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纲要006第六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代史纲要006第六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1946年《五四指示》
1948年4月1日晋 绥干部会议上系统阐 明了土地革命总路线: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 有步骤地、有分别地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
1945年以后,党的土地 政策因而能够成为中共与华 北‚基本群众‛的关键,这 一政策就建立在直接符合穷 人和无地者心愿的基础上。
——费正清(美)等主编:《中华民国史 (191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版,第858页。
蒋介石的假和平把戏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 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 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 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惠盼之至‛。
——蒋介石1945年8月14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第一个电报
蒋介石的假和平把戏
‚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 疾苦,共同戮力,以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 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 大计‛,‚特再弛电邀奉,务恳惠诺为感‛。
蒋介石三次邀我,这个风险要冒。不去,不利。 虽然是假戏,但要假戏真做。不然,内战的帽子就 戴到了我的头上,戴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头上。这 样一来,我们就会失掉一些人心。能谈则谈,谈不 成,顶多是坐牢,杀头。就目前看,蒋介石这样做 还有很大困难:一是我们有解放区一万万人民、一 百万军队和二百万民兵做后盾:二是国统区觉悟了 的人民是反对内战的;三是国民党内部也有一部分 人不赞成内战。
形 同 废 纸, 被 美 军 士 兵 用 来 点 烟 的 法 币
中国女孩买东西所携带的成推的法币
给做工的苦力发放工资, 都是成箱成扎的发放
严重的经济危机,把各阶层人民推上了饥饿 和死亡的绝路,迫使各阶层人民不得不团结起来 为生存而斗争。 1946年12月底,爆发了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史称一二三○运动); 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 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运动)。形成了学生运 动高潮。也促进了全国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这样,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爱国民主运动同 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斗争,就逐步形成了配合人民 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使蒋介石政府处在人民 的包围之中。
电视剧《重庆谈判》剧照
谈判的焦点: 人民军队和解 放区政权问题
双十协定
10月10日,国共双方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 要》,即《双十协定》。 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 要坚决避免内战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权利;允 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释放政治犯等。但 拒不承认解放区人民政权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解放 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反民族性、反革命性—— 失民心
首先,国民党进行的战争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支持, 具有明显的反民族性质。对美国的支持,蒋介石以出 卖国家主权作为回报。为此国民政府和美国签订了一 系列公开或秘密的丧权协定和条约。1946年11月签订 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就 是一个典型。 其次,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也是 反革命的。国民党政府的社会 基础是封建地主阶级,其经济 基础是以四大‚四大家族‛为首 的官僚资本。
中国共产党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在解放区实行广泛的民主,在农村实行了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其他改革。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五四 指示》,将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 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1947 年7月到9月,中共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 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 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 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1945年8月20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第二个电报
蒋介石的假和平把戏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 ,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 切迫,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 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现 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1945年8月23日邀请毛泽东赴渝的第三个电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近现代史教研室
第六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六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抗战结束后中国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之 间的斗争,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作的努力; 2.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和迅速走向崩溃的 根本原因; 3.“第三条道路”的破灭;中国共产党执政 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2.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爱国主义 的进步性、革命性——得民心
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是反对帝国主 义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 党对美国的干预中国革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及行为进 行了公开的揭露和坚决的斗争。
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 战争又是反封建、反官僚主义的。
方针。
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
政协协议激起了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 团结的热烈期望。是否忠实履行协议,成为当 时人们衡量政治是非的重要尺度。
1946年,毛泽东 在给柳亚子先生的信 中指出:‚前途是光 明的,道路是曲折 的。‛
问题二: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强弱胜负转化 的原因何在?
(一)国共双方所从事的战争的截然相反的 性质是决定胜负的客观因素 (二)国民党的腐败和暴政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和平、民主(共产党)
历史线索:
大决战
1948.9
1947.6 1949.1
和谈时期
战略防御
1946.6
反攻
渡江战役
1949.4
1949.10
1945 .8
政治斗争
军事斗争
问题一: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曾经有过和平发展 的机遇,但为什么最终还是爆发了内战?
