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水不忘挖井人设计说明: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感情。
注重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开发学生的智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愉悦,得到思想启迪。
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搜集毛主席的资料。
(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鼓励学生课外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搜集毛主席的资料。
(师生)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
(用时:5分钟)1.出示毛主席画像,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引导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毛主席的资料。
3.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城外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
(板书课文题目)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出办法弄明白。
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组织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用生字练习组词。
4.组织开火车认读生字。
5.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6.组织全班交流。
1.轻声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三、指导写字。
(用时:15分钟)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重点指导“忘、想、念”中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1.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用时:5分钟)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收集更多关于毛主席的图片、资料、故事。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
2.教育学生要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学习重点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造福人民的、从毛主席的行为中受到启发。
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
(用时:5分钟)1.出示词语,引导开火车认读。
2.板书课题,进入新课。
二、品读课文。
(用时:25分钟)1.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2)指导理解。
(3)练习说话。
(4)组织学生表演读课文第1自然段。
想象、扩展出示题目:1、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2、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3、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导第2自然段。
(2)细读第1句话,启发交流、思考问题。
(3)指导读,理解第2句。
3.学习第3自然段。
(1)思考:乡亲们不忘毛主席表现在哪儿呢?(2)指导看课文插图,理解交流句子: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蕴含的感情。
三、回归整体。
(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一片深情,齐声诵读课文。
2.启发思考: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不应该忘哪些人?(永远记住那些为我们的幸福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关心自己、帮助过自己的人。
)3.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有哪些感恩的名言呢?反思《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
感悟乡亲们引水思源的好行为。
本班的学生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把识字和朗读放在第一位,有着较强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
在这一课教学中,学生能够运用我们自创的识字方法板很快掌握本课生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够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质,初步懂得引水思源的道理。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
上课伊始,创设极能导行入情的教学情境。
让孩子们积极投入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找出生字,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感情,从而让孩子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
2.我多想去看看设计说明天山的孩子一心向往着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和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希望走进新疆,去看看美丽的天山和洁白的雪莲。
本文以新疆孩子、北京孩子的口吻,采用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各自的向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想、告”等12个生字,会写“会、北”等6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验感受文中新疆儿童爱北京、向往北京以及北京孩子向往天山的强烈感情。
学习重点认识“想、告”等12个生字,会写“会、北”等6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你们想去看看吗?一、小朋友,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
你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能用课题说一说吗?(带上感情说)突出“多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记。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
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
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
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用时:5分钟)1.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
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时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那个小朋友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画出生字新词。
三、学习生字新词。
(用时:15分钟)1.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它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课件)(1)同桌检查。
指名读。
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评价的。
(课件)(2)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游戏。
(课件)4.比一比,看看谁的眼睛亮。
(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四、再读课文,指导书写。
(用时:15分钟)1.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又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
(听一听学习活板怎样评价。
(课件)2.学写生字“会”和“走”重点指导“走”和“足”字旁的区别。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愿望和行为。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一、复习旧知。
(用时:5分钟)读准这些字音,就可以沿着弯弯的小路去北京游玩了。
(课件)指名读。
同学们,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
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
一学生读词语,全班跟读。
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文章向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美景呢?说出自己到了哪些地方。
一个学生读词语,全班跟读。
二、学习课文。
(用时:20分钟)1.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 理解“遥远”。
3.观察升旗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理解“壮观”4.生朗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5.生闭上眼睛,感受升旗仪式,试着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6.生以各种形式背诵第一自然段。
a:理解“遥远”。
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
谁能读好这句话?b:理解“壮观”。
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
7.生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8.看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
9. 理解“洁白的雪莲”。
10.我会读短语。
宽宽的公路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11.我会读句子。
(1)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2)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3)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12.我会背课文。
13.用“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
三、再读课文,指导书写。
(用时:10分钟)1.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背诵表达出来。
2.指导生字“北”“京”“门”“广”的书写。
重点指导“北”。
3.注意这几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师相机指导。
四、布置作业。
(用时:5分钟)1.收集北京和新疆的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北京》或《美丽的新疆》图片展。
2.完成课后2、3小题。
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北京和新疆。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
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3.一个接一个设计说明一年级学生贪玩,想多睡会儿觉,不想上学,不想上课,想和伙伴们多做些课间活动,这是正常的,本课以儿歌的形式,反映了孩子们的这些心理,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童真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