道和香气。

而品饮时,也有讲究。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普洱茶尤其值得讲究。

近十年来,普洱茶在香港、台湾、韩国、东南亚逐渐普及,欧美也有了一定市场。

不管是追求文化,还是追捧功效,普洱茶成了茶品中的新宠。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口味求新、保健意识增强、文化品位提升是‚茶饮普洱‛成为时尚的主要原因。

从上世纪 90 年代到世纪末,酷爱饮茶的珠三角人从饮红茶转向饮绿茶、乌龙茶。

近年来,人们发现普洱茶滋味醉润、陈味显著、香气纯正,特点鲜明,符合新口味的需要,继而逐渐转向饮普洱茶。

华人多有饮茶保健的传统意识,港台和沿海先富裕以后,更加追求保健、减肥,普洱茶正顺应了这一潮流。

跟其他茶相比,普洱茶更讲究茶艺,茶具要考究水温要高,洗茶、炯泡更是多有讲究。

而且,普洱茶被视为‚有生命的古董‛,三五好友相聚,品味、品评所藏之物,物质享受之外多了精神上的满足。

1.2.2. 收藏:市场理性回归,助消费市场趋向平稳发展由于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和‚贮藏升值‛的特性,普洱茶或因消费者喜爱而被收存,或被投资者作为保值增值产品进行投资。

尤其产量少、品质好、价格高的‚古树茶‛曾一度被疯狂追捧,价格一路飙升。

拿老班章村来说,该地出产的古树茶价格从2000 年的几十元一斤曾上涨至上万元一斤。

通过 2007 年和 2014 年的两轮调整,许多厂家和茶商也开始逐步意识到:因普洱茶‚越陈越香‛催生出来的庞大投资市场其实也是需要消费市场做支撑的。

随着市场的理性回归,再加上大益等一些大品牌的价值引导,高端普洱茶市场开始回落,普洱茶消费市场也趋于稳定。

1.3. 普洱茶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1.3.1. 蓝海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不容忽视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截至 2014 年,云南已有茶叶初制厂 8000 多个,精制企业1000 家;产值千万以上茶企 170 多家,较 2013 年增加 100 多家;亿元以上企业达 24家,同比增加 20 家,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过去,在大量生产企业涌入普洱茶行业飞速发展时期,行业集中度低、企业生产质量参差不齐,没有较具明显优势的茶企业。

通过五年(2009-2014)的发展,市场经过洗牌,品质和品牌较佳的企业市场在扩大,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其中大益茶业集团已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未来将带领普洱茶行业迈入更快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普洱茶市场实质上是蓝海市场,原因在于虽然目前行业里企业和品牌众多,但真正为市场所认可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包括大益、七彩云南在内的一些企业。

数据表明,2014 年普洱茶产量达到 11 万吨,产值达到 100 亿元,而大益和七彩云南两家的产值就接近 50 亿,也就是两家的产值占据了整个行业 50%左右的份额。

但是,随着市场的回暖、大公司和资本的介入,经营者逐渐意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行业潜在的竞争加剧不容忽视。

1.3.2. 政策市场双向驱动推动行业较快发展自 2008 年 12 月 1 日,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正式实施后,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清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国家质检总局规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 11 个州市所属的 639 个乡镇。

该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普洱茶产业的推进从此获得一个十分有力的市场保障和法律保障,对保护‚普洱茶‛资源、提升‚普洱茶‛品牌质量、扩大‚普洱茶‛产品出口、促进茶农增收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整合云南普洱茶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普洱茶产业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迈出新的步伐。

2016 年 11 月,‚千亿云茶‛的产业目标被提出,表示云茶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占据云茶半壁江山的普洱茶单品也必将在国家进一步加大的扶持力度下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云茶‛品牌带动力。

‚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亚洲在内的 26个国家和地区合计 44 亿人口,GDP 规模逾 21 万亿美元,分别约占世界的 63%和 29%。

这一地区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区,饮茶是当地国民的生活内容,形成有相应的文化。

我们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这数十亿饮茶人口背后蕴藏的广阔市场和巨大的人口红利也将带动普洱茶产业的巨大提升。

1.3.3. 消费者基数发展迅猛将带动行业爆发式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良好保健功效有了正确的认识,加上在以大益为代表的普洱茶品牌推广普及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喝普洱茶并带动周围的人群品饮普洱。

据说茶网大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有 6 亿人喝茶,其中 4 千万人喝普洱,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茶叶 1.3 公斤。

假设我国人口 13.8亿,普洱茶平均价格 100 元/ 公斤,那么目前普洱茶的市场规模为13.8*1.3/6*0.4*100=119.6 亿元。

2017 年普洱茶的产量增长速度最快,样本区域的普洱成品茶产量 2.76万吨,同比增长30.7%。

假设普洱茶产量以 19.2%的速度复合增长,到 2022 年普洱茶产量将达 44.1 万吨;销量以 CAGR 18.5%增长,到 2022 年普洱茶销量将达 27.2 万吨。

预计普洱茶市场规模以 20%的CAGR 增长,到 2022 年达到 300 亿元左右。

2. 投资本质分析:消费升级、产品升级、渠道多元化带动行业量价齐升2.1. 量的增长核心观点一:国民对养生、文化品味越加重视,加上北方市场的崛起,普洱茶市场有持续放量动力研究表明,茶汤的香气和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含的成分。

绿茶的青涩和收敛是茶多酚的作用,鲜爽是氨基酸的贡献;而红茶是以鲜叶的成分为基础,加进了发酵酶的作用;普洱茶除了鲜叶成分、发酵作用,其‚渥堆‛工序引种了更多的有益菌,使原来的成分发生巨大的变异,这种变化是绿茶、红茶没有的。

经医学临床实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咳、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

随着人们对普洱茶这一健康保健的独特单品的正确认识,以及物质生活丰富起来之后转向对文化品味的重视,对普洱茶的消费需求驱动着市场持续放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