(一)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抗战胜利后, 全国人民翘首望 治,期待和平统 一。国共两党之 间能否相忍为国、 和衷共济,成为 举国关注的焦点。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及其原因
中国共产党力争和平的原因:
第一,有历史渊源;
第二,中国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和平;
第三,战后国际形势的主导方面及美苏对华政策 的某些方面,有利于战后初期中国政局朝着和平方 向发展;
第四,蒋介石对立即发动内战还有所顾虑,有避 免内战的可能。
抗战胜利后,美国 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和 基本的目标是:推动建 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短期目标是:避免共产 党完全控制中国。
——毛泽东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 下午3:37,毛泽东、 周恩来和王若飞在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 会政治部部长张治 中、美国驻华大使 赫尔利的陪同下, 从延安飞抵重庆。
毛泽东到了重庆,舆论界认为“这是一个比日本突然宣布 无条件投降更使人欢喜的消息”,称颂毛泽东“一身系天下 之安危”。著名诗人柳亚子心情十分激动,赋诗曰: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 遍地劳民乱倘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 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据美联社1947年7月24日 上海电讯: 法币100元 1937——2头牛; 1—1条鱼; 1946——1个鸡蛋; 1947——1/3盒洋火 1948——只有天知 道能买什么?
大捆钞票去买米
坐在路边数钱的妇女
用人力车运送钱袋 美军士兵怀抱成捆的法币
迫使中共‚放弃武装,改走合法道路‛;或 者‚放手动员作战‛。 ‚这两条道路任取其一,都足以解决中共 问题‛。 但‚这两条道路‛中,武的一手是根本的, ‚与中共及各党派组织‘联合政府’,其结果是 整个中国‘和平转变’为苏俄的附庸,苏俄即兵 不血刃而控制整个中国‛。
——蒋介石:《苏俄与中国》,台湾中正书局1957年版,155-156页。
电视剧《重庆谈判》对白片段欣赏
蒋介石说:‚中共管辖地区和领 导的军队必须统一归属中央政府的 领导,决不能像过去的军阀那样, 搞地方割据。‛ 毛泽东幽默地答道:‚这十几 年来,我是一直被蒋主席挤在陕北 那个不毛之地动弹不得,哪里去割 据吆!至于现在的地方扩大了一些 ,那都是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从日本 侵略者手中夺回来的。我们怎么能 轻易地又失去呢?‛……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的 经济命脉。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利用超经济的特 权,除从事金融和商业投机外,主要的敛财手 段就是滥发纸币,从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法 币贬值、物价飞涨。 1945年美元对法币的战时汇率1:20被改为 1:2020,8月变为1:3350,1946年2月上升为 1:1.2万。 抗战前到抗战后物价上涨了1800倍,到 1947年7月,上涨了60000倍。 1937年6月到1948年8月,法币的发行量增 加了470704倍,物价指数上涨了72555862倍。 法币的购买力逐年大幅下降。
该图为杜鲁门总统向记者阐述 其对华政策
如果这些目 标一旦实现,美 国既能使中国成 为远东抗衡苏联 的前哨阵地,又 能使中国成为它 倾销商品,获取 廉价原料和进行 自由投资的理想 场所。
图为杜鲁门与宋美龄在谈话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表》
装备军队 训练军事人员 给予贷款和物资 运送国民党军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登陆 45个师 15万人 59亿美元 54万人 9万人
2013-8-7 4
第六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主要教学内容
问题一: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曾经有过和 平发展的机遇,但为什么最终还是爆发了内战? 问题二: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强弱胜负 转化的原因何在? 问题三:中间势力为什么逐渐放弃了‚第三 条道路‛的幻想,最终选择了与共产党合作,协 商建国? 问题四:为什么说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 历史性选择?
——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1945年5月) 上的讲话。引自程思远:《政坛回忆》,广 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158页
蒋介石
‚与中共之斗争无法妥协。今日 之急务,在于团结本党,建立与中 共斗争之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